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公佈義務教育入學辦法:公辦與民辦小學同步招生

三秦都市報 -三秦網訊 (記者 張彥剛)西安市教育局4月26日晚正式公佈今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辦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小學招生與公辦學校同步進行,城六區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首次使用本區縣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管理平臺登記入學。所有公辦學校的學區劃分情況5月10日12時在網上公佈。

5月10日12時網上公佈公辦學校學區

西安市教育局明確,各區縣教育部門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總體目標,根據區域內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學校分佈、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確定和調整轄區內公辦小學和初中就近招生範圍和人數,為每所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劃定學區範圍。學區劃定後,根據學校招生規模,按照“戶籍登記為主、住房登記為輔、就業經營補充”的原則,明確入學登記和新生錄取程序,首先安排轄區內戶籍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佈情況,在轄區統籌安排其他情況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學區劃分情況,5月10日12時統一在區縣政府門戶網站和區縣(開發區)教育部門微信公眾號向社會公開發布。

城六區入學首用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管理平臺登記

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按各區縣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實施方案規定登記入學。不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應返回其戶籍所在地登記入學。城六區適齡兒童少年入學,使用本區縣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管理平臺登記。其他區縣(開發區)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按照本區縣(開發區)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登記。

本區縣戶籍新生入學,2019年秋季小學入學的小學生原則上應為2013年8月31日(含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持戶口簿和兒童《預防接種證》登記入學。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報區縣(開發區)教育部門備案。初中持戶口簿和《畢業生登記表》登記入學。

西安市義務教育外地戶籍政策規定準入類學生入學,按照相關規定,由學生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按規定時間和要求到居住地區縣(開發區)教育部門指定地點辦理入學事宜。

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入學審核“四證”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工作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全日制公辦學校為主”的原則,實施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四證審核”制度,由各區縣(開發區)教育部門協調派位,確保符合條件的學生應入盡入。公辦學校學位不足的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安排在民辦學校就讀。

進城務工人員是指非西安市戶籍並取得西安市居住證的務工人員;鄠邑區、周至縣、藍田縣戶籍到城區合法穩定居住務工的人員。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灃東新城、國際港務區及高新區託管原雁塔區和原長安區戶籍的交叉務工人員,其子女在戶籍所在地按學區登記入學。

“四證”具體內容:居住證明,即隨遷子女父母雙方的西安市居住證或在西安市合法穩定居住的證明。其中,非西安市戶籍務工人員提供西安市居住證及相關材料;鄠邑區、藍田縣、周至縣戶籍進城務工人員提供由社區辦理的西安市居住證明及相關材料。戶籍證明,即隨遷子女與父母同一戶籍的戶籍簿及父母的身份證(複印件)。務工證明,即隨遷子女父母雙方合法真實有效的勞動務工合同或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流出證明,即戶籍所在地政府街道辦或鄉鎮以上政府開具的在當地無監護條件的學生流出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