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警長”陳建如:在社區警務新陣地上屢立戰功

第一次見到陳建如,讓記者印象最深的是他那讓人感覺親切的口音和坐如鐘、站如松的警姿。同事們說:“陳建如的口音讓他輕而易舉地就成為老百姓的朋友。”“說話讓人覺得舒服,辦事讓人感到溫暖,執法讓人心裡服氣。”老百姓這樣評價陳建如。

這名曾從軍20年,參加過汶川抗震救災等重大任務的老兵,如今紮根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織裡分局織東派出所軋村警務站,在這片社區警務新陣地上屢立戰功,先後榮獲浙江省“最美政法人”、全省優秀人民警察、最美湖州人等榮譽稱號,並被公安部榮記個人一等功,浙江省公安廳、湖州市委、湖州市公安局先後做出向陳建如學習的決定。

在“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實踐活動中,陳建如更是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表現突出。4月3日,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到湖州調研,表揚陳建如推動建設的“老兵驛站”“老兵組建、服務老兵”的理念,同時希望更多老兵可以發揮正能量,實現人生價值。

本色“老班長”

“老班長”,是有過從軍經歷的人最難忘的稱呼之一,它代表著忠誠和可靠。從軍營到警營,陳建如就是戰友們眼中可靠的“老班長”,胸中有顆永恆向黨的忠誠之心。

2010年,從部隊轉業到湖州市公安局後,他主動要求到治安形勢最複雜、警務工作最繁重的織裡分局工作,無論是幹巡特警還是當社區民警,一直都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任何崗位上都能交出一份高質量的答卷。20年來,一直都和陳建如共事的戰友陶維富說,從部隊到警隊,陳建如一如繼往地衝鋒在前,沒有什麼困難能夠阻擋他戰鬥在一線。

陳建如堅定的信仰和優良的作風深深感染著身邊的軍轉幹部和退伍戰士。當他們生活不如意時,陳建如總是以一個“老班長”的身份與其溝通交流,對其噓寒問暖,心細如髮地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及時消除他們的思想包袱。隨著感情的加深,轄區轉業幹部、退伍戰士都和陳建如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

遼寧大連人劉玉斌在部隊時曾是陳建如帶過的新兵,2013年年底退伍之後選擇留在了湖州,但是,劉玉斌一直找不到稱心的工作,甚至連吃飯都成了問題。陳建如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聯繫推薦他到織裡分局交巡警大隊工作。報到時,陳建如跟劉玉斌說:“你曾經是一名優秀的軍人,到社會上千萬不能給部隊丟臉。”劉玉斌把老領導的這句話轉化為工作動力,從一名普通輔警做起,後來幹到了輔警中隊中隊長。2018年8月,因劉玉斌工作成績突出,被吳興區織裡鎮政府選聘為後備幹部,當上了振興街道城市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劉玉斌說:“退伍、工作、轉行……在每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都有老領導為我指明前進方向,我信任他!”

曾經也是軍人的徐某,因為生意難做等原因思想包袱較大。陳建如得知後,經常與其溝通交流,盡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有一次,徐某的女兒半夜突發疹子,陳建如聽說後馬上開車將孩子送到了醫院,事後還送去雞蛋。“老班長”的耐心和真情慢慢地感動了徐某,二人成了好朋友。現在,獲悉其他轉退軍人有負面情緒、生活困難等情況,徐某不僅主動向陳建如反映情況,還現身說法,幫助做思想工作。徐某說:“‘老班長’對我這麼有情有義,我不僅不能再給他添麻煩,還要幫他分憂啊。”

為了更好地為轄區轉退軍人服務,陳建如在軋村警務站組建“老兵驛站”,介紹工作、組織活動,共同參與轄區內的治安巡邏、宣傳安全知識、調解矛盾……這裡成為老兵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對於生活有困難的轉退軍人,“老兵驛站”還會發動大家給予他們關心和照顧。現在,“老兵驛站”共有158名老兵志願者,是織東派出所軋村轄區內一支有生平安力量。

平安“警衛員”

湖州吳興織裡是全國著名的“童裝之鄉”,被稱“戶戶皆繡機,遍聞機杼聲”。在發展的進程中,織裡鎮經歷過兩次大火災等陣痛,平安和諧對這裡的人們來說彌足珍貴,也是陳建如這名“警衛員”傾盡全力的追求。

