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自信或者最狂傲的一首詩詞是什麼?

易雲天飛


自信,不是順境中的豪言壯語,而是逆境中的毫不氣餒,豪邁樂觀。

毛主席的詩詞,體現偉人情懷,充滿自信的詩句有許多,我個人覺得,最能體現偉人自信的一首詩,應當是毛澤東主席的《憶秦娥 婁山關》。



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這首詩寫於1935年,紅軍長征中的遵義會議之後,決定紅軍前途命運的婁山關戰鬥。由於執行了的錯誤路線,紅軍被迫長征,在長征途中,也接連受到圍剿,打了敗仗。因此,詩的開頭,寫到的是“西風烈”,和”霜晨月“,暗示當時環境的寒冷。馬蹄聲碎,也讓人的心碎。那個小號兵吹出的軍號聲,讓人聽起來也好像一個人在嗚咽。慷慨激昂,雄渾壯烈。

面對失敗的打擊,樂觀自信的毛澤東主席說出了最豪邁樂觀的一句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雄關的漫漫長路堅固如鐵,困難重重,但是,從今天開始,一切從頭來!

面對困難重重,詩人氣度豪邁。這是我見過的最自信的一首詩。


煙花三月09


我見過的最自信或者最狂傲的一首詩詞,當屬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全詞如下。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憶寥廊,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這首詞寫於1925年晚秋,當時毛澤東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頭,面對江上的動人美景,以及當時的革命形勢,寫下了這首詞。表達了他面對殘酷的革命形勢,樂觀自信,大氣從容。以偉人特有的氣質和胸懷,獨步詩壇,無人可及。特別是那句“糞土當年萬戶侯”表現了對反動勢力及王權利祿的不宵和蔑視,狂傲之極。

(圖片來自網終)


飛火流雲84853236


我見有不少朋友也提到了毛主席的《沁園春·雪》。確實,主席的這首詞可以說是千百年來,沒有能出其右者:

《沁園春·雪》節錄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從秦始皇、漢武帝,一直到成吉思汗鐵木真,把這幾個歷代帝王中的佼佼者數落了個遍,這份自信與傲嬌,豈是一般人能有的。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的這首短詩雖然是一曲悲歌,可對自己才華和能力的那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自信與狂傲,以及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那種悲愴,可以說是從詩裡面躍然而出。這大概就是英雄逢治世而無所用,滿懷襟抱未嘗開的悲哀吧。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據說這是唐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到唐朝都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失利後寫的。整首一氣呵成、詩豪氣干雲,大有“你不識才讓我當官,老子就把你幹翻”的意思。若干年後,黃巢果真又來到了長安,不過滿城盛開的不是菊花,而是一個個身穿金黃色鎧甲的戰士。

我是索彥,喜歡聊些與詩詞有關的話題,也喜歡寫寫詩填填詞,歡迎有一樣興趣的朋友關注我一起交流學習🙏🙏


索彥聊詩詞


最自信的當屬毛主席詩詞。


七絕·詠蛙

獨坐池塘如虎踞,
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
哪個蟲兒敢作聲。


不過個人最喜歡的,當屬下面這首《長征》,雄渾磅礴,氣勢逼人。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1935年10月,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吳起鎮。毛澤東在吳起鎮待了三天,即前往瓦窯堡。在瓦窯堡的新窯洞裡,他詩興大發,把一張(條)木凳拉到松木桌旁,從錫制文具盒裡取出硯臺,研好墨,用駝毫小楷筆蘸了一下墨汁,在一張宣紙上一氣呵成,寫就了《七律·長征》詩。


古代的文人墨客很多,以狂傲不羈出名的當屬“竹林七賢”中的阮籍

阮籍詩.詠懷

炎光延萬里,洪川蕩湍瀨。
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
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
視彼莊周子,榮枯何足賴。
捐身棄中野,烏鳶作患害。
豈若雄傑士,功名從此大。


《世說新語》記載:阮籍曾在母親喪禮時,仍然喝酒吃肉,卻在下葬之際吐血數升。不僅如此,阮籍對於來弔唁的人,如裴楷、嵇喜等,也不按照禮法來接待,甚至對嵇喜作白眼;嵇喜感到不快,回家告訴弟弟嵇康,嵇康於是帶了琴與酒前去弔喪,阮籍才青眼以對。

阮籍對待女性,也毫不避嫌,還說:“禮豈為我設邪!”

