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就在前幾天,聯想在北京發佈了2019年度旗艦——Z6 Pro。對於很多“路人”來說,知道這部手機,可能是因為常程微博裡那句“手持一個億(像素)”。很顯然,這是一部強調拍照的手機,但隨著我24小時的深入接觸(高頻使用,除了睡覺都在玩),我發現Z6 Pro還是一臺綜合實力爆表的硬核旗艦!這也是常程的聰明之處,“拍照手機”和“遊戲手機”,一部Z6 Pro全佔了。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過去的這幾年,聯想手機一直在尋找破繭的機會。去年第四季度的Z5 Pro GT搶跑驍龍855,讓聯想手機回到了舞臺中央。而今年第二季度的這部Z6 Pro,不僅是聯想手機的“堆料”和“炫技”,更讓我個人感受到了常程的用心和誠意。個人作為曾經ZUK的忠實粉絲,先後用過Z2和EDGE等機型,對常掌櫃和ZUI有蠻深的感情。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的包裝盒由2008年北京奧運會祥雲火炬的設計師主刀,用了蠻多的紅色線條點綴。這部機器是8G+128G版本,也是聯想“有意”主推的版本。怎麼說呢?因為8G+128G賣2999元,而6G+128G賣2899元,6G和8G差價才100元!這樣的定價,顯然也是衝著小米9和iQOO去的,他們的8GB版本都在三千以上。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與大多數手機就送“一線一充一殼”不同,聯想Z6 Pro還額外贈送了一個Type-C轉USB接口以及一張屏幕軟膜。同時聯想Z6 Pro支持18W快充,卻贈送了一個Inbox 27W快充頭,並且還支持OTG反向充電。難道日後可以通過固件升級實現27W快充不成?

“水滴屏”成了2019年的主流設計: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並沒有延續Z5 Pro的滑屏設計,而是採用了一塊6.39英寸的三星AMOLED水滴屏,像小米9、iQOO、華為P30也都是水滴屏設計。同時聯想Z6 Pro採用的是第六代光電屏下指紋,比小米9的第五代光電屏下指紋硬件要先進,採用了三重增透鏡片,指紋錄入特徵點提升73%,甚至還支持溼手解鎖。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在過去的一年,幾乎所有廠商都在後蓋上面下足了功夫,諸如漸變色、全息幻彩、透明後蓋不勝枚舉。而聯想Z6 Pro採用的是17層3D流光漸彩鍍膜工藝,左側有一條紅色的“色帶”,正好貫穿了後置四攝和Lenovo LOGO,非常有辨識度。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同時這種“豎式”LOGO的設計,告訴了大家這是一款“拍照手機”(拍照時橫向握持),四年前的聯想Vibe Shot Z90就採用了相同的設計,看起來就與眾不同。如今聯想Z6 Pro算是迴歸到了經典的設計。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的厚度是8.65mm,右側有一些用心的設計。比如電源鍵是紅色的,與後蓋配色遙相呼應;又比如電源鍵和音量鍵所在的中框區域,故意採用了“凹陷”設計,減少了按鍵的“視覺凸起”,還增強了拇指的按壓手感。另外,聯想Z6 Pro的後攝只有輕微凸起,不像小米9那麼誇張。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移步到頂部,聯想Z6 Pro保留了3.5mm耳機接口。更讓我驚訝的是,聯想Z6 Pro居然內置了FM調頻收音機功能,因此3.5mm耳機還能能充當外置天線。如果沒記錯的話,最近兩年內新出的安卓手機,支持FM調頻功能不是鳳毛菱角,而是消失殆盡了。

不過讓我比較費解的是,聯想Z6 Pro在頂部有一個類似紅外模塊的裝置,但在設置裡面卻沒找到紅外功能選項,在官方介紹裡也沒找到資料。後來安裝了一款萬能紅外遙控器軟件,顯示“未檢測到可使用的紅外連接”。既然這個不是紅外模塊,那是啥?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的底部是Type-C接口,雖然配送了27W充電器,但硬件只支持18W快充。左側是MIC話筒,右側則是ACC超線性揚聲器,支持杜比全景聲,因此音質還是不錯的。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SIM卡槽在機身左側,採用“TF/SIM二合一”設計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在硬件方面,聯想Z6 Pro真可以用“狂暴堆料”來形容,我估摸著常程的想法是——“用戶需要啥,咱們就給啥”。在“關於本機”界面,除了能看到驍龍855+8G+128的核心配置外,其餘幾項配置也都是拔尖的。比如前攝採用了3200萬像素,是目前最高像素的前攝規格,今年只有華為P30、華為Nova 4E、vivo X27 Pro和榮耀20i四款手機採用了。

