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專注於手錶和珠寶,

想要好玩又專業就來關注我們。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600歲的故宮更換掌門人!”消息一出,震驚了所有人,至於為什麼大家如此關注呢,小哈我上網仔細查了一下,發現這位單霽翔院長是故宮博物院的第6任院長,他執掌故宮7年,在他任內,將故宮的文創年收入衝破了15億。但不僅只是因為他會賺錢,更最主要的是,他讓大家都更加喜愛、更加親近故宮了。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單霽翔退休後,這個責任交到了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的手裡,單院長留下了一句話:“我們希望故宮600歲生日那天到來的時候,能把一個壯美的故宮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未來的600年真的會更好嗎?我們不可得知。但似乎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掌門人曾經創造出怎樣的豐功偉績,在他離開以後,屬於他的夢想時代也就可能同時結束了。

至於更勝者,像雪地喊冤的創始人毛振華、最讓人惋惜的80後創業標杆人物茅侃侃、被罵最慘的滴滴創始人程維、被P2P坑的最厲害的創始人王楚雲、把眼淚留給隊友的創始人賈躍亭、沉迷賭博的創始人劉立榮……

這些所謂的創始人的失敗,誰也沒有保命的底牌。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融資不利?欠薪?破產?……還是一步走錯滿盤皆輸?似乎每一個理由,都能成為殺死創始人的兇手。而其實在鐘錶業,這樣的劫數也在不斷上演著,除了惋惜,“創始人的N種死法”到底承載了多少的絕望?

1

和投資人的分歧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Speake-Marin 品牌創始人

首先要說的是Speake-Marin,這是一個獨立製表師品牌,而創始人Peter本人是製表師,也是擁有品牌核心技術的人。早在2000年,他製作的一款The Foundation Pocket Watch,不僅讓他加入了AHCI,他同時還為品牌規劃好了接下來發展的設計走向。所以當時品牌算是做得非常成功,團隊和技術都有,可觀的投資也是不愁,這下沒啥可擔心了吧。

然而Peter沒有再繼續做Speake-Marin的製表師,Why?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Speake-Marin推出的第一枚計時碼表Spirit Seafire

因為Peter本人是技術出身,在他看來,賺錢雖然重要,但是產品的品質更重要。而投資人呢,嫌他吸金速度太慢,希望他推出更多低配版手錶,能夠把鋪貨渠道做得更廣一些。

所以看來,也許是因為Peter並不瞭解如何讓自己的技術在市場上得到廣泛應用,並由此得以賺錢。這,最終使得投資人和他分道揚鑣。

2

收購後被架空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Martin Braun 品牌創始人

跟Speake-Marin一樣,Martin Braun也是一位獨立製表師。2000年,Martin以一塊日出日落EOS表大獲好評,把握著受人矚目的熱度時間,他速迅成立了個人同名品牌。大家對這個同名品牌的熱度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減退,再加上他居然做出了可以回調的萬年曆。

這個美好的光景一直持續,到2007年Martin Braun被Franck Muller集團收購,在接下來的好幾年裡,Martin Braun始終被貼上成功者的標籤,成為對手競相效仿的對象。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Martin Braun真太陽時腕錶

Martin Braun應該原以為可以繼續做自己想做的產品,然而,好景不過兩年,Martin就離開了Franck Muller集團。原因可想而知,品牌既然被收購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這種想法自然也不再成立,不再能只是順著自己,而是必須順著CEO的要求。而這種情況對於創始人來說,自然是難受的。

3

品牌被蒸發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Gerald Genta 品牌創始人

想必大家都公認Gerald Genta是20世紀最成功的製表大師。如今大家痴迷的一些經典設計——愛彼皇家橡樹系列、百達翡麗鸚鵡螺系列、萬國工程師系列、卡地亞帕莎系列,全部都是出自Genta先生之手。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他超級厲害?只不過非常可惜的是,他雖然設計功力槓槓的,然而擁有這些了不得能力的Genta先生卻只現身在品牌電視劇裡的前幾集。主角這麼快就收場?自然給大家留下了個大問號。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Gerald Genta Chrono Sport 計時碼錶

原來是因為早期的Gerald Genta品牌選用了新加坡時計集團(The Hour Glass Limited)作為自己的重要經銷商,而時計集團非常有財力,每年都會採購品牌大量的手錶。幾年之後,時計集團手上的存貨已經超過了GG的年產量,加上品牌創始人的不善經營,於是他們就順理成章地提出收購GG.

2000年,時計集團又將Gerald Genta品牌轉手賣給了寶格麗,之後寶格麗將其轉化成品牌旗下的GG系列,到了2010年,寶格麗更進一步放棄了GG系列……就這樣,品牌最終被徹底蒸發了。小哈心想,這不僅僅是創始人會覺得無限唏噓吧,也給表迷們留下了幾許遺憾~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Gérald Genta 50週年腕錶

所幸寶格麗又被LVMH給收購了,所以在今年Gerald Genta品牌誕生50週年,我們再次看到寶格麗在巴塞爾表展現場將Gerald Genta的紀念款呈現給大家,這莫非有什麼特別的意味?

4

轉型的失敗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BNB 品牌創始人

BNB品牌最強的底牌要算複雜機芯的研發,不過和上述例子一樣,Mathias Buttet屬於厲害的技術派創始人,自然對經營不是特別拿手,所以BNB品牌最終被宇舶(Hublot)收購。

Mathias Buttet這位高複雜功能製表師也加入了宇舶表並擔任研究開發部門總監,品牌也因宇舶表製表技師協會的成立誕生了一個新的團隊。

圈內人士都明白:各自做機芯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所以很多頂級品牌為了加快步伐,都才選擇了收購現有的機芯廠。由此可知,自產機芯是鐘錶品牌邁向頂級道路最為基礎的一項實力。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Hublot王者至尊“特立獨行”專屬腕錶

儘管“你已出局”的遊戲結局顯得荒誕、讓人吃驚,但還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創始人絕對不是一個容易的差事,畢竟又要做自己理想的產品,又要符合市場的走向,還要把握經濟利潤、規避金融風險……如果這些都能做全,估計創始人也不再只是品牌創始人,而應該是集團大神了。

連巴黎聖母院都出局了,所有想看的景想見的人想買的表,都該趁早

雖然很多創始人都因為被大集團收購而導致了不同程度的出局,but,事情總是呈現雙面性的。就拿今天上了熱搜的“巴黎聖母院失火”來說,開雲集團和路威酩軒集團對此悲劇事件慷概解囊,分別捐資了1億及2億歐元。由此看來,集團的併購運作不僅只是促進了精品行業的業績發展,甚至在關鍵時刻,還能為人類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點亮一顆星。

編輯: Lily | 視覺及製圖:Sun

商務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版權說明:本訂閱號所有內容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在後臺留言。對於惡意抄襲者我們將追查到底,並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力。

福祿嘻哈

由表壇大咖們發起

給8090年輕人的鐘表珠寶文化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