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是不是美國的陰謀?

歷史小侃說


與其說是“陰謀”,倒不如稱其為“陽謀”。在當時,有如下三點因素不容忽視。

其一,羅斯福很想參戰,他缺一個參戰理由,一個導火索。

其二,美國並沒有把日本放在眼裡,認為日本進攻美國的概率很低。

其三,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為了拖住美國,真實動機是為入侵東南亞爭取時間。

第一點,並不難理解。羅斯福認為,美國要想擺脫經濟危機,就必須參與一場戰爭。他朝思暮想的,是讓美國參與歐戰,而不是與日本開戰。羅斯福之所以得出這個論斷,主要是上一次世界大戰,讓美國發了橫財,迎來了戰後經濟繁榮。在經濟思想上,羅斯福偏向於凱恩斯主義,而加入歐戰,美國經濟存量會被盤活,過剩的產能將被釋放,因為需求有了,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就有了。工廠有了訂單,美國工人就能有工作,吃飯問題可以得到解決。更何況,會有上千萬美國人入伍,理論上可以解決大範圍的失業問題。但是,由於孤立主義的傳統,國會一直不同意羅斯福的主張,所以他需要一個導火索。事實上,羅斯福沒有閒著,他一直在激怒德國,企圖讓德國先開戰,而希特勒沒有上他的當,他知道德國打不過美國,暫時不敢招惹美國。

第二點,也是客觀存在的。日本與美國相比,其絕對實力差距,要遠遠大於德國和美國的對比。即使美國要參與戰爭,其主要的目標,也將是德國,而不是日本。因為美國打敗日本,其成本要大於收益,而打贏德國,就能稱霸歐洲,當上西方世界的老大,其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將是難以想象的。因此,美國對日本的態度,向來是看不起,沒把其看在眼裡,而美國人很自信,認為日本不敢打美國。如此一來,美國對日本,必然是疏於防範,這給了日本人可乘之機。

第三點,指的是日本人的真實動機。他們要侵佔東南亞,而美國太平洋艦隊,是日本海軍的首要威脅,所以先發制人偷襲珍珠港,就可以讓美國海軍暫時癱瘓,日本就可以利用這個間隙,入侵東南亞。這是日本人打的如意算盤,他們誤以為,只要生米煮成熟飯,美國就會認慫。這還是基於上一個事實,日本人認為美國人很注重現實利益,既然美國打日本的收益少,那麼美國應該會傾向於談和。然而,日本人沒有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範圍內的反法西斯戰爭,只要法西斯不倒,同盟國就會血戰到底,直至將法西斯埋葬。他們招惹了美國,就等於給自己挖了口墳墓。換言之,日本要想侵略東南亞,就必然會與美國開戰,這是不可避免的。

文 / 圖維坦


圖維坦


目前為止,沒有確鑿證據說明美國使壞。

但是,有一些蹊翹的事,讓人浮想聯翩。

日軍偷襲珍珠港時。

太平洋艦隊的四艘航母,居然全部出港。

二戰時,戰列艦已不能稱雄海上。

航母乃海戰的新殺器。

誰擁有海洋上的制空權。

誰贏得海戰的勝利。

日軍所謂偷襲珍珠港大獲成功。

實則上,只是擊垮了太平洋艦隊的大多數戰列艦。

看似日軍得手,實質美太平洋艦隊真正的戰力猶存。

更重要的事,日軍鄙劣偷襲行動。

徹底激怒美國人民。

美國🇺🇸由孤立主義盛行的狀態,立馬轉入全力與法西斯聯盟作戰的狀態。

實現了二戰重要轉折點。

極大地增強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力量。

戰爭勝利✌️的天坪開始倒向了反法西斯聯盟。

美國🇺🇸一慣重視情報收集工作。

據傳,美國早就破譯了德日的密碼系統。

從美軍參戰後,已經明顯地表現出其情報🔎工作的優勢。

人們不排除,美最高當局,掌握日軍行動內情的情報。

事先採取了措施。

暗中佈置美航母出海避禍。

故,此事令人費解,令人暇思。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很多人都認為珍珠港是美國刻意上演的苦肉戲,就是為了促進美國參加二戰的進程,再加上開戰之前的情報活動,以及襲擊當天美國三艘航母都不在港內,因此看起來似乎很合理,但這歸根到底還是一部分人的陰謀論罷了。

首先說開戰的問題。太平洋艦隊是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核心力量,美國犯不著在得知日軍來襲的情況下讓這些寶貴的戰艦淪為活靶子以獲得一個藉口,僅僅是日軍敢於開戰這一點就足以讓美國立即對日開戰來作為應對措施。

