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武安市 磁山二街

武安市磁山二街(Ci Shan Er Jie)

基本情況

標準名稱與方位 磁山二街村位於武安市磁山鎮政府駐地東北方向100米處,距武安市西南部17公里處,紅山腳下,村落東至洺河西岸2.703公里,南至八特界0.826公里,西至牛窪堡界3.224公里,北至中孔壁界1.117公里。磁山二街是武安、涉縣、峰峰三縣交界處,大道通衢,交通方便。

邯鄲武安市 磁山二街

建村時間 據《張氏家譜》中村族歷史文字記載,磁山二街村是個有悠久歷史的農村,相傳在唐朝時就有北小莊和南街土地廟。在宋朝時本村名叫“胡峪村”。磁山二街村始於唐代發展於明初是可信的,一是有《張氏家譜》文字記載;二是有北小莊村中千年二代古槐;三是眾口傳說皆然。

建制沿革 磁山二街村,除1950年至1958年12月間,屬於峰峰礦區管轄外,自古迄今,一直隸屬武安縣。

清朝末年(1911年前),磁山二街村屬恭區即複合鄉(伯延)孔壁裡管轄。

民國十九年(1936年)重劃區界,全縣分四個區,磁山二街屬一區,孔壁聯保。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1937-1949年9月),1945年武安縣人民政府成立,全縣劃分十一個區,磁山二街屬第十區(和村)管理。

建國初及合作化期間(1958年10月-1961年5月),武安劃建六個大公社,下設四十七個管理區。磁山二街屬磁山管理區,歸午汲公社管轄。

1961年6月,磁山管理區改為磁山公社。同年磁山村分劃為三個大隊即:磁山一大隊、磁山二大隊、巖山大隊。均屬磁山公社管轄。

1984年,磁山公社改為磁山鎮。磁山二大隊改為磁山二街。

土地人口 磁山二街村現有550戶,2018口人,全部是漢族,其中有信仰基督教 20多戶。現有耕地面積466.66畝,林地面積159.47畝。磁山二街村地處北溫帶,日照充足,無霜期短,又地處丘陵、有山有灘,土壤肥沃。雖雨量少,但地下水源充足,便於澆灌。

地形地貌 磁山二街村西、北兩面環山,南臨洺河,便形成村西、北兩面是丘陵坡地,南面為河灘沙田,東面是沃土平地。造成土壤肥瘠不均,且種類繁多。

邯鄲武安市 磁山二街

山川 磁山二街村北紅山屬太行山餘脈,小摩天嶺山脈終止於南洺河北岸,海拔427米,未開礦前,由於鐵礦體裸露地表,氧化成赤鐵礦而呈沉紅色,故有“紅山”之稱。盛產鐵礦石、多為磁性,能“引針不墜”,是四大發明——指南針發源地。礦石中含有結晶子母鐵石,體為菱形十二面體。有十二個角、十二個面,色呈絳紫,光澤耀目,其質堅硬鋒利,可用來代替金剛石切割玻璃,俗稱“八寶石”。

河流 河流主要是村南南臨南洺河。源出小摩天嶺之陽,沿十八盤與小摩天嶺兩山脈之谷,順管陶川而下,曲折南流,兩峰支流隨地注入,流至下站村北,始稱南洺河。全長九十二公里,再縱貫北安樂鄉,流抵趙窯村東,入永年縣。均為季節性河流,平常乾枯,多鵝卵石,暑期大雨即發洪水。望牛山麓與紅山之間是花富村溝水。東南流向,又納黑石頭溝水、紅山西麓小圈溝水,進入磁山大廟溝貫村而過,將村分為溝南溝北,再折向正南注入洺河。

邯鄲武安市 磁山二街

礦產資源 磁山二街村礦產資源極為豐富,有煤,有鐵。是邯鄲境內最早被發現的我國著名鐵礦——磁山鐵礦。據《隨書地理志》記載:“磁山在武安縣城西南三十里,產鐵及磁石,能引針不墜”。1925年,國人王竹泉先後在此地質勘查,並有著述。1937年,我國地質事業創始人之一章鴻釗先生在《古礦錄》一書中記載了磁山鐵礦的有關情況。1938年和1942年,日本人先後到此進行地質勘查,1942年就開始修鐵路建火車站,系以四萬名勞工為其露天開採,掠奪盜走礦石30萬噸。解放後,重工業部於1951年指派勘查隊伍到磁山勘查,累計探明地質儲存量為1653萬噸。品味高達63.97%,並於1951年7月14日,正式成立磁山鐵礦,並投入生產。從開採到1983年閉坑,累計生產礦石1857萬噸。

