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的“激發鍵” —陳強和福建福安巡特警的“1+X”模式

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的“激發鍵” —陳強和福建福安巡特警的“1+X”模式

陳強,男,漢族,1978年2月出生,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三級警督,2000年參加公安工作。

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任福安市公安局潭頭交管中隊指導員;

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任城北派出所第六警務隊隊長;

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任巡特警隊中隊長;

2016年1月至今任巡特警反恐大隊大隊長。

陳強同志從警16年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個人二等功 1次。2015年被評為寧德市勞動模範。2016年被評為寧德市公安局首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

2019年3月29日,寧德市公安機關學習推廣新時代“漳州110”現場會在福安召開。

福安市公安局介紹了以指揮情報中心和巡特警反恐大隊為主體的“福安110”經驗,寧德市政府副市長、公安局長鬍楠作了重要講話,肯定了福安市公安局採取由巡特警負責城區接處警的模式,決定全市公安機關統一採用該接處警模式,進一步優化公安勤務,提升接處警工作能力。

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的“激發鍵” —陳強和福建福安巡特警的“1+X”模式

現任福安市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隊大隊長的陳強,是一名巡特警的老隊員,自2015年巡特警反恐大隊成立至今,他一直都是該隊的核心,也是巡特警勤務改革的主要創新者、實踐者。

在他的帶領和推動下,福安市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隊探索的“1+X”模式,逐漸成為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的“激發鍵”,不僅接處警工作更加規範、快速、高效,而且延伸觸角到“打防管控”各個層面,激發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良好運轉,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以戰養兵,讓巡特警更有戰鬥力

福安巡特警成立之初,在勤務模式方面是讓這支隊伍專門應對突發的重大案事件還是讓他們擔任日常的接處警工作,大家有不同看法,局黨組深入調研。

陳強認為若巡特警平時沒有現場處置經驗,一旦突發重大案事件,處置能力將面臨挑戰。局黨組在認真聽取各方意見,研究決定福安巡特警負責城區的接處警工作和全市重大案事件現場的應急處置,使其警務機制更貼近符合實際。

以戰養兵,就要戰訓結合。陳強和隊友們通過對各類案事件現場的處置,及時發現問題,研究改進戰術。

2015年9月,巡特警在處置一起暴力警情中,對方手持斧頭砍劈,隊員用盾牌抵擋時斧頭沿盾牌滑下,被砍中腿部。

事件處置後,陳強立即組織隊員分析受傷原因,發現教程中的弓步持盾有漏洞,立即研究改進戰術。

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的“激發鍵” —陳強和福建福安巡特警的“1+X”模式

陳強和隊友們不斷從實戰出發,勤學深研,近年來創新改進戰術6個,他也逐漸成長為一位優秀的警務教官。

同時,巡特警隊伍在他的帶領下,培養出多名教官,形成一個貼近實戰,服務基層的教官團隊。由於戰訓結合、訓練有素,他們成為福安公安應急處突的一把“尖刀”。

主動作為,“1+X”模式“激發”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以前曾有巡警擔任接處警工作,主要是控制現場後將案件移交給有關警種部門。

陳強不滿足於當“搬運工”的角色,他認為,巡特警不是簡單地把警情、人員及物品與相關警種進行交接,而是應該作為第一現場處置警力,對警情進行初步核查、甄別,做好控制嫌疑人證據固定等前期處置工作,或依法做其他處理。

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的“激發鍵” —陳強和福建福安巡特警的“1+X”模式

例如,在接到舉報吸毒的警情時,巡特警民警在接警到場後,控制現場對嫌疑人進行尿檢,確認其是否吸毒,尿檢發現嫌疑人確有吸毒,在固定證據後,移交相關警種、派出所;如尿檢嫌疑人未吸毒,則保留相關證據,報告指揮中心,警情做其他流轉,當場將人員釋放,不再移交派出所。

巡特警承擔接處警工作三年多來,超過50%以上的警情,在巡特警處警階段就處置完結,大大減輕了派出所的工作壓力。

在這種模式運行之初,和巡特警警情對接最頻繁的派出所首先提出了疑慮,他們擔心巡特警只做前期的簡單處置,致使出現證據流失人員逃逸等問題,為後期案件的偵辦帶來困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陳強狠下了一番功夫。

根據上級文件的指導,陳強制定了各類警情處置預案,以規範應對處置各類警情;並且強調執法記錄儀的使用,提高民警證據意識;再者加強與派出所的橫向聯繫,與所隊領導針對警情交接的問題,形成互通機制;最後,通過思想教育業務考評,提高隊伍對接處警工作的思想認識,提高主動性、積極性。

