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有3個“最佳”時間點,通過5點養成排便習慣,讓便祕不再有!

前幾天,老媽說鄰居家的女兒因為肚子疼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是便秘導致的,原來她有一個多星期沒有排便,結果造成腸道的阻塞。領居家的女兒是高三學生,時間觀念比較強,為了學習有時候會忍住便意,結果沒想出了問題……

一般來說,每天排便 2-3 次或 2-3 天排便 1 次,是正常的排便次數,如果連續 3 天以上沒有排便,或是解便時感到不順,就算千呼萬喚仍“屎”不出來,就是便秘了。便秘不僅患者較多,而且宿便積累對人的健康影響也比較大。因此,網上有人說:治療便秘,清空腸道宿便,可以迅速瘦小腹、能減輕1-15公斤;也有人說,宿便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增加大腸癌風險。那麼,這些言論正確嗎?首先讓我們看看哪些人容易便秘。

排便有3個“最佳”時間點,通過5點養成排便習慣,讓便秘不再有!


不少上班族和學生均有便秘困擾

有新聞說,調查容易便秘的職業,發現企業白領、商場銷售、出租車司機、接線員等都是便秘的高發群體,甚至連學生也深受困擾。

尤其是學生,在校時間長,下課時間又短,常找不到時間解便,或因害羞而不敢解便,常憋到放學又接著趕補習班,到晚上10點多才回家。許多學生憋到週六、日才解便,因而累積很多宿便。很多人學生時代就有便秘,等到工作時會繼續積累,均是因工作性質導致有便意時難以上廁所,長期抑制便意,讓排便反射變得較遲鈍,漸漸的越來越沒有便意,因而長期便秘。

老人便秘,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除了早出晚歸的學生及上班族以外,老人也是容易導致便秘。因為牙齒不好,大多隻吃易咀嚼、好消化的食物,食量、活動量皆較少,讓老人成為便秘高危人群。在醫院裡,有時候會遇到遇過老人因便秘,解便時過度用力,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而送醫急救的情況。所以,如果家中長輩有便秘情況,也要注意潛藏的心血管危險。

若因長期忍住不排便,排便反射已變得不敏感,但可以多利用早晨或飯後胃腸反射較頻繁,蠕動較有力時去蹲廁所。排便時也可選擇蹲式馬桶,或踩矮凳來改變直腸角度,幫助排便。平時除了注意飲食均衡,水分及纖維攝取外,也可順時針按摩腹部,幫助腸胃蠕動,喚醒排便反射。

排便有3個“最佳”時間點,通過5點養成排便習慣,讓便秘不再有!


如何養成好的排便習慣?

1、訓練身體固定時間如廁

一般來說,排便的有3個較好的時間可以選擇:早晨,此時胃腸反射較頻繁;飯後,吃完飯後30-60分鐘內胃腸反射活躍;晚間睡前,這個時間,舒適、沒有壓力。

2、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攝取均衡營養,纖維質、水分、油分都不可少,不隨便節食。

3、喚醒排便反射

順時針按摩腹部,幫助腸胃蠕動、如廁時使用蹲式馬桶或踩矮凳,改變直腸角度,較易排便。

4、讓身體放鬆有助排便

若蹲坐5-10分鐘都無便意,可起身走動,或換個時間再試,讓身體放鬆較易排便。

5、不強迫自己每日排便

一日排便2-3次,到3天排便1次都屬正常範圍,只要有固定頻率,一週不少於2次即可,不必過度擔心,給自己額外的壓力。

排便有3個“最佳”時間點,通過5點養成排便習慣,讓便秘不再有!


宿便傷身,還會增肥?

許多人說宿便是身體產生的廢物,若這些廢物留在體內太久,有毒素跑回身體循環系統的風險,甚至導致癌症。不過,雖然宿便在體內發酵會產生有害毒素及細菌,但大腸將這些毒素吸收,在身體中循環,最後還是會帶到肝臟及腎臟分解,除非肝腎有問題,身體健康的人不用太擔心這些微量毒素。

網上有許多減肥產品宣稱,能夠通過清空腸道宿便減去1-15公斤,讓許多夢想快速減肥的女性躍躍欲試。其實,人一次的排便量約150-200克左右,就算經過好幾天的累積,也不會超過1公斤。若是宿便長期堆積在身體中,水分會不斷被吸收,除了體積變小外,重量也會減輕,並不會因為宿便堆積就使體重明顯增加。而且就臨床經驗來看,許多嚴重便秘的病患,並沒有體重過重或需要減重的困擾。因此,便秘和肥胖之間沒有相關。所以,減肥產品宣稱的能減少1-15公斤,一方面是誇大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讓人排出了水分,對身體有一定危害。

排便有3個“最佳”時間點,通過5點養成排便習慣,讓便秘不再有!


長期便秘跟腸道疾病有關係嗎?

便秘跟腸道疾病並無絕對關聯,便秘不代表會得腸道疾病。因為正常排便、沒有便秘的人,也可能患腸道疾病。若平常沒有便秘,近日突然便秘、或出現細長型糞便,並連續多日,這種情況就要儘快找醫師檢查。其實,在人體突然出現的異常表現都要注意!

有些人說宿便累積的毒素可能刺激腸道不適,造成腸道疾病,但這個說法沒有被證實。腸道疾病的病因除了基因遺傳之外,很大部分是不當的生活、飲食習慣造成。大多數便秘患者有水分、纖維質攝取少、運動少、食用過多高油脂精緻食物等生活習慣,這些都會增加患病的風險。

排便有3個“最佳”時間點,通過5點養成排便習慣,讓便秘不再有!


只要排便順暢固定,糞便健康,飲食正常,體重維持,且沒有某些腸道疾病家族史及相關症狀,就不需要太過擔心。若擔心,可於50歲後,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若有某些腸道疾病家族史的人,可每3-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不用過度緊張,維持良好作息、生活及飲食習慣,適當緩解壓力,才是最好的保健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