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安龍班”助貧困學生圓夢

再過兩個月,18歲的羅大勝將完成在寧波技師學院3年中職教育的全部課程。他打算先就業,然後考高級技工資格證和技師資格證。

羅大勝家是安龍縣錢相鄉者京村下壩弄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寧波技師學院的幫助下,在當地一家汽修公司謀到了一份差事,畢業後正式簽訂用工合同,月薪7000元以上。

羅大勝是寧波市對口幫扶安龍縣而組建的“安龍班”的一員,像他這樣的學生還有34人。

2018年9月,經寧波市和安龍縣兩地人社部門積極推動和多次對接,以寧波技師學院與黔西南州安龍縣技工學校、得力集團有限公司校企三方合作辦學模式,在安龍縣選拔了35名建檔立卡戶貧困學生進入寧波技師學院“對口協作安龍班”,未來3年至6年,35名學生可結合原有專業和個人發展意願,分別進入電氣、機器人應用、模具、電子商務、汽車維修等專業正常教學班,最終達到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水平。

“學校環境很好,實訓設備先進,住宿條件也很好,老師指導有方。我們會努力學習,學到真本事。”羅大勝說,自己到寧波前已經在安龍縣中等職業學校完成了中職1到2年級的課程。

“安龍縣借寧波幫扶的契機,對縣中職學生給予‘定向培訓+提升技能+對口就業’一條龍服務。”安龍縣中等職業學校校長高武國告訴記者,自去年6月以來,寧波的幫扶為安龍縣中等職業學校帶來了深層次變化。今年,慈溪市又落實資助資金60萬元,將選拔15名學生到慈溪學習。

對教師的培訓也是寧波幫扶安龍的重點工作之一。過去一年,寧波共組織了6場名師專家對安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培訓工作,有效提升了該校教師的教學水平。

讓高武國感觸最深的,是寧波市解決學生就業的做法。寧波市通過校企合作,企業提前介入,學生以半工半讀的模式,經歷學生、學員、準員工到員工四個階段,讓學生實現一畢業便能就業的良好格局。

“我們每年招收的1000多名學生中,貧困學子佔比達60%以上。讓這些貧困家庭通過教育改變貧困現狀,通過職教培訓讓每一名學生都有一技之長,有能夠承擔起改變家庭現狀的能力。”高武國說,對中職學生進行助學+就業一站式幫扶,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戶”。

受寧波辦學模式的啟發,安龍縣中職學校轉變“以學校為主體,以傳授知識和技能為本職”的傳統辦學思想,確立了“以服務企業為宗旨,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

同時,轉變招生、教學和就業方式,以企業為主體,用招工的方式運作生源市場,做到招工招生同步;採取半工半讀的人才培養方式,理論實踐相結合,培養適合現代企業需求的實用型技術人才,轉變傳統封閉式教學;定崗招生,定向就業,轉變傳統臨時找就業出路。

據高武國介紹,通過培訓助就業、就業促脫貧,近三年來,安龍縣中職學校有效帶動了1600多戶貧困戶脫貧摘帽。(袁航)

網友點評(溫馨提示:文明上網,理性發言,發言時請遵守相關法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