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在追求信仰的民族,我還是第一次見

一生都在追求信仰的民族,我還是第一次見

《遠去的牧歌》作為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西北分會場的開幕影片,展現了哈薩克民族四十年來變遷的悠長畫卷。眾所周知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其中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不同少數民族的文化讓中國傳統文化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同時,以少數民族文化(包括生活習俗、歷史變革、精神信仰)為題材的電影也成為了中國電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生都在追求信仰的民族,我還是第一次見

《遠去的牧歌》結構明朗,分為四個部分,“春”“夏”“秋”“冬”,每個季節之間有十年的跨度。橫向來看,《遠去的牧歌》以兩個家庭的情感糾葛、祖孫三代人生活方式的轉變為切入點,再現了哈薩克民族恢弘壯闊的遊牧生活的景觀;縱向來看,《遠去的牧歌》以十年為一個界限,以小見大地譜寫出哈薩克民族從逐水草而居的轉場生活到改革開放後安定下來的民族史詩。

一生都在追求信仰的民族,我還是第一次見

《遠去的牧歌》為一部半紀錄片式電影,是瞭解研究哈薩克民族的珍貴的影像,導演採取客觀中立的態度,較為真實地再現了哈薩克民族的變遷始末。老一代人眷戀草原,即使轉場無比艱辛,但逐水草而居住是世世代代沿襲下來的生活方式,並且老一代人早已適應,對他們來說,草原是他們的家,是哈薩克人祖祖輩輩靈魂的歸屬。

一生都在追求信仰的民族,我還是第一次見

而隨著時代的變革,新一代人有了更多的選擇,比之艱辛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循規守矩地原生態放牧,他們想要追求更好的物質層面的生活,於是選擇販賣羊毛,於是選擇去讀大學當村官。導演並沒有特別讚揚或批判某一種生活方式,只是呈現了四十年來不同代人們的選擇。

一生都在追求信仰的民族,我還是第一次見

影片中涉及了不同代人之間的矛盾,矛盾隨著時間、隨著歷史的潮流而解決。最終,即使老人需要調整自己多年來的生活方式,適應新的生活,但他們不需要再冒著生命危險轉場了(老人兒子及婦人丈夫死於轉場),子孫代的生活也應改革開放而更加舒適。

一生都在追求信仰的民族,我還是第一次見

除了這個矛盾點之外,影片還涉及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販賣羊毛的小夥子要養山羊,可山羊吃草是連著草根一起吃的,倘若放牧山羊,整個草原上的草將會逐漸消失,時間一長,整個植被便會遭到破壞,成為光禿禿的山丘。老人因此不養山羊,因為要保護生育養育他們的草原。利益和自然之間的權衡,不僅僅是留給賣羊毛小夥的問題,更是是留給大眾思考的問題。

一生都在追求信仰的民族,我還是第一次見

老人的家人騎馬追逐販賣羊毛小夥子汽車那場戲,其實就是原生態文明和現代文明之間赤裸裸的隱喻。舊的東西總要隨著時間被淘汰,而新的東西總會到來。然而馬追上了車,似乎文明之間也能達到一種共存,平衡且持久。

一生都在追求信仰的民族,我還是第一次見

《遠去的牧歌》中老人所經歷的轉場的生活是哈薩克民族生活的再現,憑著一種無比強大的信念,他們逐水草而居,永不停歇。這種力量不禁讓我想到了另一部少數品族題材的電影——《岡仁波齊》。《岡仁波齊》出自張楊導演之手,於2017年上映。《岡仁波齊》和《遠去的牧歌》同為半記錄式電影。《岡仁波齊》拍攝再現了藏民一家去岡仁波齊的艱難朝聖之路,雖沒有一句話提及信仰,卻讓人真切感受到了信仰的偉大。

一生都在追求信仰的民族,我還是第一次見

中國當代大多數無神論者不理解藏民的朝聖之旅,而這種不理解,其實真是一種為中國當代大多數人所缺失的悲哀,即信仰。因為我們沒有信仰,我們能感觸的僅僅是有關信仰的影像所帶來的震撼,卻永遠觸碰不到信仰的內核,也永遠不可能想象到有信仰之後的生活及信仰所帶來的改變。

一生都在追求信仰的民族,我還是第一次見

鷹為什麼不走,因為它早已適應原來的生活方式,可總有一天,鷹還是要翱翔於藍天。牧歌遠去了,可餘音猶在,在草原上終日遊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