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改革落下了,给后来人留下的是一份难补的功课”

“这次改革落下了,给后来人留下的是一份难补的功课” | 聚焦2019山西国企改革路线图(一)

“这次改革落下了,给后来人留下的是一份难补的功课” | 聚焦2019山西国企改革路线图(一)
“这次改革落下了,给后来人留下的是一份难补的功课” | 聚焦2019山西国企改革路线图(一)

4月25日,高规格的山西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会召开十天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西省国资委三位副主任张宏永、贠钊和高春毅共同解读该省新近出台的《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行动方案》和《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涉及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混改、市场契约化改革、历史遗留问题、防范重大风险等众多推进难度大、改革涉及面广的关键事项,信息量大,干货满满。

山西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会召开时,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就对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现状作出了客观判断,他指出,近年来,山西省对国资国企改革的战略摆位和工作指导前所未有,采取的重大举措和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形成的改革红利和转型发展态势前所未有,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实现了由零碎性、浅表性、短期性向整体设计、深度攻坚、持续发力的重大转变,但放在全国大背景下,山西省国资国企改革还有不小差距。

前不久,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称国企改革已经变成广泛的社会关注,国企目前被评论、被研究远远超过了国企自身,超出了经济,甚至超出了中国。用这句话形容国企改革在山西的热度也不为过。山西省国资委副主任张宏永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目前,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呈现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山西省更是处在难得的窗口期和攻坚期,如果在这次改革浪潮中落下了,那么给后来人留下的必定是一份难补的功课。基于这样的责任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推动山西国资国企改革整体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如何整体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与山西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会同日召开的山西省省属企业、市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山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国资委主任郭保民用“一三五”概括出了具体改革路线,即一个持续,就是保持国有企业持续稳健发展态势。三大突破,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行市场化契约化管理上实现重大突破。五大支撑,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加强国企党的建设上加强支撑。

混改推进难度大,远不及政府及市场预期的混改难题如何破解?如何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支持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职能?受管理体制约束,国企普遍面临“人难出、干部难下、激励难到位”的困难,山西从计划经济体制发展而来的老国企行政色彩浓厚问题更为严重,如何推动市场契约化改革突破这一困局......对于这些备受瞩目的焦点问题,《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行动方案》均作出了一一部署。

据介绍,上述方案分为两部分,共八方面42项条具体改革举措,起草历时四个多月,经过六轮较大修改,吸收了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先进经验,山西省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亲自上手逐字逐句修改,征求了国务院国资委及24家省直部门意见,最终经第112次山西省委常委会审议后,以山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正式印发全省。

1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主要举措:全国率先构建全省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统计监测体系,精准把握国有资本进退流转方向;全国第二家制订《国有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对省属国企的“培育类”产业,进行动态管理,为新兴产业发展留出空间;明确要求七家煤炭企业要选择1-2个非煤高新技术产业作为转型主攻方向。

2

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

目前,与央企和先进兄弟省市相比,山西省混改率并无明显差距,但缺乏有影响力、震撼力的重大混改项目,特别是集团层面混改、煤炭国企混改相对滞后。

主要举措:拿出好企业、好资产、好项目进行混改,建立混改项目储备库,面向全球公开推介;太钢等8家竞争性企业要在集团层面开展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出一批煤矿类子企业混改项目,允许民营企业控股;还要在创新性企业试点员工持股,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开展,同步构建末位淘汰、股权退出等约束机制。

3

推行市场化契约化管理

主要举措:市场化选人用人,在大地控股等新设公司集团层面,推进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在省属国企各个层面,全面实行契约化管理。强化激励,针对上市公司,推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为主的股权激励;针对非上市公司,优先支持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激励;针对科技型企业,推行股权和分红激励。同时,推进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一企一策”考核,进一步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公正性、导向性,建立考核指标听证制度,指标既要“争一流”,又要“补短板”,还要“强弱项”,实行“进二退一”。

4

优化治理结构

主要举措:结合混改,推进国资监管要求进入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章程;制订党组织决策前置程序细化措施;力争实现竞争性省属国有独资公司全部派出外部董事全覆盖,探索向国有控股企业开展委派外部董事;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经验;开展董事会向经理层扩大授权试点;探索派出监事制度改革。

5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主要举措:持续清理应收账款,同步清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应付账款;用两年时间,健全国企内控体系,强化对重大风险问题的处理和追责问责;提前15天做好对大额到期债券的预警和评估;每个季度开展一次企业融资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并开展滚动模拟压力测试;在省属国企开展同行业对标一流活动,运用“三个三”工作法提升管理水平;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落地率力争再提升10个百分点。

6

继续解决国企历史遗留问题

主要举措:市县政府要将“三供一业”维修改造财政补助加快使用到位,研究解决国企职工福利性住房的产权问题,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重点启动市县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力争全部完成256户省属“僵尸企业”出清任务。压减法人要新增200户,确保到2020年累计压减1334户以上,压减率30%。盘活企业闲置半睡资产。

7

完善国资管理体制

重点举措:进一步深化我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体制机制改革,完成省属国企功能分类改革,进一步修订完善国资委权责清单。建成国资监管大数据平台、省属国企阳光采购服务平台,建立省属国企合作商资信评价大数据库。针对市县国企改革进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方案》还提出市县党委政府要统筹设计国企改革方案,分类推进改革。对公益类企业可适当保留,积极开展混改,引入市场机制。对平台类企业,要求其规范经营、防范风险,更好发挥作用。对竞争性企业全面开展混改,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做强做大,允许国有资本退出;对名存实亡的企业要破产关闭、注销出清。改革中要着力解决好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省市县都要研究制定好支持市县国企改革相关政策。

8

加强党建支撑

主要举措:继续将2019年确定为“国企党建质量提升年”,创新涵盖企业战略决策、生产经营、选人用人、纪检监察、企业文化等领域的“党建+”模式。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在省属国企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建立省属国企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案例库和精品党课库。“一企一品”创建一批国企党建特色品牌。特别是要起草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容错免责机制的具体实施意见。

山西省通航短途运输和低空旅游“4·30”首飞等你来!

非遗盛典 即将启幕!山西康养集团“文化旅游+康养”格局渐成声势

西山人赴杭创业 收获美好生活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山西加速行动

为能源革命添柴加薪!山西能投破冰全省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开发

力争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继续“纵深推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