在強調巡特警現場處置主體地位的同時,陳強認為第一時間抓獲嫌疑人是破案的關鍵。巡特警擴大現場處置範圍,在指揮情報中心的情報信息和技術支持下,建立起對逃離現場嫌疑人的搜捕機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7年底以來,為順應公安“大數據”發展戰略,實踐探索“基礎信息化”與“警務實戰化”相結合,陳強在擴大現場搜捕的基礎上,主動對接指揮情報中心,在巡特警成立24小時預警處置專班,將現場快速搜捕拓展為對所有在逃人員的追捕,並開闢追逃工作新戰法。

2019年1月17日,福安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經工作發現,被黑龍江省警方網上追逃11年的命案嫌疑人李某在福安出現的蹤跡,福安市公安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要求相關警種即刻啟動工作機制加大抓捕力度。

陳強立即帶領巡特警隊員進行縝密部署,制定抓捕方案,連續追蹤該嫌疑人蹤跡,最後於2019年1月17日19時許,在福安城區中興街成功抓獲該名犯罪嫌疑人。截止目前,通過該機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90名。

巡特警的接處警工作與屯警街面,動中備勤的工作機制相結合,實現警力跟隨警情走。

陳強和大隊領導發現,街面案件的發生具有時段、地段的規律性,要減少案件的發生就必須主動預防、主動打擊。

大隊一方面根據警情規律加大重點時段、重點地段的巡邏警力投放,另一方面組建機動隊加大對現行案件的抓捕,加強對街頭巷尾各種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同時大隊與派出所合作,加強對重點行業、場所的巡查。根據指揮情報中心的指令,對旅館、出租房進行巡查成了巡特警的日常工作。

自大隊成立以來,通過主動出擊,抓獲嫌疑人1833名,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

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的“激發鍵” —陳強和福建福安巡特警的“1+X”模式

下半夜是交通管理的薄弱環節,又是酒醉駕、毒駕多發的時段,巡特警主動與交警對接,把下半夜街面巡邏警力盤活起來,開展夜間巡邏盤查,對疑人疑事疑車疑物依法開展盤查。

查獲醉酒駕人員由巡特警進行相關證據固定後移交交警部門。查處出一大批現行違法人員,有效消除了一大批交通治安隱患。

大隊成立至今,在下半夜查處醉駕118人,有效降低福安城區夜間事故發案量。

隨著巡特警主動對接的警種部門增多,形成了巡特警對接多個警種部門的“1+X”深度融合的警務模式,大力提升了公安機關的“打防管控”水平。

巡特警還吸納各種社會治安力量,如與學校、醫院、車站、加油站、行業旅館、娛樂場所、出租車等重點單位、行業的治安力量建立聯繫合作機制,加強檢查指導,開展應急處突培訓和反恐宣傳,推動社會治理水平的提升。

科技強警,創新智慧警務提升隊伍專業化水平

對成熟科技的應用,創新智慧警務,提升專業化水平,一直都是陳強和隊友們的不懈追求。

隨著職能的拓展,接處警、巡邏方式也發生深刻的變化,若不借助科技的力量,現有警力無法應對複雜的社會治安。

隨著我市治安監控的大量覆蓋,視頻巡邏成為可能。

巡特警探索推行“視頻+巡邏”方式,在大隊建立視頻巡邏專班,不僅破解了時空的限制,緩解了警力不足的壓力,也實現了快速反應、精確打擊的目標。

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的“激發鍵” —陳強和福建福安巡特警的“1+X”模式

2016年6月10日凌晨,蘭某春在乘坐出租車時與出租車司機發生口角,毆打出租車司機。巡特警視頻巡查即時發現,立即指派路面巡邏警力就近出警,受害人還未來得及報案,民警已達現場控制住了嫌疑人。

作為福安巡特警的領頭人,陳強同志對警務創新工作深有體會,他說:“巡特警應該要發展成為警隊中第一現場處置的力量,預防和打擊街頭案件的一把尖刀和社會面防控的主力軍。”

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建設除了改善設施、健全完善機制外,關鍵還要有創新意識、主動作為,體系中的關聯部分需要有人主動對接,敏銳激發。

接處警工作是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最前端,也是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中最敏銳有力的部分,陳強和他的隊友們創新的巡特警“1+X”模式,不僅使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更加鞏固、更具活力,也充實豐富了新時代“110”精神內涵,使警務運行模式走向深度融合,更加優化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