此外第六代屏幕指紋也是目前最高級別的光電屏幕指紋,同價位裡只有iQOO採用了,而小米9仍是第五代光電屏幕指紋。還有就是4000mAh的大容量電池,同價位裡只有iQOO和榮耀V20採用了。因此客觀的說,聯想Z6 Pro幾乎在所有關鍵配置上,都達到了最高的標準。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採用了ZUI 11.0.375穩定版系統,基於Android 9.0內核深度定製。ZUI最大的特點就是輕量化了,滑屏到負一屏可進入U健康等快捷界面,桌面佈局可以設置5x5、5x6和4x5三種,我個人習慣4x5的佈局(上圖右)。

由於現在UI系統大同小異,就不展開描述了,只說兩個特別的功能: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第一個特別的功能是FM調頻收音機。這項功能沒啥技術含量,但卻需要FM芯片支持,會增加硬件成本。在過去的幾年,國產手機不斷縮減成本,別說FM幾乎消失了,就連耳機接口都消失了。而聯想Z6 Pro既保留了FM功能,又保留了3.5mm耳機接口,難得難得。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第二個是實驗室中的“貼近耳邊自動接聽”功能,個人覺得非常實用,來電話的時候只要貼近耳邊就能自動接聽,還支持微信和QQ的語音接聽。當用習慣後,怕是再也回不到滑動接聽的方式。

估計很多人想看聯想Z6 Pro和小米9跑分?隨你願: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上面的聯想Z6 Pro和小米9都是8GB內存版本,我不是“跑分黨”,因此只跑一次分、且只採用第一次數據。可以看到,聯想Z6 Pro是359067分,小米9是358239分,性能差距微乎其微。實際上,現在我寫評測很少跑分了,因為我覺得用戶體驗和跑分數字無關。

PS:聯想Z6 Pro發佈會跑分是41萬分、小米9發佈會跑分是38.7萬分。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接下來說聯想Z6 Pro的另外一大賣點,那就是“PC級液冷散熱”。正如我開頭所說的那樣,聯想Z6 Pro既是拍照手機、又是遊戲手機。它採用了一整根5mm的液冷散熱銅管片,縱向貫穿了後蓋3分之2的區域,目前市面上同時採用驍龍855處理器和液冷散熱裝置的機型,只有iQOO、黑鯊2和魅族16S這三款吧?但只有聯想Z6 Pro把8GB版本控制在三千以內。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拿《刺激戰場》來測試,我本人是重度吃雞玩家,因此對幀率和畫質比較挑剔。在畫面設置中,將畫面品質調整為“HDR高清”、再將幀數調整為“超高”,並開啟“防鋸齒”特效。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聯想Z6 Pro支持杜比全景聲,因此插上耳機支持“聽音辨位”功能。然後在室內19攝氏度常溫中玩了30分鐘,以下是聯想Z6 Pro屏幕區域和後蓋區域的溫度實測: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屏幕區域溫度34℃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後蓋中段溫度33℃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後蓋上端溫度35℃

我測過市面上所有帶液冷散熱管的機型,去年的魅族16和榮耀Note10就不提了,就拿今年的黑鯊2和iQOO來對比,聯想Z6 Pro由於採用了超大5mm散熱銅管,因此散熱效果絕對一流。主要體現在,長時間玩遊戲過程中,後蓋平均溫度維持在36℃,當退出遊戲後,“涼下來”的速度非常迅速,用手掌摸後蓋會發現中間比兩側“涼的更快”。從散熱結構來看,由於聯想Z6 Pro的銅管是縱向貫穿機身,因此沒有“熱區”和“冷區”的概念,熱傳導非常均勻快速。

既然說到了iQOO和黑鯊2,那就引出了聯想Z6 Pro的另一個優點,那就是在嵌入液冷散熱片和採用4000mAh大容量電池的前提下,機身重量控制到了185g。而iQOO重量是196克,而黑鯊2是205克,我知道很多人都在意重量!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接下來就到了號稱“一億像素”的攝像頭環節:後置4800萬主攝鏡頭(f/1.8大光圈)、1600萬超廣角/超微距鏡頭(f/2.2光圈)、800萬長焦鏡頭(f/2.4光圈)和200萬夜拍鏡頭(f/1.8大光圈、支持OIS八軸光學防抖),要加上前置3200萬像素才能湊夠“一億像素”,哈哈常掌櫃玩了個文字遊戲。

