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延遲退休能不能來只是時間問題

2018年:延遲退休能不能來只是時間問題

延遲退休年齡的話題從被提起之日,關於它的討論就從未停止過。它備受社會高度關注,之所以這麼高的關注度,就是因為涉及的人群甚多,或者可以說牽扯的利益甚廣。2018年關於延遲退休方案何時推出仍是未知數。但這裡說的是何時退出的時間,卻並沒有說,能不能推出。所以,延遲退休能不能來只是時間問題。

人社部曾經發布過《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6》,城鎮職工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參保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的比值)逐年下降,從2011年的3.16下降至2016年的2.80。同時預測,到2050年,養老保險撫養比將由目前的2.8下降到1.3,也就是說,平均1.3個參保人就要供養一個老人。

2018年:延遲退休能不能來只是時間問題

撫養比的下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老齡人口增加,在職人員減少,這一增一減之間,延遲退休就被有關部門和相關專家列在首要重點的日程上來。

有專家算過賬,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全國養老統籌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約200億元。“在老齡化不斷深化、勞動力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延遲退休年齡顯得更加緊迫。不過,遇到的阻礙和困難遠遠超過了這種緊迫性,人社部也希望早點出臺政策。”1月18日,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教授、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理事吳錦良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延遲退休年齡涉及面比較廣,相關政策的出臺通常都會採取漸進和彈性的方式,今年,不排除會在一些城市進行試點。

人社部原副部長鬍曉義曾公開表示,延遲退休年齡,考慮的不僅僅是養老金的長期收支平衡,還有一個更大的宏觀背景,就是中國勞動力已經結束了無限制供給的時代,隨著老齡化社會加速,中國的新增勞動力已開始減少。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後,勞動力人口逐步下降,2015年降至9.11億人,特別是2030年後,勞動年齡人口會出現大幅下降過程,平均以每年760萬人的速度減少,這個信號意味著,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快要結束。人社部曾預測,到2050年,勞動年齡人口會由2030年的8.3億降到7億左右。

2018年:延遲退休能不能來只是時間問題

不管是人口紅利時期結束,還是勞動力越來越少,或者是養老金虧空。這些說法很難說服普通民眾。你說試點就試點,說延遲就延遲,爭取過民意嗎?我們支持國家政策,但是也應該是相關政策尊重民意的基礎上設立的我們才會尊重。試想:辛辛苦苦工作了幾十年,就是希望能早點回家安享晚年,卻被告知你不能退,那種心理的巨大落差誰能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