另外,磁山未開採的鐵礦床體還有:西部地下礦床儲量254萬噸,磁山村中地下礦床儲量174萬噸,南洺河地下礦床儲量4062萬噸,東礦床地下儲量6000萬噸。

地下煤炭資源也很豐富,主要是無煙白煤。據峰峰礦務局四礦勘探磁山河床地下總儲量為300.1萬噸。

水資源狀況 磁山二街受山脈河流影響,多風少雨,氣候乾燥。常出現春旱、夏澇的現象,很不利於農業生產。雖然地下水源充足,解放前無人開發利用,群眾每天早晚排隊擔水。解放後,村委組織民兵在村西切水池一個,引後溝園井水如村內。後來,磁山鐵礦、2672、火車站等開發二水源,千百年的旱地變成了水澆田。

邯鄲武安市 磁山二街

林業生產 磁山二街既地處丘陵,又有山坡河灘、易於農林牧業全面發展。但在解放前,千百年來,一直是單一經營農業,以糧為主,有山無林,有灘無牧。解放後,特別是合作化以後,林業才有所發展。在生產隊期間,磁山二街林業,當時大隊長為易培鈺,分8個小隊,共有隊員1400餘人,負責管理區域面積百餘畝。1968年以後,二街除災路旁河灘植樹外,又在山坡造經濟林,先後種植核桃樹、花椒樹、柿子樹、梨樹、桃樹、山楂樹等樹種。另外,磁山二街深翻改土、河灘造田百餘畝,改良土壤增擴澆地四百餘畝。

邯鄲武安市 磁山二街

村民職業 磁山二街人經商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武安經商聞名全國的村莊之一。在磁山二街大多數人家都有經商人員,甚至全家幾代人從事經商。主要經商項目有兩類:藥店藥性和布匹綢緞。經商足跡遍及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江蘇、安徽、浙江、東北各省。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磁山二街工業迅速發展,先後辦起36個企業廠礦。包括轉盤窯、隧道窯、烘爐、電氣焊、黑白鐵、成衣、玻璃廠、採礦隊、礦井、鍊鐵廠、選礦廠、印刷廠等。這些集體經濟,就成了磁山二街經濟騰飛的基礎。1984年,通過對農業的改革,使生產結構、產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都逐步趨向合理化。從事種、養殖業佔勞動力總數的10%,從事採礦、加工業勞力總數的80%,從事交通運輸、商業服務業的佔20%。隨著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商品經濟的發展,勞動力的大量轉移,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增加了社會財富,大力推動磁山二街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發展。當前,磁山二街黨委大力經濟結構的調整,進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先後關停了一批能耗較高、汙染相對嚴重的企業,改造提升原來粗放的產業結構,開發現代物流業、現代化農業和旅遊業,大力發展綠色旅遊鄉村產業,開啟了綠色崛起的新徵程。在建設美麗的鄉村方面,磁山二街依託紅山、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傳統文化、書法文化和磁山文化,規劃建設了瀑布、動物園、兒童樂園等一體的金馬山莊。

邯鄲武安市 磁山二街

主要姓氏 磁山二街元末明初以前的定居氏族,因一無墓碑可證,二無家譜可查,已經無可考證。據相傳,明初從山西洪洞遷來的房、宋、楊、陳、霍、張、黃、韋、王、李十個老姓氏中,有墓碑及家譜可查的只有霍、張兩個姓氏,而且這兩個姓氏,原來在村裡都建有祠堂,現有家譜為據,且有部分墓碑可考。現在按照姓氏所佔比例來說的話是:張姓、李姓為最多,其次為韋姓、霍姓、房姓、王姓、黃姓、宋姓、楊姓,陳姓已無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