縱觀迄今為止的國產手機行業,只有華為P30 Pro採用了後置四攝。如果說P30 Pro是“長焦之王”的話,那麼聯想Z6 Pro就是“微距之王”,“一遠一近”有點意思。在沒有拿到這款機器之前,我還真不相信聯想Z6 Pro的微距有多強大,往下面看吧。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先說下,進入Z6 Pro相機後,默認是全屏拍攝模式,如果習慣了4:3模式則需要手動切換。聯想Z6 Pro可通過800萬長焦鏡頭實現2倍光學變焦和8倍數碼變焦,當放大到4倍的時候,基本處於“畫質和長焦的臨界點”了。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的這枚4800萬像素主攝,支持PDAF多重AI疾速對焦、配備了OIS八軸光學防抖。上面兩張照片是我是在小區裡隨手拍攝的,當天陰轉多雲,沒有強光照射。可以看到,聯想Z6 Pro拍出的照片銳度很高,色彩還原也比較準確。但拍攝過程中發現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就是實時取景畫面快速移動的時候,畫面不是100%連貫的,肉眼能夠察覺到輕微延遲。很顯然,這個問題屬於相機優化問題,應該能在下一個ZUI版本中完善。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普通拍照模式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超廣角拍攝模式

上面兩張圖分別是48MP普通模式和超廣角模式的效果,聯想Z6 Pro支持125°超廣角拍攝,與超微距共用一顆攝像頭。但如果切換到超廣角拍照模式,會發現畫面變暗了一些。這是由於超廣角鏡頭是f/2.2光圈,比48MP主攝的f/1.8光圈要小,因此進光量也少一些。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 1倍光學變焦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 2倍光學變焦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 4倍數碼變焦

上面是聯想Z6 Pro通過800萬像素長焦鏡頭拍攝的畫面,分別是1倍光學、2倍光變和4倍數碼變焦下的畫面。可以看到在2倍光學變焦下,畫質還是比較銳利的,在4倍數碼變焦下,畫面會有點發虛,但對於捕捉遠處的物體是沒任何問題的。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未開啟微距模式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開啟微距模式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再近一點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更近一點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再將微距照片放大觀看細節,我都震驚了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開啟微距模式拍花蕾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再近一點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更近一點

如果華為P30 Pro是“望遠鏡”的話,那麼聯想Z6 Pro就是“顯微鏡”了。這次聯想Z6 Pro支持了業界最強的2.39cm超級微距功能,並且在極限距離下拍攝的畫面,依然擁有很高的解析力。比如上面的宇宙騎士D-Boy手辦,可以將“小拇指大小”的頭部關節拍的非常清楚,還讓我發現了頭部面罩右側有“掉漆”(肉眼真看不出來>_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未開啟夜景模式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聯想Z6 Pro開啟夜景模式

聯想還有一枚專門用於夜拍的200萬像素鏡頭,具有f/1.8大光圈和2.9μm超大像素面積,在沒有開燈的房間拍攝,如果不開夜景模式,就是漆黑一片,開啟了夜景模式,確實明亮了很多。

24小時深入體驗聯想Z6 Pro評測,給小米9和iQOO下戰書!

自己還保留了兩部ZUK Z2(一黑一白),拿出來與聯想Z6 Pro拍個合影做結尾。

我100%確定,聯想Z6 Pro是同價位手機中“堆料”最狠的機型,在處理器(滿血驍龍855)、內存(頂配12GB)、電池(4000mA好)、散熱(PC級液冷銅管)、拍照(48MP+超級微距)、內外音質(杜比全景聲)、屏幕指紋(第六代)等多個維度均達到了行業最高標準。更難能可貴的是,Z6 Pro機身重量是185克,不重不輕剛剛好,這個對我來說很重要。

從這一次的聯想Z6 Pro的24小時高強度體驗中,我感受到了常程的誠意和決心。從四個版本的定價來看,2999元的8GB+128G版本顯然會是爆款。而6G版本雖是目前最便宜的驍龍855手機,但畢竟8G版只貴100元,因此很多人會選擇8G版本。最後,聯想Z6 Pro在發佈當天就突破了20萬人預約,看來大家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