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裡為什麼只有楚莊王稱王?

河西花雨


楚國先祖,始建楚國

那就要從上古時期說起了,楚國的先祖是顓頊高陽,高陽是黃帝的孫子,高陽的三世孫是重黎,重黎又被帝嚳(音同庫)封為祝融,後來形成了祝融八姓,其中一脈叫季連部落。這個季連部落長期居住在荊蠻之地,被稱為“蠻夷”。季連部落的首領鬻(音同欲)熊和周文王關係密切,後來一起滅了商,周建立了周王朝,季連部落就歸順周王朝了。

周成王時期,封季連部落的首領熊繹荊楚之地,建都丹陽(今湖北),為子爵。但是因為異姓,受到排擠,所以同時受封的國家都比楚國爵位高。這就引起了楚國的不滿,但當時也沒說什麼。

周王室三敗楚國,周昭王死

到了周昭王的時候,兩國之間的關係一落千丈。周昭王曾三次出兵攻打楚國,就是為了教訓一下不聽話的楚國。但是這三次都已失敗告終,最後周昭王親自率兵前去攻打楚國,結果全軍覆沒,連周昭王都被殺了。

楚國當時實力雄厚,並不滿不足周王室冊封的子爵。楚國君主熊渠說:我們是蠻夷,和周王室不是一個文化,就不用遵循他們的禮儀和封號了。於是,熊渠就自立為王,楚國始王。但是周厲王的時候,熊渠看周厲王暴怒無常,為了不動干戈,就主動免去了王的稱號。

平王東遷,周王室衰落,楚武王不甘

後來到了楚武王的時候,楚武王不甘只在南疆,於是便去攻打漢陽諸姬最強大的國家隨國。隨國依附了楚國,楚武王讓隨候替自己給周天子捎話:希望周天子尊奉楚國。但是周天子拒絕了。

於是楚武王就生氣了:先祖曾是周文王的老師,但是周王室一直不提高楚國的爵位,周王室不尊重我們楚國,那我們楚國只能自尊了。

楚武王稱王,後代全部稱王。

這就是春秋時期楚國為王的原因。


理科男讀歷史


《史記》記載:“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楚武王三十五年,楚國國君熊通率軍伐隨,隨國說我無罪。熊通說,別給我整這些沒用的,我特麼是蠻夷,你給我講道理?


熊渠稱王

楚國這節操真是沒得說,需要的時候打著周王室的旗號,不需要的時候說自己是蠻夷。楚國向周進貢,周王對楚國國君說:“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意思就是說,南方就交給你鎮守了,管理好你們南方,不要侵犯中原。於是楚國打著周王室的旗號,擴土千餘里(於是楚地千里)。不需要節操的時候,就說我是蠻夷。這流氓耍的賊溜。

實際上這句話最初還不是熊通說的,最早說這句話的是熊渠。楚國最早的時候只是一個子爵,連參加宴會的資格都沒有。楚國的國君和鮮卑酋長等級是一樣的,他們一同守燎。燎就是火,燎祭就是把犧牲放在火上烤用以祭天。守燎說白了就是看火的。在周文王的時候楚國先祖投靠文王,並且參與了武王伐紂的事業,八百諸侯會於孟津,楚國先祖估計就是最不起眼的那一堆。


在周朝建立後,楚被封為子爵,楚國國君管理著過濾酒水。為什麼要楚國管理著酒水呢?因為楚國特產一種苞茅,可以過濾酒渣。所以楚國需要每年向周王室進貢這種苞茅。隨著楚國逐漸強大,熊渠又開始耍起了無賴:“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熊渠一口氣給自己三個兒子封了王,後來害怕周王室的討伐又自己去掉了王號。

苞茅不貢

後來熊通當了國君以後,周幽王被犬戎所殺,平王東遷,春秋時代正式開啟,周王室開始衰落。楚國又開始討要更高封爵。被周王室拒絕了,於是熊通自號武王。

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於是不再給周王室進貢,到了齊桓公的時候,在管仲的建議下,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諸侯紛紛歸附。齊桓公覺得這招真好使,比自己打仗感覺好多了。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八國聯軍,以楚國沒有向周王室進貢苞茅為由討伐楚國。


楚成王一看這架勢,嚇壞了,他派屈完去見齊桓公。屈完見到齊桓公後問:“您在北方,我們在南方,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您為什麼要侵犯楚國呢?”管仲說道:“你們楚國多久沒有進貢苞茅了,周王現在喝酒都都要連酒渣一塊喝,想想這日子有多慘。還有我們還要問問昭王南巡為什麼還沒有回來?”

