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炸鍋!便利店拒絕便利,“大地震”或將改變這個行業!

​日本的便利店文化可以說知名全球,在日本,便利店不僅賣東西,同時是一種重要的基礎設施,它可以為客戶提供包括寄送包裹、日常生活繳費、存取款等多種社會公益服務,在頻發地震的島國,便利店甚至可以充當救助居民的生命樞紐,多種社會公益功能的集中讓便利店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近日日本便利店行業發生的一件事,卻引發了整個行業的動盪,甚至將會改變整個行業的生態鏈:

日本便利店炸鍋!便利店拒絕便利,“大地震”或將改變這個行業!

今年2月,大阪的一家711便利店主因為人手不足的原因,擅自縮短了店鋪營業時間,將原來的24小時營業變更為早上6點到凌晨1點,711總部得知消息後勒令店主恢復全天營業時間,如不執行就要支付高達一百多萬人民幣的天價違約金,消息一出行業譁然,日本便利店行業一直潛藏的一顆定時炸彈也終於被引爆,關於便利店是否應24小時營業一時引發劇烈討論,此事一出外界才意識到,看似紅火的日本便利店行業,背後卻隱藏著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

日本便利店炸鍋!便利店拒絕便利,“大地震”或將改變這個行業!

日本現存有大約6萬家便利店,在人口僅一億多的島國,這個比例相當驚人,最繁榮的時間,日本一條街道可以同時存在三家便利店,便利店的擴張一方面方便了居民生活,但過於密集卻也讓整個行業競爭越發激烈,飽和之下利潤所剩無幾,據調查顯示,日本便利店從業者普遍工作時間超過300小時,而日本法律規定,每月工作時長超過260個小時即可判定為過勞,過勞死幾率大幅增加,但辛苦的勞動卻不能帶來豐厚的收入,超6成便利店年收入在300-600萬日元,40%的便利店年收入400萬以下,而日本普通職工全年收入基本在400萬日元以上,勞動強度與盈利狀況極度不匹配,加之便利店的連年擴張,對從業人員的需求大幅增加,但日本整體社會老齡化、少子化情況加劇,低端勞動力嚴重缺乏,加之便利店工作辛苦、收入較低,勞動者流失情況更嚴重,人手不足、利潤底下的現狀下,便利店24小時營業的規定也受到了更多挑戰。

日本便利店炸鍋!便利店拒絕便利,“大地震”或將改變這個行業!


面對這一複雜情況,以羅森、711和全家為首行業龍頭開始做出調整政策,目前正在試點縮短便利店經營時間,雖然便利店困境有望得到緩解,但勞動力不足依然治標不治本,便利店也會面臨部分衰落危機,這對日本的電商行業無疑是一劑強心針,畢竟在便利店改變24小時營業方案後,居民如果想臨時購物就必須選擇別的方式,而網購可以當之無愧為首選,對中國跨境商家來說,藉助日本亞馬遜、樂天、starday開展日本電商業務也會出現更多商機!

如果對跨境電商有什麼疑問和看法,歡迎私聊或評論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