甚至在當時權勢極大的在司馬昭面前,阮籍也表現得不拘禮法。

《三國志·裴松之注》記載:阮籍常常獨自駕車,漫無目的出遊,直到前方無路可走時,就痛哭而折返。


【關注歷史,關注生活,我是夜未央】


萬里長空夜未央


說到詩詞裡的"狂",其實有許多不同的方面,有對自己才華高度自信的"輕狂",有鶴立雞群不屑一顧的"猖狂",有執著堅持自我笑看他人的"痴狂",甚至有任情縱意醉看紅塵的"癲狂",但是論到最狂我個人認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應該是可以連最高的封建皇權也不放在眼裡,睥睨一切的"張狂",在這裡詩、詞各舉一例。

一、最狂的詩歌

在詩歌裡自然是從李白的詩裡挑選一首,其實李白的大部分詩歌都透著一種彷彿是與生俱來的狂放感

,是名副其實的"詩狂",這同他恣肆浪漫的個性分不開,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裡要說的是《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

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永王東巡歌》是李白在永王幕府所作,這首詩的首句便張狂至極:"試借君王玉馬鞭",意思是要向"君王"借用馬鞭,馬鞭又可等於軍權,相當於直接問永王要軍權了,這是何等的目空一切和妄自尊大!接著又提出要"指揮戎虜坐瓊筵",既是對自己能力的高度自信和肯定,又目的明確地直指自己就是要掌握軍權的野心,不僅如此,還要同南風一樣"一掃胡塵靜",快速平定天下,不留一點可乘之機,乾脆果斷,其志向之大實在令人佩服,當然在實現完自己的理想抱負之後呢?他也提到"西入長安到日邊",也就是回到長安,歸還兵權,其實李白一直是希望

"與帝王為友",功成身退的,這同杜甫企圖做帝王忠臣,報效國家的傳統儒士的求仕路子完全不同,他為自己謀劃的道路是:先實現"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後"事君之道成,榮親之義畢,然後與陶朱、留侯,浮五湖,戲滄州,不足為難矣"。 想象自己因才而受帝王賞識,在實現完自我的價值之後功成身退,進而重回山林,放任性情,自由灑脫

二、最狂的詞

詞的話這裡選一首朱敦儒的《鷓鴣天》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朱敦儒的詞比較完整地反映了他一生的經歷和心路歷程早期詞風濃豔綺麗中期南渡之初,站在主戰派一邊,所寫的詞多憂時憤慨之作,"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詞風激昂慷慨晚期閒居歸隱,詞風清暢雅逸,有超脫紅塵之感,又可稱"樵歌體",如"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

而這首詞是朱敦儒從汴京罷官返回洛陽後所作,融合了中期和晚期的風格,同樣,詞的開篇第一句就奠定了狂放基調,頗有李白之風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意思是我是天上掌管山水的郎官,我這種疏狂的性格是上天賦與的。口氣之大,秉性之狂可見一斑!後兩句緊接著說天帝多次批給我支配風雨的手令,我也多次上奏留住彩雲,借走月亮。大膽想象,連天帝都可以為我所用,連月亮都可以由我借走,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下片轉而描寫現實,"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更是隻用短短十幾個字就把詩人的狷狂之氣發揮得淋漓盡致。縱情於詩酒,王侯也敢輕視,名利更是不放在眼裡,表達出詞人無意功名,不肯趨炎附勢,傲視皇權的清高性格,"玉樓金闕慵歸去"連天宮的官都不願去做,卻更留戀"且插梅花醉洛陽"的閒逸生活,這是對整個封建專制的蔑視和不屑,誰能說不"狂"?


一往文學


是毛主席1936年寫的詞: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主席的這首詞胸懷天下 ,氣吞山河,大氣磅礴,豪放無比,他以充滿自信的王者風度和霸氣 ,歌頌了北國的大好河山,壯觀的雪景,撫發了詞人對祖國的熱愛讚美 ,他以無比霸氣的口吻評價了歷史人物,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稱雄一世的蒙古大帝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都過去了,建國立業,開創歷史新紀元的得看我們!全詞集寫景、議論和撫情於一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充滿自信 ,充滿霸氣,頗能代表毛主席詩詞的風格。

