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衡水中學畢業的學生真的能成為社會的棟樑嗎?

把我知道的告訴你


題主提這個問題的時候有沒有想一下自己的現狀?!

現在一說到衡水中學,馬上就是各種消極的看法!但是我覺得這些都是不成熟的看法!肯定包括大部分的酸葡萄心理!有人說在衡水中學幾年出來之後就變成書呆子了,根本就是瞎扯!人的性格在小學基本已經定型了,後續會根據自己周圍的環境進行微調是有可能的!但是不會相差太大!

還有難道就沒有人後悔自己當年沒有好好學習嗎?!我是後悔的不得了!現在看著別人月入N萬,自己才過萬!就算現在你再努力、再辛苦也比上學時更累吧?!而且好多公司首先看的就是教育經歷!

不管別人怎麼說,我的小孩必須得承受學習帶來的壓力,如果這點壓力都扛不住,那以後到社會上也沒什麼用!


在大國進化成神


我是真的不太看好衡水中學畢業的學生,雖然,全省高考前200名的,衡水中學能佔到一半以上,三分之二的學生能夠考600分以上,但是,我仍然是不看好的,我不相信現在的高考寵兒將來能成為國家的棟樑。這是因為:

首先,過度的應試扼殺了孩子的創新思維和大局意識

毋庸置疑,衡水中學在應試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好,這是任何一所中學都無法相比的。它將學生的潛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包括一個字,一個標點,不僅不能丟分,而且得佔盡便宜才行。筆者作為一個語文老師,也經常參與中考作文的閱卷工作。一些孩子的作文其實並沒有多好,但是,由於字寫得端正,結構安排好,總之,從大面上看,就非常順眼。這樣的作文往往會得高分,因為閱卷老師並沒有那麼充裕的時間仔細閱讀的。你想,高考作文800字,實際寫下來總在1000字以上。而一個老師一天按閱卷1000份算,就是100萬字,你想一想這是一個多大的閱讀量。

作文語文老師明明知道這樣會得高分,但是,一來真的很難都訓練成這樣;二來,也有點不忍心。很多時候,過多的干預孩子的寫作,到最後,真的不知道怎麼寫好了。我曾經做過試驗,這一屆孩子如果從初一就開始訓練怎麼寫作文,最後到初三也寫不好,而且寫出來的都是乾巴巴的格式化的文章,真的不喜歡。參加一些作文競賽,很難拿獎。如果不去教他怎麼寫,而是常常讀一些好的文章,只是對學生寫得不好的地方稍稍指導一下,往往寫出來的文章挺精彩,參加一些徵文活動,屢屢獲獎。

但是,衡中不管這些。只要獲得高分就行,他們能夠訓練出靠書寫得高分的學生。在軍事化格式化的訓練下,學生被格式化了。

你看這英語書寫,就像印刷上去的一樣。閱卷老師怎麼會不喜歡這樣的卷子呢?同樣的英語作文,這樣寫就是滿分,潦草一點就會扣掉好幾分。

沒有軍事化的鐵血手段,絕對不會培養出這樣的學生來。

但是,這樣訓練出來的學生,因為過度重視細節的得分,而且從中獲得好處的話,這在他們的人生中就會極其重視這一點。

而歷來成大事者,往往是屬於不拘小節的。他們看重的更多是大局,而忽略這些雞毛蒜皮的東西。他們懂得捨得,他們要的是西瓜,就捨得舍掉芝麻。而實際情況是,魚和熊掌往往不能兼得。

其次,初高中過分用功的孩子,到大學或者上班後未必會繼續那樣用功

你以為高中的魔鬼式訓練是財富,但是對於考上重點大學後的原衡中學生來說,或許,過去就是一場噩夢。到了大學之後,他們很可能會忽然鬆懈下來。他們或許再也回不到那個如打了雞血似的激情燃燒的時代了。

第三,衡中的孩子或許缺少社會背景

衡中的這些孩子更多出自於貧寒家庭,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而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富裕的,有家庭背景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有一句話叫做“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人家的家就在羅馬”。

同意我的觀點嗎?同意的,請點擊關注啊!


愛河北人


偽命題,題主是典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

成為棟樑和上什麼中學沒有多大關係,和上什麼大學也沒有必然關係。

清華大學畢業的全是棟樑嗎?北京大學畢業的全是棟樑?牛津劍橋麻省耶魯畢業的都是棟樑嗎?他們只是出棟樑的概率比一般大學高點而以,也有不少棟樑不是什麼名校畢業。培養棟樑主要是大學的任務,不是一所高中的任務。

一所高中的任務是怎樣把學生送到學生們認為理想的大學,僅此而已!目的明確,目標清晰,別給他們加上更多的義務,他們沒那些個義務,他們就是培養合格的邁進大學門檻的學生,僅此而已!這點做的好他就牛逼。

一所高中不以高考成績為目標,而以培養棟樑為目標。來來來,放眼全世界你告訴我哪所中學是?

