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不要總問孩子“作業寫完了嗎?”,這樣做才對!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你每晚見到放學的孩子,第一句話是什麼?

是“你作業寫完沒有”,還是“今天學校發生了什麼好玩的事情”?

我們做父母的要知道:孩子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不被理解,不被真愛!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01

不是“作業”出了問題,而是“愛”出了問題

很多父母一回到家,看到孩子的第一句話是:“作業寫完了嗎?”

這句話折射出父母愛的蒼白,愛的能力的缺失。

孩子在內心中吶喊:“你們愛的是我還是我的作業?”

孩子們無法理性表達內心的意識,只能用行為和父母對抗:頂嘴、磨蹭、坐不住、沉默不語、惹是生非……

換位思考一下:

你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想休息一會兒,不太想做飯,這時你的老公不關心你反而直接說:“飯做好了沒有!怎麼還不去做飯!”你的心情會如何?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你當時可能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生著悶氣去做飯,積累抱怨,直到抱怨到一定程度集中爆發,產生惡劣影響;第二種,表露自己的情緒,直接抱怨甚至吵架,當下就產生惡劣影響。


換位思考,這就是孩子每天回到家裡聽到“作業做完了嗎?”“怎麼還不去寫作業!”的真實心情。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02

關心孩子飛得累不累

如果你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想休息一會兒,不太想做飯,而老公關心地說:“老婆怎麼了?累了就不要做飯了,我們出去吃飯吧!”

你會覺得老公真好,內心的疲憊很快會消失:“別出去吃了,我馬上做飯。”

當被人理解,被人關愛的時候,我們最願意付出努力。

所以,我們不要關心孩子飛得高不高,一定要關心孩子飛得累不累。

孩子需要的是愛,而不是要求。

當孩子感受到我們的真愛的時候,孩子就會對自己提要求。

當孩子對自己沒有要求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孩子不是生活在“缺愛”當中,就是生活在“溺愛”當中。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03

想關心孩子的作業,父母應該這樣做

很多時候,家長不經意間的言行,會導致孩子寫作業拖沓、不認真,甚至不願意寫作業。

我們要知道,每一個孩子的不良行為,都與後天的影響有關係。

下面這七點,就是父母對待孩子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

一邊拿著手機玩,一邊監督孩子,嘴裡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 。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這時,孩子心裡是很不高興的:“憑什麼你就能看手機,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 你這樣做會更好

在一旁看書,不打擾孩子學習寫作業。

當孩子有不懂的地方,能及時問你,或者與孩子一起查找資料和答案。

給孩子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孩子會受你的感染,心態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

因為,你做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

▼ 孩子寫作業拖拉、不專心

✘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

想到第二天孩子還要上學,自己也要上班,就會訓斥孩子:“這麼晚了,怎麼還沒寫完!快點寫!我看著你。”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雖然家長很焦急,但孩子並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或者因為家長在一旁盯著感到緊張而寫不出來。

✔ 你這樣做會更好

嚴肅、平靜地對孩子說:“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現在到了睡覺的時間,沒寫完也不準寫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孩子會意識到是自己的原因,心裡想:“沒做完作業,怎麼跟老師交代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不然會被老師批評。”

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果。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 發現孩子偷偷玩手機,不睡覺也不寫作業

✘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

催趕孩子去寫作業或睡覺,孩子還是不理會,於是,怒氣沖天地把手機沒收,對孩子大吼大叫。

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寫作業或睡覺了,心裡埋怨,說家長是“暴君”。

✔ 你這樣做會更好

平靜對孩子說:“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老師會批評的。你還想看多久?”

孩子:“我再玩10分鐘行嗎?”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把手機放到一邊。”雙方各退一步。

時間到了,孩子主動放下手機去寫作業。

這就好比我們常說的“給雙方一個臺階下”。孩子都知道要完成作業的道理,只是不喜歡被命令。

▼ 孩子應付作業,字跡潦草

✘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

一看就忍不住要發火:“怎麼寫得這麼亂,你就不能寫好點?”

孩子不明白到底怎樣才算好看呢?久而久之,孩子習以為常,家長再教訓也不當一回事了。

✔ 你這樣做會更好

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因為作業寫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沒法批改,所以你必須重寫了。這是我們說好的“規定”,不能破壞。”

“你看,你應該這樣寫字(給孩子做個示範)。你只要寫得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讓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裡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

孩子也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 孩子問了個家長不知道的問題

✘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

不耐煩或者搪塞孩子:“別瞎問了,先把學習搞好了。”

然而,孩子心裡想:“哎,沒勁,總說學習學習,煩死了,不問就不問。”

從此,遇到難題一概略過,不求甚解。

✔ 你這樣做會更好

孩子有好奇心和求知的慾望是好事,你可以對孩子說:“這問題把我難倒了,能問這麼難的問題,證明你動腦筋了,不錯。咱們一起研究研究吧,好嗎?”

孩子心裡因為你的表揚和謙虛而感到高興,久而久之,遇到問題就不會輕易放棄,就會鍥而不捨地鑽研,自學能力也會逐漸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