至於情報,事先確實有一部分情報認為日軍即將襲擊珍珠港,但是如此冒險的行動讓人不禁懷疑其真實性,而且日美實力相差巨大,美國政府自然不可能簡單地僅僅由於這些沒有詳細證據的情報就去準備繁雜的應對措施。要知道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前蘇聯同樣也得到了很多情報,但是予以驗證調查是需要時間的,可是往往來不及完成戰爭就已經爆發了。

然後就是航母不在港內。航母是二戰海戰的主角,因此當時美軍航母不在港內似乎成了美國知道襲擊珍珠港的證據。但當天航母都在執行各自預先計劃的任務,因此才會不在港內。而且當時美國人同樣重視戰列艦,而不是航母,其之前制定的對日作戰設想計劃中戰列艦還是主力,航母才是配角,只是後來戰列艦幾乎全損,美海軍只能更多的依靠航空兵,這才促進了航母地位的提升。


僱傭兵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發動了震驚世界的珍珠港事件,標誌著太平洋戰爭的開始。

有人曾嘲笑日本人是用炸彈炸醒了一頭睡著了的雄獅,最後讓自己功敗垂成。

早些年的書籍裡有一種說法,認為美國人早就知道日本將要偷襲珍珠港.珍珠港事件只不過是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苦肉計,都是計劃好的。因為當時美國確實國內孤立主義思想非常嚴重。還有一種說法,說美國人即使要參戰也是到最後才參戰,像一戰那樣,打到最後在參戰。

美國現在這麼發達,兩次世界大戰確實從科技、經濟上給美國人帶來了實惠和長足的發展。二戰前,英法還是世界上一流的國家,戰後從一流變二流國家,美國從戰前的二流國家變成一流國家,稱霸世界至今。

言歸正傳。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美軍似乎早有準備。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前幾天,美軍向珍珠港調派了大量的醫護人員和醫療藥品,感覺美國人似乎知道珍珠港將要發生大的人員傷亡。更可疑的是,在珍珠港事件發生的前一天,突然取消了醫護人員的休假,並且港內的飛機也被分散在各個偏僻的小機場,而沒有集中在機庫內。還有美軍的三艘大型航母都不在港內,這也是珍珠港事件陰謀論的最大疑點。當時美軍的三艘大型航空母艦都不在港內,而是被美軍派到別的地方去執行任務了。難道這就是一種巧合嗎?

我們都知道日本偷襲珍珠港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摧毀美軍的太平艦隊。

個人觀點。說珍珠港事件是美國人的陰謀是完全不符合常理的。看看現在的美國,兩次對伊拉克的戰爭中,前期幾乎是零傷亡的,西方人的民主是以人為本的。

再說美國人想要參戰,可以找很多理由,不需要用犧牲那麼多軍人為代價的。更重要的是;最先提出陰謀論的是日本人,其為發動太平戰爭可以尋找任何藉口,從日本人提出這一說法的動機就不純,也就不難理解了。


陌上青花104516703


我可以肯定的說是美國的陰謀。

二戰前期美國是中立國,大發戰爭橫財,歐洲就是最大的武器裝備出口市場。在當時美國國內保持中立的呼聲是很高的,不願意亂入二戰戰爭的漩渦。就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情報部門就已經破獲這一消息,並將這一計劃報告給了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眼看著歐洲德國一步步做大,美國的武器裝備市場一步步縮小,會威脅到美國的利益和地位。因此羅斯福想直接干預二戰,顧及到國內的民意呼聲。所以就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秘密將航母派出執行任務。偷襲珍珠港後只是一些戰艦受損,航母倖免於難。此事件一下子點燃了美國民眾參戰情緒,最後美國也就順理成章參與二戰。與其說是珍珠港遭襲,不如說是美國總統的苦肉計。


向前看邁步走


世人都喜歡陰謀論,就如同認為911事件是美國人的陰謀一樣,珍珠港事件也被認為是美國人故意引誘日本人先發動戰爭的陰謀。

理由就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母都碰巧不在港內,還有珍珠港的醫院做好準備云云。

那麼,事實真相究竟如何呢?