這就是國人的醜陋心態!做的沒別人好,沒別人努力,自己進不去重點中學,就變著法黑別人。


科普軍


什麼叫社會棟樑?該怎麼去定義“社會棟樑”?

我可以說,一個跑保險的,每個月工資兩萬左右,但是就是忽悠人。我說他是棟樑,你說不是,但是他賺的錢確實比一般人多,我說他是“棟樑”怎麼了。

回到這個問題,衡水中學畢業了,還要上大學啊。難不成一個高中生就能成為社會棟樑嗎?你當這是幾十年前嗎。

先考上一個比較不錯的大學,學到一身本事,然後通過一些正規的工作,合法的途徑,實現自己價值,這才是棟樑。

然而這個社會越來越現實,人們越來越自私,很少出現棟樑,包括很多名牌大學生,雖然有能力,但是發達了以後,就開始自己的小算盤了。

更不要說衡水中學的學生了,雖然升學率很高,但是和整個高考人數比較,不過滄海一粟。。





莫桑知事


聽說衡中的節奏很快,一頓飯真正坐下來吃的時間是不會超過4分鐘的,來回路上還要完成一定的背誦任務,晚上8分鐘要從教室到宿舍洗漱完躺在床上,白天課間8分鐘也是要求高效利用去改錯的,強調課間自習化,所以衡中從來沒有跳樓的,因為太浪費時間了,還不如做一套英語自助卷。

其實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慢慢成熟的過程,就像一棵幼苗,需要陽光、空氣和水分;也需要栽培、施肥和除害。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長,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再者,衡水中學招生對象都是各地的尖子生,能不優秀嗎……!!!現在的教育把孩子當作考分的機器。使教育有點本末倒置,初中高中累死孩子,作業一大堆,很多孩子因此都得了厭學症,在中美專家聯合調查的問卷上,有三分之一的中國學生回答,因學校和家長的雙重壓力很多孩子存在心理問題,從小學到中學越來越找不到學習的樂趣。孩子這個年齡應該讓他們找回自己的“童年”,健康開心的成長。

至於能否成為國家棟梁之才不是靠哪所學校和成績來決定的!


用心悟才有得


衡水中學畢業的學生,大概率能成為社會有用之才,這一點絲毫都不要懷疑!

提到衡水,就想到了高考工廠,就想到了應試教育,就想到了高分低能,反正有些人總是朝著消極的方向去想,反正就是不好,應試教育就是糟透了壞透了的東西!

如果這樣想,只能說明兩點,一是酸葡萄心理,二是太無知。酸葡萄心理沒辦法,自己考不上衡水,上不了大學,只能靠貶低衡水畢業生來找點自我安慰,這個也能理解。

太無知就不好了,一提到應試教育,就是高分低能,事實真的如此嗎?可以告訴你,一直到今天,我國的教育還是以應試為主的,素質教育還停留在面子上,裡子裡還是應試教育。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創造了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奇蹟,令全世界矚目。而有人從來沒想過,四十年來,給予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人才支撐的,正是應試教育。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今天,一直在應試,一直在為社會提高大量的人才,這個事實,是誰也否認不了的。

沒有一直以來的應試教育,就沒有今天這麼巨大的成就,這些人才,都是通過中考高考的應試,進入高一級學校,成為共和國各行各業的人才的。而在這些人才應考的時候,連素質教育這個概念還沒有出現,那時候就是應試,也同樣應試出大量的人才。

確實,應試教育需要改革,但是不是全盤否定,提到考試就是應試教育,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人的素質是多維度的,考試本身就是一種素質,知識文化素質通過考試體現出來。

高分就低能,持這種觀點的人就是一個笑話,高分很大比例上是跟高能聯繫在一起,高分低能不是沒有,但比例非常小。去看看一個基本常識就知道了,學霸們都在從事什麼工作,而那些初中都讀不下去的學渣們都在從事什麼工作,一看便知。

讓無知的人繼續無知吧,讓看懂的人繼續看懂並踐行吧,人就是這樣兩極分化的,當然,低端的人也是需要的,社會就是有不同層次不同級別的人組成的,什麼類型的人都需要。


當代師說


本人30年大學學習、從教過程中,沒有接觸過衡中的學生,也沒有對衡中學生進行過統計分析。但無論同學還是學生中確實有不少是通過類似模式走出來的。

衡中不僅僅是一所學校,更代表一種為高考這一特定目標而推行的“煉獄”模式,其中,學校、老師、學生、家長都在目標、態度、行為上都達成了高度一致。

經過這種煉獄的錘鍊,往往會形成兩種比較極端化的表現:

