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山路也順便認認草藥,漲知識


大葉紫玉盤 又名:牛羅頭、牛刀樹、酒餅子、川血烏、山椒子、紅肉梨,屬番荔枝科 能觀花也能賞果,根葉可入藥

根葉主要功效:健胃行氣、祛風止痛。用於消化不良、腹脹腹瀉、跌打損傷、腰腿痛等。 常用量:根 15~30克 葉:10~15克。 無毒。

大葉紫玉盤果,也叫香蕉、山椒子。可以食用。

錫葉藤 性涼,味苦澀,入腎、肝、大腸經 治腸炎,痢疾,脫肛,遺精,跌打。 ①《嶺南採藥錄》:"葉:治紅白痢。" ②《陸川本草》:"葉:止瀉止血,生肌收口。治腹瀉,漬瘍。" ③《廣西藥植名錄》:"根:治脫肛,子宮下垂,久痢,遺精,跌打。" ④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收斂,止瀉,固精。治腸炎腹瀉,肝脾腫大,遺精。 常用量:10~15克,水煎內服

海金沙藤,也稱叮咚藤,中藥多用其乾燥成熟孢子,性味:甘、鹹,寒。 歸經:歸膀胱經、小腸經。 功能:清熱解毒,利水通淋。 主治: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白濁,白帶,肝炎,腎炎水腫,咽喉腫痛,痄腮,腸炎,痢疾,皮膚溼疹,帶狀皰疹。 用法用量:6~15g,入煎劑宜包煎。


山大顏 別名:九節木、大羅傘、火桐樹 生於丘陵、坡地、溝谷疏林下、或雜木林中 ,主要採其根部,全年可採集,嫩葉隨時採用。性寒味苦,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撥毒的作用,根葉內服多用於咽喉腫痛、胃痛、痢疾、風溼骨痛;新鮮樹葉,外用於馬蜂螫傷引起的皮膚紅腫,可用新鮮山大顏葉適量搗爛,水濃煎後外洗患處。膿腫時可與蒲公英、草珊瑚、木芙蓉葉一起搗爛,外敷膿腫部。

地稔 別名:鋪地錦 性味歸經:味甘、微澀,性稍涼、歸肝、腎、肺經。 功效:活血止血、消腫祛瘀、清熱解毒。 臨床用於治療高熱、腫痛、咽喉腫痛、牙痛、赤白血痢疾、水腫、痛經、崩漏、帶下、產後腹痛、癰腫、療瘡、痔瘡、毒蛇咬傷等病症。現代臨床研究報道,可將地稔製成製劑,治療消化道出血,其止血功效顯著。另有報道,地稔有抗腫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而對正常細胞沒有毒副作用

山菅蘭 別名:山扁竹、山大箭蘭 性味:性溫,味辛。歸經無。 功效與作用:拔毒消腫,散瘀止痛。屬拔毒生肌藥。 臨床應用: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醋調敷。外用主治瘰癧,癰疽瘡癬,跌打損傷,淋巴結結核,淋巴結炎。 【藥理研究】全草有毒,家畜中毒可致死。人誤食其果可引起呃逆,甚至呼吸困難而死。可按中毒急救一般原則處理,並對症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