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潛力優勢 壯大集體實力——賓陽縣創新方式破解集體經濟發展難題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

賓陽縣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過程中,堅持因地制宜,採取多種舉措破解“四大”難題,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造血”功能,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髮展壯大。

創新多種模式 破解動力不足難題

健全完善以黨組織為核心,以村級理事會、合作社、龍頭公司、專業協會等為支撐的“一核多元”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體系,結合貧困村發展“3+1”特色產業和創建特色產業扶貧示範園要求,通過“支部+公司(協會)+農戶”“支部+合作社+農戶”“支部+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多種模式,引導村企就項目合作、產品配套、資產出租、農副產品配送、技術支持等方面結對發展,構建“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良好發展格局。

深挖潜力优势 壮大集体实力——宾阳县创新方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王靈鎮三擇村將村級集體經濟增長與群眾增收相結合,通過“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引導村民開展糖料蔗“雙高”基地建設,面積達4500多畝,合作社通過提供收割機械收取服務費等,集體經濟收入達10多萬元。

利用多方渠道 破解扶持不足難題

根據全縣產業發展實際,在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的同時,啟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引擎”,加大縣級財政投入和項目扶持力度。2016年以來,全縣共獲得自治區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19個,市級項目4個,區、市、縣三級財政獎補扶持資金共5330萬元,投入1970萬元建設貧困村特色產業扶貧示範園。

深挖潜力优势 壮大集体实力——宾阳县创新方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同時,對缺少資源、項目、資金的非貧困村,按照每個村20萬元的標準給予資金扶持。43個非貧困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吸納社會(企業)資金、後盾單位幫扶資金等,共籌得1328.7萬元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推行多元發展 破解模式單一難題

完善部門協作機制,支持和幫助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立足區位、資源、資產、產業等優勢,因地制宜選擇發展項目。建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數據庫,實行精細化、動態化管理,2018年項目入庫286個。其中,資源開發型61個、股份合作型117個、資產盤活型30個、服務創收型15個等。

深挖潜力优势 壮大集体实力——宾阳县创新方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黎塘鎮歐陽村依託本村自然資源發展農家樂,該村農家樂獲評廣西三星級農家樂,年接待遊客3萬多人次,帶動100多戶農戶實現增收,2018年,歐陽村集體經濟收入約7萬元;賓州鎮古城村入股天祥電子廠,年分紅2萬元;武陵鎮廖村入股賓陽縣永成精米加工廠,年紅利10%,年收入2萬元;古辣鎮義陳社區盤活土地資源,建設13間商鋪出租,每年集體經濟收入達43萬元;賓州鎮三韋村採購挖掘機、甘蔗裝載機等大型機械,對外提供有償勞務服務,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1萬元……各村根據實際情況,深挖潛力,不斷壯大集體實力。

強化多項管理 破解管理風險難題

完善村級集體經濟管理制度,制定《賓陽縣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市場主體地位,加強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堅決制止和查處違規行為,不斷提高資產保值增值水平;建立健全村級集體經濟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規範財務收支管理,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建立健全村級集體經濟民主決策機制,全面推行村級重大決策“一組兩會”“一事一議”工作機制,規範和完善民主決策的內容、形式和程序;發揮監督理事會作用,對村級集體資產運營情況進行監督,確保村級集體經濟健康發展。

深挖潜力优势 壮大集体实力——宾阳县创新方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2018年,全縣233個村(社區)中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村約200個,總收入超過600萬元。48個貧困村已全部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3萬元及以上。185個非貧困村中,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村有137個,收入達2萬元以上的有32個,收入達3萬元以上的有26個,收入達4萬元及以上的有20個,收入達5萬元及以上的有18個。

可能你還想了解

☟ ☟ ☟

一村一品有特色 發揮優勢變化大——武鳴區城廂鎮精心打造“產業富民”示範鎮

貧困戶入股村集體經濟 增收脫貧讓生活步步高

消費扶貧打開銷路 上林農產品香飄全國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發佈的轉載內容及配圖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內容真實性由原作者保留,本號不做承諾,如涉及內容、圖片的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法律顧問單位:廣西法嚴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