那些意志力強、適應能力強的孩子往往在這種錘鍊中不僅僅得到更高的成績,在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上也得到極大的鍛鍊,相對很容易走到人生巔峰,成為社會的棟樑(當然,三觀要正)。

那些意志品質較弱的孩子則可能在這種折磨中對學習徹底失去興趣,進入大學後失去目標,自我放逐,完全迷失,或者難以融入集體。不要說社會棟樑,能不能正常學習和生活都成為問題。

本人在南開讀博士期間,接觸過一位通過類似模式考上的山東學生,入學1年多,還搞不懂同學跟他是在開玩笑,還是來真的,看人的眼神還是直勾勾的。讓人真為他的未來擔憂。

在南師大任教時,曾經有一個在南師大中北學院(獨立學院)的孩子到我班上蹭課,並諮詢我想考南大的研究生有沒有戲。我就一句話,只要你沒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有足夠的自信,肯定值得一試。2年之後,我真的在南大校園又見到他,而他正在準備申請到美國讀博士。

奉勸大家一句,衡中能成就某些人,但未必適合你或者你的孩子。

只要不失去對這個世界的熱愛,對學習的興趣,你隨時有機會擁抱整個世界。

能成為社會棟樑更好,但能不能體會幸福、追求幸福似乎更重要些。


孫文祥:雙博士後,教授,先後在國內外9所著名高校學習、從教,獲國家、省部級科研獎勵12項。七星導學平臺創始人。


孫文祥教授說高考


我想說一句,衡水中學裡的學生努力學習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想指出衡水中學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夠讓學生們有自己的多餘的時間進行課外活動,社會調研,社會實踐。衡水中學就相當於是把學生們“宅”在了學校裡面,不斷鍛鍊學生們的智商,卻忽視了情商,學生們成了只應對高考的高考機器,這個問題不僅僅是衡水中學有的,很多中學高校都是這種一味提升本科率,卻忽視學生們真正內心的想法,我想絕大部分學生都是會有自己想發展有自己想學習的領域,只不過很多都被高考所限制,家庭父母只希望你把高考考好,不僅是父母,學校老師也是如此,只有高考考好才能出頭。一般死讀書進入到大學的,很多都手足無措,沒有很好的接軌,不知道自己大學該幹嘛。填寫高考志願的時候也沒有明確的專業目標。


人人心b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衡水人以及衡水教育下的學生,我說幾句。

1.畢業是不是人才不知道,但是衡中國際部已經開始向全球TOP10的高校輸出人才了。就算您是個牧羊犬,我相信您也知道,全球TOP10的高校可不是隻看考試成績的。既然應試教育沒有用,衡水的教育方式有問題,那麼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2.在各行各業,基礎都是最為重要的東西。衡水教育模式也只是在夯實基礎。而打基礎就是最為痛苦的,其它省的孩子不想努力,那沒辦法。

3.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入社會之後的任務就是工作,學生考高分理所應當。

4.成功沒有捷徑,年輕有為之人都是站在爹媽的肩膀上的。窮人家的孩子,除了多學知識,別無他法。

5.窮人家的孩子只能搬磚,到了哪個崗位哪個地方也都只能搬磚,階層已然固化,平頭百姓無法掌控資源當領導,那麼,我們能夠就此得出他們不是棟樑之材嗎?難道只有領導是人才,機器上的螺母一無是處嗎?

6.給衡中的孩子北上廣深的經濟,文化及政治資源,我保證他們個個是棟樑之材,不接受反駁。


優秀的伏特加


有些人不瞭解衡水中學以及整個衡水教育的模式,就開始造謠生事。首先,衡水地區不是自己吸收其他省市的學生,是因為衡水的應試教育確實讓一些孩子變得愛學習了(環境所致),高考分數確實高,所以才有了衡中的傳說。衡水中學,包括武邑中學,冀州中學,饒陽中學等等,教學模式是一樣的,就是學的時間永遠比玩的時間多,雙休日只適合素質教育,每天早操(5點或5點半起床),晨讀,早餐,正課,午餐,(午休在教室1小時)下午課,晚餐,晚自習(21點結束),回宿舍洗漱睡覺,班主任檢查就寢,發現有聊天的叫出來和你好好談心。如果有談戀愛,翻牆頭,一律開除。如果到了高三,尤其是下學期,就是無休止的做模擬題,很單調。至於說棟樑嗎,看那些方面,如果是科研,肯定是學霸佔優勢了,參考中國兩院院士學歷,大部分都是學霸,各研究所也是學霸居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