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喜歡吃的甜食鴨母捻是怎麼做的?

官馨思


湯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食物,超市裡冰櫃中一包包速凍的芝麻湯圓、花生湯圓似乎早已充斥我們平日裡的廚房,但其實在潮州有一種和湯圓相差不大的糯米粉製作出來的甜食,它被當地人親切的稱作為“鴨母捻”,做出來的味道不僅好吃,而且顏值還高,讓人忍不住想來上一口。

據當地人說,早在宋代就已經有了吃湯圓的習俗,在元宵節吃湯圓更是圖一個平安吉利,閤家團聚的意思,而在潮州,清代的時候就出現了水粉湯圓,以松核桃、豬油和糖作為餡料,或者以肉糜加蔥、油製作成肉餡,吃起來滿口回香,粉皮更是細膩爽滑軟糯,此法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了如今鴨母捻的製作方法。

鴨母捻之所以被稱為這個名字,是因為其外表就如同一枚橢圓白皙的鴨蛋一般,而鴨蛋在粵語中又和“鴨母”有著相似的讀音,所以當地人便稱奇為“鴨母捻”。而到了現在的潮州,最為正宗的和受歡迎的鴨母捻就要數胡榮泉店製作而出的,他們店裡製作出來的鴨母捻外表潔白滑嫩,輔以甜料,吃起來絕對是平日裡很少見到的味道,其表皮的製作是十分考驗一個合格師傅的關鍵,首先是將糯米浸泡上一晚上,讓其充分吸收水分變得飽滿,然後用石磨將糯米磨成粉漿,再將其倒入一個布袋之中讓其水分瀝乾,剩下最後的漿粉,將其用力揉壓使其變得更加的有韌勁,這樣一個鴨母捻皮才算是大功告成。

當皮製作好後,就將其皮捏成一個小酒杯的形狀,然後包上黑豆沙、綠豆沙、芋頭泥和香黃片製作而成的餡料,最後封口下鍋熬煮即可,每一碗四粒,搭配上甜湯和配料,顏值不要再高!

吃上一口鴨母捻,那軟糯的皮子瞬間在牙齒的咬合下破開,緊接著就是內餡的甜蜜侵佔整個口腔,芋頭泥混合著豆沙的綿軟,在舌尖上游歷,在齒間摩擦,溫潤的口感可以讓一天的疲憊都融化在這一碗甜湯裡面。

在當地,如果一天裡面不來上一碗甜湯或者煲湯,這一天的日子簡直是度日如年,所以鴨母捻本作為節日裡的小吃,現在也成為了大傢伙平日裡的美食了,無論是顏值還是口感,都能吊打一條街,如果有機會去到潮汕,這一碗甜蜜蜜的鴨母捻絕對是你最不容錯過的美食,坐在小攤旁邊吃上幾個,它能讓你旅途的疲憊就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勞動FUN


這又是個迷魂名字,雖然名叫鴨母捻,但其實並沒有鴨子也沒有鴨母,甚至連葷都不沾。

鴨母捻是一種有餡的糯米丸子,相傳宋代已有元宵節家家吃湯圓的習俗,當時的鴨母捻就是一個實心的湯圓,是元宵的小吃,後來經過改良,鴨母捻加了餡心,味道更加美味。

在壹周君心中,潮汕是吃貨雲集的地方,就是吃糯米丸子都能吃出栩栩如生的動感來。

鴨母捻的製作要求特別嚴格,它要求皮要柔韌,餡要軟滑。具體做法是將精選糯米粉倒在桌上,使勁用水揉捏,那柔韌的手感彷彿在告訴你做成後的皮將是多麼柔滑。

你可別看它外形簡單,製作的工夫可講究了!鴨母捻的餡有四樣,即綠豆餡、紅豆餡、黑芝麻和芋泥,每粒的餡約15克。

鴨母捻放在甜水中煮至浮上水面即熟,有些還會配上銀耳湯,或者會加上紅棗、蓮子等,腦海浮現“白毛浮綠水”成群戲水的景觀。

傳統賣鴨母捻每碗三四粒,每粒的餡各不相同,為區分每粒餡的不同,在包的時候,不同餡的鴨母捻形狀各異,如有的形狀略圓、有的略尖等,各有記號,有的還會給它加上“胎記”呢!最有趣的便是包有豆沙餡的,它略尖,稍稍折下,乍一看,好似鴨子的頭一般!

甜而不膩的餡一下子溢滿你整個口腔。柔滑的皮,豐富的餡料,獨特的味覺感覺。來來來,來一碗!


武漢壹周


如果用“鴨母捻”這個詞,對於外地的朋友來說,一定是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它跟鴨子有什麼關係?又跟鴨母有什麼關係?如果換一種說法,大家可能就相對清楚一點,比如說我們把它叫成"潮汕湯圓"。


在潮汕地區,冬至稱為“冬節”。冬至時節,潮汕人喜歡吃湯圓,而湯圓在潮汕地區的俗稱就是“丸”。一到冬至,家家戶戶都圍在一起做湯圓。而湯圓有包餡和不包餡的,不包餡的叫冬至圓,包餡的就叫“鴨母捻”。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現在這"鴨母捻"成為日常的一種甜湯,隨時都可以在甜品店或者傳統小食店裡面吃到。

潮汕湯圓是用糯米粉做成的,有兩種,一種是單純的糯米粉,像和麵一樣,糅合成麵糰,然後做成圓圓的母指大小的粉團;一種是有包餡的,餡料多為芝麻、花生和芋泥等,這個包餡的湯圓,潮汕地區有一個獨特的稱謂“鴨母捻”(ling是潮汕的方言,在新華字典裡沒有查到,但民間造出來的字是浮和沉兩字的合體,浮在上,沉在下,從形象上講,這包餡的湯圓放在水裡,是呈半浮半沉的狀態在水裡滾動,這滾動的形態,潮汕人就叫做“捻”)。


潮汕人為把湯圓做出了特色,現在的“鴨母捻”是潮汕湯圓的代表,好的“鴨母捻”要求皮柔韌,餡軟滑,所以選料方面,皮要選用黏性比較大的泰國糯米,餡要用優質的綠豆沙、紅豆沙、芋泥、芝麻糖、花生泥等。做法方面,現在也有所改良。先將糯米放在水中浸2小時,然後用石磨磨成漿,再將糯米漿壓幹成粉團,揉粉團時再加水,且揉粉團的時間也要有耐心,要揉搓十幾分鍾,這樣製成的皮才軟滑,而且不粘牙;在包餡時,不同餡的“鴨母捻”形狀各異,有的形狀略圓,有的略尖,各有記號,以區分不同內餡的“鴨母捻”。做好後的“鴨母捻”只需在放了白糖水中煮至浮上水面即熟,此時用碗盛上即可食用。煮熟後的“鴨母捻”外表潔白,吃起來口感香甜潤滑。

過去了,這種潮汕湯圓是家裡自己做,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更願意到市場上去買速凍的包裝好的湯圓回家煮,各種品牌的湯圓競爭也很激烈,做法也各不相同,但是如果能吃到正宗的潮汕湯圓鴨母捻,對於潮汕人來說,也應該是一種美好的回憶。如果吃完甜膩膩的甜湯之後,能夠再來一杯釅釅的工夫茶,那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潮人陳益群


因為是潮州地區名小食,所以大家都喜歡吃。

研究潮州文化的叫獸磚家包括潮州“韓師學院”院長林倫倫都不懂鴨母[(浮沉)二字合一,二字相疊浮在上,沉在下,去掉一個氵偏旁]的寫法。(寫法見表中)有的寫作捻、拈、或(米念)二字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