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探祕】婁星區篇:神童灣,浸染千年靈氣

【瞭解更多婁底旅遊精彩內容,敬請關注訂閱《婁底旅遊官方》頭條號和“婁底旅遊官方”微信平臺;公益發布旅遊及美食資訊,歡迎投送原創旅遊元素稿件;如有喜歡的內容,順手收藏並分享給您的親友】

婁底的山水、婁底的歷史文化、婁底的文物古蹟、婁底的民俗民風,構成了富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婁底文化旅遊資源。小婁將通過文旅融合,系統為你挖掘那些山水或文物古蹟背後的故事,還原與呈現一個完整的文化婁底。


今天小婁就給大家帶來了

【文旅探秘】婁星區篇之

神童灣,浸染千年靈氣

↓↓


【文旅探秘】婁星區篇:神童灣,浸染千年靈氣


從婁底老街(今婁星區花山辦事處)出觀化門,沿漣水北行十多里路,在漣水支流轉灣處,有一座美麗的村莊,叫“神童灣”,這就是被譽為“神童”的賀德英的故鄉,今婁星區杉山鎮田灣村。在這裡,神童的傳說很多,凡上了年紀的人都能講神童故事,甚為神化。

南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一個仲夏之夜,賀德英就出生在這裡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賀德英出生不久就會笑,半歲能言語,一歲能識字。因家與私塾學堂為鄰,五歲起遍覽群書,七八歲已是吟詩作對聯應答如流。且天性至孝,時人視為神童。


賀德英之父因訟案牽連入獄,小德英效漢代緹縈救父之舉,自赴縣署為父陳情。湘鄉知縣趙承久聞賀氏之名,有心一試,令以毛詩、春秋、論語、孟子作論、策、詩、賦各一題,賀援筆立就。趙知縣驚歎其“博古通今,超群邁世”。為其父案有心周全,當即查明,妥為結案。趙知縣又率同僚設宴款待賀德英,賀即景賦詩驚倒四座,眾人稱之為“天上文曲星下凡”,趙知縣又將賀氏薦去見潭州知州鄧炯,鄧知州嘉許其才華,並上報朝庭。


淳祐十年(1250)賀德英應召赴童子科廷試。全國早慧之童十三人皆集於都堂,考官見賀神童賦詩作文“生珠光於字裡,吐雲氣於行間”,殊為重愛,又問其家鄉人文風物掌故,賀德英暢言湘鄉科名之盛,說前朝淳熙年間即出了金石狀元王容,縣城(邑)中建有狀元坊、文塔以長兆文運。考官即出了一聯:“寶塔凌霄漢”,賀應聲對雲:“文光射鬥牛”。考官又以其家鄉名勝“豹洞曉霧”出一聯雲:“霧山棲雲豹”,賀對句曰:“漣水躍蟄龍”。


【文旅探秘】婁星區篇:神童灣,浸染千年靈氣


考官嘉其才氣,許其紫宸殿御試。宋理宗見賀氏軒然霞舉,神采英拔,又是二十三年前被追贈為銀青光祿大夫待制的前朝忠臣王容的同鄉,先自喜了三分。理宗與賀氏談,聽其說到湘鄉三十八都田心有溫泉,常有人去遊釣,因此出一聯曰:“春暖觀魚躍”,令賀德英對句,賀應聲對曰:“秋高聽鶴鳴”。時有人入朝覲見,獻上《猿猴圖》,理宗即令賀德英賦詩。賀德英當場就寫就其中一聯雲:“易描通臂狀,難寫斷腸聲”。


理宗極是稱賞,擢賀氏童子科試第一。臚唱聲傳,賀德英足踏鰲頭,榜跳魁星舞,理宗特賜金花錦綺,賜宴瓊林苑。賀德英殿試奪魁,轟動京都,時有“寧馨生應文明運”之譽。正是“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賀德英中榜榮歸,湘鄉縣人歡欣鼓舞,將賀氏題名在文塔英賢碑,並重修狀元坊。


可惜神童命舛,兩年之後賀德英竟染病於身,端午日揮筆寫下“只因錯寫天文表,流落人間一紀零”二句,即擲筆而逝。“正是人間未逐青雲志,天上先成白玉樓”。縣人痛惜之,曰“天妒英才”。

【文旅探秘】婁星區篇:神童灣,浸染千年靈氣

賀德英卒後葬於婁底妙筆峰下豹谷洞邊,婁底八景中的“豹洞曉霧”便在此地。舊《湘鄉縣誌》有傳,《中國人名大辭典》有記載,邑人為入祀鄉賢祠,並在湘鄉縣城建狀元坊。故婁底市郊留下神童灣的地名。1985年市區建“神童”塑像(即婁底公園正門內)。

【文旅探秘】婁星區篇:神童灣,浸染千年靈氣

婁底神童灣大橋效果圖

賀德英短暫的一生所留下的事蹟,與他的英名一起留在了神童灣,留在了婁底老街,成為了婁底人傑地靈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