我們不如來聽一場辯論吧。

正方觀點:羅斯福確實希望日本先動手

二戰爆發後,美國國內孤立主義嚴重,認為不應該再像一戰那樣介入歐洲戰爭。

1949年9月4日,耶魯法學院學生道格拉斯·斯圖爾特成立了一個名叫“美國優先”委員會(America First Committee),旗幟鮮明反對羅斯福總統將美國拉入戰爭。

由於呼籲引起民眾共鳴,該委員會很快就壯大成為一個擁有750餘家分支機構和80餘萬名會員的龐大反戰組織。

在國會山,許多共和黨議員即便礙於政治因素而未加入,但在內心深處,也是孤立主義的堅定擁護者。

即便是總統所在的民主黨內,也有包括美國駐英大使約瑟夫·肯尼迪(Joseph Kennedy)在內的一部分成員贊同孤立主義。

事實上,羅斯福在1940年競選第三次總統連任時,就這麼說過:“我再一次,再二,再三發誓絕不會把你們的孩子送去海外戰場”。

即便到了1941年10月,美國已經有兩艘護航驅逐艦被德國潛艇擊沉的情況下,迫於反戰壓力的羅斯福不得不宣佈:德軍的襲艦事件並不足以讓美國對德宣戰。

因此,羅斯福要想對德宣戰,達到幫助英國的目的,只有讓日本先動手,刺激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

不過,隨著日本偷襲珍珠港消息的傳來,美國迅速從一個反戰情緒高漲的國家轉變成萬眾一心的參戰國。

羅斯福在與孤立主義作鬥爭多年以後,終於成為眾望所歸的戰時總統,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因此成為美國曆史上唯一一次沒有反戰聲音的戰爭。


反方觀點:美國人想不到日本竟敢偷襲珍珠港

日本偷襲珍珠港,雖然給羅斯福送去了一份大禮,但並不是美國的陰謀。

1941年12月7日,羅斯福及他的官員們,包括赫爾國務卿,陸軍部長史丁生、還是什麼別的人,都在猜日本究竟會進攻誰。

然而沒有一個人能想到日本人會膽敢襲擊固若金湯的夏威夷。

時間回到1941年7月28日,日本完全佔領印度支那後,美國、英國、荷蘭等國紛紛對日本進行制裁,凍結日本所有財產,並實行石油全面禁運。

由於日本是一個極度貧油國家,包括戰爭機器在內的國民經濟極度依賴石油進口,如在1939年,日本幾乎有80%的進口石油完全來自美國。

全面禁運石油意味著什麼?

當然是日美開戰。

然而,美國政府從上到下儘管意識到日本會像以往那樣率先發起偷襲,但他們的著眼點只是在菲律賓、馬來、泰國等東南亞地區。

11月26日,偷襲珍珠港的艦隊已經從基地駛出,就連華盛頓的瞎子都能聞到火藥味的時候,美國仍然在等日本打響第一槍。

這一天,赫爾向日本人發出外交照會後,美國總統羅斯福給遠在菲律賓的麥克阿瑟發電報,提到“戰爭隨時都將爆發”,要求麥克阿瑟做好應戰準備。但同時強調,“美國希望日本首先公開採取行動。”

不過,這並不意味美國人能想到日本竟敢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所在:珍珠港。

我們知道,珍珠港的損失是:四艘戰列艦被擊沉,三艘受傷。

儘管三艘航母正好不在,但在那個大炮製勝的時候,航母的重要性還沒有被人所知道。

假如真是陰謀論的話,美國人哪敢讓自己的太平洋艦隊冒著全軍覆沒風險,那樣的話,代價也未免太大了。

不僅如此,如果日本人的膽兒再肥點的話,直接派兵佔領夏威夷都不是什麼難事。

美國會冒這樣的風險嗎?

對日本而言,冒著聯合艦隊全軍覆沒的危險,萬里偷襲珍珠港,能夠偷襲成功已經是非常得意,就連派飛機繼續轟炸船塢和煉油廠的設施都不敢。

所以在一擊成功後,就趕緊跑回東京去,壓根想不到後續可以擴大戰果的戰鬥。

結論:由以上正反雙方辯論的結果來看,美國總統羅斯福確實希望日本先動手,從而刺激國內孤立主義情緒。

但是對美國來說,要說提前知道珍珠港將被襲擊,卻冒著夏威夷可能被佔領的後果,而故意放縱不管,實在是毫無可能。


小奔說史


怎麼可能?那是真正的民主自由國家,如果是陰謀早就被揭露出來了,豈能等到現在?


青城士


聽說有一種功夫叫七傷拳,要狠命的戳自己七刀,人才會激發出最高的戰鬥能量,😂美國公子大兵,不知道敢不敢😀


萬物生長靠大陽789


羅斯福總統為了讓國會同意美國參戰,就把珍珠港的防空設施都撤銷了,而日本因為石油問題才發動的太平洋戰爭。


dgxychg


世間沒有什麼事,是絕對的。作為各國普通百姓是不想發動戰爭的,戰爭只是各國為達到各自的目標戰略,所以個人認為,都是有預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