香圩墩童裝產業園新建之初,園區內人員成分複雜、物業管理不到位、安全隱患問題多、矛盾糾紛頻發。面對治理難題,陳建如堅持讓“傳統”和“科技”成為守護家園平安的“雙保險”。

一方面,陳建如積極同織裡分局和織裡鎮政府相關部門協調溝通,大力推進園區智慧安防設施建設,在最短時間內建成了擁有人臉識別、指紋門禁等科技的智能安防系統,使得工人宿舍盜竊案件由最高峰的1天發案4起變為現在的每天零發案,讓這個擁有近5000人的工業園區真正實現了盜竊零發案。

另一方面,陳建如持續壯大平安共建共治力量,建立了企業主和企業有關負責人為骨幹的“家園+企業”衛隊,帶領衛隊走家串戶開展安全檢查、矛盾調解、安防宣傳等平安建設活動。某商會高度評價陳建如:“是他將我們園區內的56家企業擰成了一股繩!”在企業家們的配合下,2018年,該衛隊共檢查單位696家次、發現整改隱患291處、化解矛盾糾紛36起,消除了園區大量安全隱患。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香圩墩童裝產業園就被評為全市第一批“無賊網格”,成為了湖州織裡公安全力打造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升級版的一個縮影。

讓陳建如在轄區內擁有極高聲譽的,是他對“情”與“法”的把握尺度。一家加工企業負責人因為在車間抽菸受到了行政拘留的依法處罰,由於廠裡接單、送貨的事沒和家屬交待,他心急如焚。陳建如瞭解到情況後主動聯繫他的家屬並依法助其完成交接。這次特別有“人情味”的執法,讓該負責人對這名民警產生了一種特別的信服,還成了一名積極性很高的平安志願者。

陳建如說,要得到群眾的信任,就要把一碗水端平。在近3年辦理的320餘起案件中,他始終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讓所有處罰對象心服口服,實現了案件零投訴。一名重慶籍童裝企業主說:“只有像陳警官這樣嚴格的治理才能讓我們安心賺錢。”

群眾“勤務兵”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這是陳建如平時最愛說的口頭禪。他對制服有著一種特殊的情結,也對老百姓懷著深厚的感情。陳建如說,解放軍和警察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前面都有“人民”兩字。

在織裡這個外地人口較多的新型城鎮裡,河南固始籍的身份讓陳建如成了他做好群眾工作的一塊特殊的“招牌”。“咱們老家離著不遠,都是老鄉!”在做群眾工作中,他常用這樣的話來打破僵局。

有一次,一名女子欲跳樓自殺。他不顧個人安危,主動請纓爬上樓頂,耐心細緻、不厭其煩地勸說5個多小時,讓她感受到了“身在異鄉非異客”的溫暖,最終消除了輕生的念頭。

面對尋找失散多年親人的求助,哪怕只有一點線索,陳建如也絕不放過,在高溫酷暑中挨家挨戶地訪問,最終幫助求助者找回了親人;面對80多歲老人的求助,他利用自己創辦的“微型服務站”,上門為她補辦身份證。

他的“微型服務站”為200餘名群眾和20餘家企業積極服務,把“最多跑一次”的公安改革紅利送進百姓心裡。他還將腳步延伸至轄區新居民的老家,多次參加“異地大走訪”活動,足跡遍佈安徽望江、潛山、廣德等地,與新居民進一步拉近了距離。8年來,陳建如與轄區群眾結下了深厚情誼,被大家情切地稱為“知心哥”“勤務兵”。

群眾眼裡的“勤務兵”,也是家人心裡的“好男兒”。陳建如始終重家庭、重家教、重家風,用自己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感染、約束身邊的親屬。從小父母對陳建如的期望特別高,對他的工作更是全力支持,哪怕老父親在病重時也不忍心告訴他。直到老人去世,他都沒來得及趕回去看最後一眼。

在妻子看來,陳建如是相濡以沫、風雨同舟的好丈夫。由於妻子身體有病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全家的生活擔子幾乎都壓在了陳建如一人肩上。只要他在家時,廚房、客廳都是他忙碌不停的身影。

在女兒看來,他是和藹可親、深明大義的好父親。雖然工作忙、見面少,但他始終不忘對女兒進行教育,當女兒提出要向學校申請困難學子助學金的時候,陳建如開導女兒,“要學會知足、學會感恩,衣食無憂即可,把受助機會讓給更加需要的人。”

採寫:謝 佳 郭樓兒 徐青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