屈完一聽都懵了,哎呀,終於看到比我們還沒有節操的人了。沒有苞茅就不喝酒了?周昭王三百年年前就死了,我上哪知道他為啥沒有回來。周昭王是周朝的第四個國君,他親自率軍討伐楚國,結果全軍覆沒死在漢水之濱。而史書上為了避諱這件事,只是說:“王南巡未歸”。不過這事屈完也只能在心裡腹誹,不敢明說啊。然而人家屈完不要節操起來也是出類拔萃的。

屈完說道:“沒有向周王室進貢苞茅是我們的過錯,以後一定會按時進貢。不過昭王為什麼沒有北歸,我想你還是到江邊打聽一下吧,這事我們也不太清楚。”於是楚國每年又開始繼續向周王室進貢,齊桓公罷兵歸齊。這還真是因為茅草引起的戰爭啊。雖然楚國繼續進貢,但是並沒有取消王號,所以楚國國君還一直沿用著楚王的稱號。


漁耕樵讀


楚國能稱王,這在春秋時期還真是獨一份。

為什麼楚國能稱王,而其它諸侯都只能稱公呢?這要從周朝的禮制說起。

周朝建立之初,周公旦為周朝建立了完備等級制度,貴族共有四級,即天子-諸侯-卿-士四級,再以下便是平民,奴隸等,而諸侯也分為等級,包括公、候、伯、子、男五級爵位,但不管怎麼樣天子只有一個,他稱為王,那就是周王,這就是最初的分封制度。

分封時,齊國和魯國爵位最高,為候爵,其它如魏國為伯爵,吳國為子爵,許國則為男爵,而作為商朝遺老的宋國則為公爵。

那麼楚國在最初分封之時,是什麼爵位呢?

據記載,周文王曾拜季連後裔鬻熊為師,由於這層師徒關係,鬻熊曾孫熊繹被周朝二代君主周成王封為子楚(楚國國君,爵位為子爵)。可見最初之時,楚國君主離王這個等級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但為什麼後來,楚國就封王了呢?

我們只能說,楚國在周朝時從來都不是一個讓人省心的主,有時比較叛逆,對於進貢也是時有時無,看心情。以至於,周朝時對其多有徵討,在周昭王時曾有過三次的征討,但很不幸,周朝的六師之軍不但沒有拿下楚國達到目的,還搞了全軍覆滅,周昭王自己也被淹死了。

這個結果更是助長了楚國的野蠻之氣,後面底氣就更硬了。在周夷王時期,楚國就開始稱王,但後迫於各方的壓力而去除了王的稱號。到了公元前704年,周王朝東遷後,已明顯沒有了原來的實力,楚國更是不把周朝放在眼裡。這時楚國的君主熊通就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

楚國在整個周朝的歷史上,就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它地處南方,開疆擴土勢力很大,自己一直以蠻夷自稱,不相受周朝的約束,所以他的行事也比較另類一些。

面對這個“刺頭”,周朝因為自己的實力下降而沒有任何辦法,到後來,也就只能默認了,當然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其它的諸侯也紛紛效仿,最後大家都高高興興的稱王了。到後諸侯的爵位等級也就蕩然無存了。而到了秦始皇之時,王也不能滿足他的需求了,而開始稱皇帝了。


華豎


我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王”和“公”的區別。周朝時候,只有周王能成為“王”,王是周朝最高的統治者,比如周文王、周武王等,其他的諸侯要分別按照“公、侯、伯、子、男”等列位等級稱,這是國家政治等級制度規定好的。

但是周朝末期,隨著各地諸侯勢力的逐漸強大,王室衰微,王權屢被挑戰,甚至一度地方與中央分庭抗禮,那些實力強大的諸侯也就逐漸不鳥這些王室制度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方諸侯就是楚國的熊侶,他滅了庸國、蕭國,屈服宋國,問鼎中原,建立楚國並自稱為王,就是楚莊王。後來,他和其他四個實力強大的諸侯完成了各自的霸業,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一道,被後世稱為春秋五霸。





南風回岸


推薦一款簡單好玩刺激的遊戲[發][發]遊戲真人真錢種類多,應有盡有掃碼!下載註冊綁定手機就送[發][紅包]6.88-88.88無需充就能玩,賺了就跑!提充快捷方便!讓您體驗不一樣的遊戲。



vcdffd


西周的政權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稱王。公、侯丶伯丶子、男,楚國地處偏遠,與周王室關係疏遠,國君鬻熊在滅商興週中,輔佐周室建國有功,封位是子爵,後世自封為王,春秋時除戎丶狄少數民族外,僅有遠離王室的徐國、吳國、越國和楚國稱為王。


趙永志67


楚國是自稱的,周王朝給他們的爵位是子爵。


白露為霜65799235


因為他最先不鳥周天子

之後三家分晉,也開始稱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