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壺口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 。被印在50元人民幣的背面,為每一箇中國人所熟識。濤濤黃河驟攏於壺口,瀑布驚雷激盪,深受遊客歡迎。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AAAA級旅遊景區。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南距陝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還是中國第四套人民幣上的50元背景圖。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至30米的寬度。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壺口一帶出露的基岩主要是三疊系紙房組。上部為紫紅色、紫灰色和灰綠色細砂岩與泥質岩類互層,下部為深層砂岩,砂岩以長石砂岩為主,比較堅硬;泥質岩類以頁岩為主,鬆軟破碎,易遭流水浸蝕。圖為壺口瀑布遊人如織,景區除提供安全便捷的旅遊服務外,還推出大型實景演出《黃河大合唱》,深受遊客歡迎。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在險峻的峽谷中,奔騰的急流在垂直下切時遇到軟硬岩石交替的地質條件,其堅硬岩石形成巖檻或造瀑層,軟性岩石被侵蝕成陡峭的階坎,急流飛越階坎,當具有一定落差時,便形成瀑布。當然軟硬相間的岩石層只是瀑布有形成的有利地層條件。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有利的構造條件對壺口瀑布的形成和發展同樣是相當重要的。壺口到孟門一帶,基岩的產狀近於水平、約以3至5度的傾角,微向西北緩傾。另外,秦晉峽谷本身就是斷層,節理比較發育的軟弱地帶,易遭受流水侵蝕切割。因而,黃河流過這裡,往往形成河床陡坎,也可以發展成瀑布。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壺口瀑布的形成和發展,是河床上裂點發展和移動的結果,裂點就是河流中突然形成的急坡地段。最典型的裂點就是瀑布,因為瀑布是河水垂直跌下的地方。因此,瀑布必須有一層堅硬岩石所成的“造瀑層”才不易被河水所侵蝕而使瀑布變為急流。瀑布的下面即有由瀑布衝下所成的深潭。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如果造瀑層被蝕後退,那麼瀑布前方就會形成一個不長的峽谷,表示瀑布不斷後退的結果。壺口瀑布的地形正是這樣。孟門曾經是壺口瀑布過去的位置。圖為遊客合影留念。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由於溯源侵蝕,裂點不斷沿河向上遊推移,瀑布下的深潭延伸成原河槽中的小河槽—即“十里龍槽”。如今這段黃河的裂點已到達龍王辿,即今之壺口瀑布;而孟門就是較近地質時期裂點後退與河流下切時遺留在河床的兩個石島。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黃河入“壺口”處,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霧,騰空而起,蒸雲接天,似從水底冒出的滾滾濃煙,十數里外可望。壺口霧氣的大小與季節、流量有關。冬季河面封凍,瀑布多成冰凌,地表來水減少,壺口流量降至150至500立方米每秒。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水流落下,激浪不大,飛出槽面水霧甚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濃密水霧;春秋兩季,流量適中,氣溫不高,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飛濺,形成瀰漫在空中的大霧,即“水底冒煙”一景。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2013年12月,“宜川縣黃河壺口水利風景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領導小組評為“第十三批國家水利風景區”之一。

50塊上的真實景點,瀑布氣勢驚雷激盪,遊人如織

黃河壺口水利風景區榮譽的授予,成為壺口景區繼國家地質公園和地質遺蹟保護區、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4A級景區之後第四張國家級名片,為延安市唯一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2018中國黃河旅遊大會上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