所以我認為古今中外,最自信、最狂傲的詩詞非毛主席的莫屬。


用戶7123075187600老


說道自信,腦海裡首先閃過李白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逃及狂傲,最先想到岳飛發自心底的怒吼:“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但自信與狂傲相結合,當推偉大領袖毛澤東那首氣勢磅礴的《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高中時代,第一次讀這首詞,就被深深震撼。

上闕寫北國雪景,壯麗廣闊,氣勢磅礴。登上高處,放眼望去,一望無垠的皚皚白雪,千萬裡的疆土上都飄著雪。其實人的視線哪能看到千里萬里那麼遠呢?由此可見,詞人的眼界極為廣闊,格局很大。“欲與天公試比高”更是彰顯出詞人的萬丈豪情,壯志凌雲。

下闕論歷代英雄人物,抒發作者高遠的志向和偉大的抱負。一個“惜”字,總論五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他們在某些方面成就斐然,但亦存才明顯的不足,與今人相比,終究稍遜一籌,令人惋惜。如此評論這五位帝王,不可謂不狂傲。

最後那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何等的自信!無論唐宗宋祖、秦皇漢武曾經何等風光,都已在滾滾歷史洪流中流逝,舊社會已然滅亡,新的時代已經來臨。而詞人自己便是他所說的“風流人物”,有十足的信心帶領無產階級開創出新時代的新局面,徹底當家做主。

這是他的抱負,是誓要超越歷史的宣言,如此傲視古今,足以震撼千古!

每讀此詞,依稀看見毛主席傲立在高山之巔,指點江山,如同紅日一樣照亮中華大地。


三葉草青青—


毛澤東先生的兩首《沁園春》,《長沙》和《雪》。

第一首是年輕之時,胸懷報國救世之宏願,所以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之問和“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抒懷。

第二首發表的背景是中國人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期待著一個人民的新中國,故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情。

大氣磅礴,高屋建瓴,文采斐然,詞風豪邁。

魏武之風骨,太白之飄逸,蘇辛之豪放,何足萬一之比,吾每一捧讀,輒遙想神采,拜此千古民聖,吾之幼年能沐於此偉人陽光之下,此生無憾矣!


五棵松人


在我國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中,詩詞是最為靚麗的內容,因為傳統詩詞的巨大魅力,讓很多人喜歡上了詩詞,並且將詩詞作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內容,詩詞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詩詞能夠滋潤人們的心靈。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就是唐朝的李白,李白是豪放派詩人的代表人物,李白的豪爽,李白的飄逸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李白曾經寫過一首《南陵別兒童入京》,我認為這首詩絕對能夠稱得上歷史上最為自信或者最為狂傲的詩詞。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南陵別兒童入京》

李白 唐朝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這首詩絕對是最為狂傲的詩詞了。李白是一位有著遠大志向的人,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但是報國無門,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來展現自己的才華。因為一位道士的推薦,李白終於得到了唐玄宗要他到京都的詔書,這個時候的李白異常興奮,展現自己的機會來臨了,久久積鬱在心頭的懷才不遇的鬱悶之情終於得到了宣洩,李白的妻子看不起他,認為他有名無實,得到不認可,對他的能力也產生了懷疑。“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多麼豪放的詞句呀,讓人看到了李白的喜悅之情,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麼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仰天大笑”,多麼得意的神態;“豈是蓬蒿人”,何等自負的心理,詩人躊躇滿志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人們要學習李白的自信和狂傲的精神,自信心很重要。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的一生,從他的詩詞中體會應該是過的很愜意的,然而事實上不是這樣,李白的人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但是李白是不改初衷,一直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奔波。具有一顆堅強的心,才能夠在紛繁複雜的人人生中勇敢前行,人生就是如此。李白的詩詞就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尤其是李白的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更是精彩無比。一個人一定要努力奮鬥,當經過多年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的時候,這種喜悅心情是無比用語言表達的。


我和名人是知己


毛主席的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長征歷時兩年,縱橫十一省,行程二萬五千裡,歷經千難萬險,擺脫國民黨的圍追堵截,勝利到達陝北。是中國和世界革命史上空前的壯舉和奇蹟。長征是播種機,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長征是宣傳隊,宣傳了紅軍的政治主張和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的堅定信心。從此,面貌為之一新,從勝利走向勝利。毛主席以博大的胸襟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謳歌了紅軍的壯舉,是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典範,是一篇不朽的革命史詩,是革命英雄主義的絕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