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關心工業4.0?

我為什麼要關心工業4.0?

我們記得在學校學習“工業革命” - 從手工勞動到機械製造的演變 。更大的主題是從主要是農業的經濟向工業化的過渡。亨利福特強調的分工和裝配線,加上包括電力在內的技術進步,被認為是第二次工業革命。

我們中的許多人都記得自動化何時開始出現在工廠中。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計算機化的設備使以前的手動過程自動化。我們目睹了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數控(NC)和機器人技術的部署。我們知道這是第三次工業革命。

今天,討論的重點是工業4.0,或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是大約十年前起源於德國的短語。雖然這個概念已經出現在交易會和貿易雜誌文章中,但工業4.0在過去的幾年裡並沒有出現過嚴重的問題。

在工業4.0的基礎上是“數據”和“連接”的主題。為了消除一個神話,工業4.0本身並不是技術,而是一個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動化來幫助公司的概念實現與業務戰略一致的運營目標。

企業內部的工業4.0討論應該從業務戰略開始。公司業務在哪裡?增長是否優先,是否能夠滿足需求增加的運營重點?業務是否專注於降低成本以在利潤率收緊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製造靈活性怎麼樣?該公司如何應對新的市場壓力,例如滿足定製需求的能力?

瞭解這些戰略目標對於確保隨後對“如何”實現這些目標的討論是......非常聰明至關重要。

為了在這個數字時代實現這些業務目標,運營領導(特別是公司的製造業務)必須確定符合業務目標的數字化項目。示例包括降低風險和滿足合規性要求,這些要求與解決跟蹤和追蹤解決方案的運營項目相一致。自動化系統的安全連接和數據的戰略移動至關重要,要做到這一點。

現在,毫無疑問,數字化轉型的效益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減少停機時間,並使公司更加敏捷並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所以問題仍然存在:為什麼這麼多公司仍然猶豫要不要發起工業4.0項目?

答案各不相同。

許多大型企業組建了內部企業級數字化轉型團隊,其中一個小組委員會專注於智能製造。識別價值流並計劃項目,但是識別特定解決方案或提供投資理由的阻礙會導致一些延遲。在某些情況下,團隊缺乏完成特定解決方案分析的專業知識

同樣,中型和小型公司往往缺乏將員工分配給專門的I4.0團隊的資源。

因此,對於任何這些大小的企業,都有興趣尋找合作伙伴來幫助指導適當的解決方案,準備路線圖並支持實施

尋求合作的4.0解決方案應首先清楚地瞭解您的業務戰略。利益相關者應該就公司計劃如何發展,以及推動業務計劃,如何克服市場挑戰達成共識。在與合適的合作伙伴一起制定路線圖以實施成功的自動化項目時,這種方法將確保達成共識並提供共同基礎。

文章來自 SmartIndustry Ron Stuv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