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為什麼要淘汰欣賞水平太高的觀眾?

相聲演義


我在很久以前看過郭德綱的這段採訪,他想表達的大意是在德雲社大紅大紫以前,觀眾對於相聲的欣賞水平都比較低,以100分來算的話,可能只有30分的平均水平;德雲社火了以後,把最早一批觀眾的欣賞水平大幅度提升,從30分直接提到了80分的水準;與此同時,德雲社的相聲水準也能夠維持80分的水準,大家旗鼓相當,能夠碰撞出火花,對於彼此都是一個促進。

然而有一部分觀眾對自身的要求很高,在德雲社的相聲之外,又研究了很多老先生的作品,甚至是一些理論著作,把自己對相聲的欣賞水平提升到了90分的水準;而德雲社則一直維持在80分的水準,甚至有可能隨著環境的變化,有可能退步到70分的水準,這就讓達到90分水準的觀眾接受不了了,他們開始在網上吐槽德雲社的相聲江郎才盡了,吃老本了等等,這部分就是郭德綱要淘汰的觀眾,因為德雲社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需要了。


被淘汰掉的高水平觀眾並不甘心,他們要麼在網上組團聲討德雲社,要麼直接做了身大褂,自己開始說相聲;這就是德雲社第一批黑粉的由來,同時也是第一批高級票友轉行說相聲的由來。我們在去年的《相聲有新人》節目中看到一位自稱有“羽毛”的參賽選手陳朔,就是這類觀眾的傑出代表。

在淘汰掉90分的觀眾時,德雲社的整體觀眾群並沒有減少,因為還有大量源源不斷的30分水準的觀眾湧進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有觀眾達到90分被淘汰,同時也依然會有30分的觀眾進來,所以這是一個不斷更新換代的過程,是良性的,對於德雲社來說並沒有什麼損失;只是對被淘汰的觀眾來說,心理可能有點不爽。


現在大量年輕女孩湧入相聲圈,她們的欣賞水平都是從30分起步的,由於數量過於龐大,已經拉低了德雲社觀眾的整體水準,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德雲社歸根到底是做生意的,不是為某一兩個粉絲服務的,所以沒有人是永遠的上帝,作為觀眾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今天我們花錢了是衣食父母,明天你不花錢買票了,衣食父母的標籤就過期了。實話可能有點殘酷,但是道理就是如此!


相聲風雲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郭德綱的相聲能被觀眾觀眾所接受,郭德綱能從一個草根藝人獲得如此大的成功,我覺得其中是蘊含了許多道理的!自古以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郭德綱的相聲,之所以能被大眾認可,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親民,雅俗共賞。太雅,太俗都不不會得到大眾的喜愛。郭德綱解釋自己淘汰欣賞水平太高的原因,其實主要是這樣的專家級觀眾數量實在太少了,考慮到把票賣出去相聲團體才能不會餓肚子,票價都是一樣的,只能讓更多的人來看相聲,才能多賺錢。而那些相聲界的老學究,又是鳳毛麟角,那乾脆還是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為好。

有一些骨灰級的相聲愛好者,很喜歡聽非常高深的段子,但是這樣的觀眾數量少,而時間和精力又是有限的,那也就只能捨棄這一部分了!不光是欣賞水平高的會被淘汰,如果不喜歡相聲的觀眾郭德綱也會毫不吝嗇的淘汰掉。相聲只是為了那些喜歡喜歡相聲的普通群眾的準備的,如果喜歡芭蕾舞郭德綱自然也不會強求,去搶芭蕾舞演員的飯碗。郭德綱解釋,如果全場文言文的說相聲,他可以做到。當然,我也相信郭德綱確實有這個能力,但是還是因為市場決定了演出的內容。大家知道,崑曲之所以不能被大眾介紹,就是因為實在太高雅了!大眾都聽不懂,肯定不會被大眾喜愛的!

好啦,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網遊魅力達人


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學校教育走過來的!

上學前,我們也許就認識幾個字,會唱幾首兒歌,背幾首詩……

上完小學了,我們也許都有了個系統的啟蒙基礎了……

這時該上中學大學去了,別跟著小學還較勁!

