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重複率怎麼看?

EvaLongoria


記得去年我寫畢業論文時,腦細胞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各種網站去查找與自己畢業論文相關的文檔。看一些有關於自己畢業論文的書籍。整整用了六個多月才寫出論文出來,還只是個初稿,要反反覆覆地修改,修改一遍又一遍,文字修改還比較簡單,可怕的就是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要求很嚴格。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錯。一個禮拜跑幾次導師辦公室。讓導師指導看哪裡需要修改。最後一個月,出錯點永遠都是在格式問題。文字,格式問題解決後就是查重了。論文查重是每個學校必須經歷的一步,但是查重率不一樣。我記得我們學校的查重率不能超過百分之二十五。一般來說最有權威的查重軟件就是知網。我們學校只能免費查一次,第二次查就需要自己出錢。所以我建議學弟學妹們查重的時候可以選擇其他的軟件,比如說萬方,這個比較便宜,比知網的查重率要高。所以說當萬芳的查重率已經合格了,那麼在知網查就不用當心了。

放寬心,好好寫畢業論文,作為過來人,想想寫畢業論文對自己的專業成長還是有幫助的。建議剛剛完成第二稿時,就可以查重了,慢慢修改。





定來生263


近期關於學術不端的新聞屢見不鮮我也是即將畢業的碩士,就這個問題有些自己的見解。

首先,關於限制重複率的問題。我認為這是國家對於科研工作者的一種保護機制,也是對於廣大研究生科研水平的一種檢測和保障機制。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設置這種條件,既能保證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個人歸屬,又能為學術界提供良好的競爭平臺。對於研究生來說,碩士研究生已經初步具備科研能力,博士研究生將更進一步,那麼這種機制就成為檢測其學術水平的有效工具,設置重複率,並不是說不能引用和借鑑前人的觀點,只是在借鑑前人成果的時候要標明出處,以示對前人成果的尊重,當然,引用部分也會作為重複的內容被檢測出來,那也就是要求學者們在科研工作中突出創新創造的品質,而不是各種觀點的疊加和羅列,只有不斷地創新和創造,才能實現社會的進步。

其次,關於研究生如何看待重複率。個人認為,國家耗費了大量的教育資源來培養研究生,若是在畢業之際奉行拿來主義,不得不說是對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設想仍然有大批大學生沒有進入研究生的行列,這種繼續教育的機會對於他們來說是難能可貴的,而這些論文抄襲的案例,無疑會引發這一群體的強烈不滿,在浪費教育資源的同時也造成了繼續教育機會的佔用。尤其是19年考研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上百萬考生需要調劑才能實現讀研的夢想,我想說的是,抄襲別人論文的時候,你們肆意踐踏的教育機會,卻是大部分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一般而言,碩士畢業重複率控制住20%即可,這其實並不難,筆者一稿查重複制比為9%,也並沒有覺得不容易,只要自己平時多積累,多思考,多鑽研,畢業論文沒有想象的那麼難。

最後,關於學術不端的後果。從近期翟天臨事件不難發現,學術不端行為必將付出極大代價。首先是要面臨社會的輿論壓力。其次要面臨取消學位的情況。最後還要面臨信用缺失的艱難處境。在這裡,我奉勸即將畢業的小夥伴們,為什麼有些人要抄襲,為什麼靠自己寫不出論文?可以捫心自問一下,整個學術生涯裡,你們有沒有塌下心來認真研究,有沒有整天泡在實驗室觀察數據?沒有這些,你們怎麼對得起所享受的教育資源和機會?那又憑什麼在畢業之後享受比別人更大的競爭優勢呢?一旦我們從獲得與付出的角度思考這些問題,就不難理解為何博士可以享受那麼好的社會地位,因為他們熬夜苦讀的時候,可能你還在刷頭條,玩遊戲,所以,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即使掉了,你也一定被砸暈了。




日記的人生


這個話題在最近很火啊,最近國家在整治論文學術不端的事。還記得我在寫畢業論文時,大部分時間還是在設計階段,關於論文在後期才進行,結果寫出來以後就發現中頭獎了,重複率40%,不過大部分還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的敲得,可以說是原創了。不過那些課題被別人研究了好多年,發表的論文有好多,而且大部分專用名詞查重都會被查出來,很難受,前人走的路,順便把路堵死,只能通過各種降重方式來降低重複率。不過要求重複率也能看到督促學生完成原創論文的打算。


笨大熊的奇妙之旅


這麼多人讀研究生,本來就水得很。沒想到更加擴招,很多人根本不適合讀書,更別提搞什麼研究,為了混個文憑,不抄能咋辦?


月光如水人如蝦


大學四年,幾十個學生,所學課程相同,所接觸的人和物幾近相同,環境也無異,畢業論文也重複,不足為怪!

究其緣由,當代學生缺乏創新能力,個性發展不足,思想認識不夠開放,尤其是獨立自主意識缺乏,結果就是,學習方法單一,思考問題能力有限,導致十多年的求學成果如出一轍……


人在做,天在看


我們papertime就可以檢測論文的查重率,不妨來試試?


PaperTime


有專門查重複率的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