小學該教什麼樣的學生,面對的是什麼年齡段什麼水平的孩子,他很清楚,請學生們自己別糊塗!

天天逼著小學教微積分和專業英語,是學生有病還是學校有病?

欣賞不來了,就該幹嘛幹嘛去,看看歌劇聽聽交響樂去,非得跟著地攤市井文化熬著,不累麼?


刺蝟易安


題主真是不嫌事多呀!

你單單截取郭德綱在綜藝節目中的一句話,讓網友們咋評論?郭德綱說這句話的背景,在德雲社剛剛走出困境的時候。曾經郭德綱和德雲社一直被主流相聲打壓、排擠,好不容易開闢一條路子來,箇中艱辛自不用多說。他那個時候說這話更多的是一種自嘲、一種調侃,郭德綱真的要淘汰欣賞水平太高的觀眾嗎?恐怕未必!


相聲從郭德綱起,至德雲社的輝煌才顯露些氣象來。雖說,郭德綱和德雲社掐住了時代的命脈,不斷地發展壯大。但是,尋根究底,其還不是一大批“鋼絲”、“水平太高”的觀眾造就的嗎?


主流相聲排擠郭德綱不是沒有原因:大多認為他拋棄了傳統、劍走偏鋒、瞎搞胡鬧,對相聲這個傳統的行當過大於功。但是普通觀眾不買賬呀!你說的好笑、能逗我樂,我就心甘情願地願意掏錢買票,欣賞個啥呀,開心了不就好了?



郭德綱所說的淘汰欣賞水平太高的人,實際上就是向主流相聲發表宣言:相聲是門傳統的手藝,但是是一種喜劇的表演方式;逗人開心是主要目的,不思進取、抱璞歸一的“老傳統”愛咋滴咋滴吧,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你斷章取義地把這矛盾拋給網友,其實對於作為相聲資深迷的你相當不應該!郭德綱每次演出都會感謝觀眾,都會打心底地去感激他的“衣食父母”,你覺得他會排斥觀眾、拒絕觀眾?

相聲應該算門通俗的藝術吧?能高雅到哪去?莫非一個包袱響了,你笑得聲音比我大,你笑得比我開心,你就高雅了?

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無知的回答!

郭德綱話裡有話,表面解釋你就輸了!


圈內扒皮


問題是德雲社沒有保持80分水平,老觀眾並沒有進步到90分,還是原來的80分,老觀眾也說不明白以前的大師有什麼好,老觀眾只是明白現在的老郭沒以前可樂了。老郭自己退步了,反倒說老觀眾進步快了,似有避重就輕偷換概念之嫌。相聲50年,我要旅遊,你壓力大嗎之類的段子現在還有嗎?老郭尚且如此,他的徒弟們就可想而知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能超過曹金何偉之流的,這就是為什麼曹金何偉地包天以及曲協公公們至今還敢如此囂張的原因之一。掙錢沒毛病,可是活也不能給撂了荒,做師父的要起好帶頭作用。老郭最厲害的單口跟以前的差距更明顯,過去現在一直在說的濟公傳皮褲衚衕,一對比就分出高下了。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老郭的功力這幾年是明顯退步了,他自己倒還覺著挺好,這種態度在社裡上行下效,怕是離著出事不遠了。


羊城暗哨8


我欣賞水平很高,但我還是要聽相聲,特別喜歡於老師的父親王老爺子!最討厭郭德綱了,我一邊說著討厭你我一邊還聽著你的相聲!什麼?郭德綱你不服?咬我呀!玩笑話,,,郭德綱可以說是把相聲傳承下來了,說他是相聲界喬布斯不為過!為什麼要拿喬布斯比呢?人喬布斯死了,而且也挺厲害,行業牛人,人死為大


你可愛的貓叔


從書法來講就明白。楷書認識的人群最多。行書次之。草書更少。狂草欣賞的人,都是大家內行,少的可憐。


s隨風s


話說反了!應反過來說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