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首先說明一點,寫這篇文童不是為了譴責父母,不是為了表達憤怒,不是為了博取同情。只是希望曾經受到傷害的現在已經長大的孩子們,在看完這篇文字後,能有勇氣面對我們內心的傷痕,化解對上一代的怨念,並阻斷原生家庭對我們的負面影響繼續往我們的下一代延續。

我是八十年代初的獨生女,父母出生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朗,成長在文革時朗,又經歷了上山下鄉。他們並沒有因為只生我一個就對我呵護備至、寵愛有加,而是按照他們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祖輩的方式來養育我。

我想用我的成長經歷告訴父母們,一些也許你們不在意的事清,會給孩子造成多麼巨大的心理傷害。

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一、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自從我記事起,我的父母就經常吵架,甚 至大打出手。幼小的我只能無助的看看這一切。他們吵架從來都不會避開我,如果某次吵架正好我沒在場,等我回來了,他們還會再演示一遍給我看,然後逼問我父 母離婚我跟誰。這個問題我至少被問過上百次。小時候看到他們打架,我還會在一旁哭,上初中後,我就已經徹底麻木了,通常都是他們在一旁砸東西,我在一旁寫 作業或者看電視。我不再流淚了,但其實兒時的心理陰影一直都在。直到現在,每當我聽到重物落地的聲音,都會渾身發抖。

這種經歷導致我一直都不相信愛清,不相信婚姻。我一直計劃著一個人生活,又怕不結婚會引來議論,於是打算隨便找個人結婚,然後馬上離婚。我不懂得關心人,因為沒人關心過我。我不會經營婚姻,婚後頭幾年經常和老公吵架,也曾有離婚的念頭。

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二、不要貶低、挖苦孩子

母親脾氣暴躁,對我的要求極為嚴格,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她並不吝借在我身上花時間,因為從小她便教我背誦詩詞,帶我讀故事。可是她吝嗇的,是讚揚,是愛。

聽家人說,我不滿兩歲就會背誦岳陽樓記,三歲時便可講出幾千字的《哪吒鬧海》,不到四歲時,就獨白解開 了外公的九連環。鄰居告訴了電視臺,於是記者來採訪。母親很得意但卻故作謙虛地對別人說:“有什麼啊,沒用的東西,都這麼大了還要我餵飯呢!會這些有個屁 用!”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什麼都不記得,我真的記得這件事,記得很清楚。當時我默默的把九連環放在一旁,躲進房間裡。

上學後,我的成績一直很好。我得到過無數老師的表揚,但我最渴望的,卻始終是家人的贅賞。但母親認為我 這是理所當然的,我帶回的考卷和評語,她從來都不會看。並且依舊按她一貫的方式,當別人在她面前誇獎我時,她就不斷的貶低我,嘲笑我,說我這不行那不行, 然後再得意洋洋的聽別人說:“哎呀,這麼好的女兒要是還不行的話,那我們家的娃娃就該扔啦!

母親的這種方式,讓我非常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我把對白己價值的判斷建立在了別人的評價上。如果別人批 評我的某一個做法,我會感覺他是在否定我的整個人。我沒有強大的內心,我做每件事都畏首畏尾,總想看如果失敗,別人會怎麼看我。這讓我活得很累,因為我一 直都在為別人活,而不是為了自己。

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三、不要打罵孩子

我 一直是一個比較聽話的女孩,但我小時候捱過很多打,甚至比男孩捱打都多。母親只要和父親吵架了,就會拿我出氣,隨便什麼事清沒做好,就會劈頭蓋臉一頓打。 因為爬假山,被反綁雙手;因為字寫得難看,被扇二十個耳光;因為忘記寫作業,被打得一個星期不能坐椅子;因為不小心把饅頭掉到地上,直接就是一巴掌,還有 無數句“沒用的東西!蠢玩意兒!死不死啊你!”記得當時我很消沉,在母親心裡,難道我真的不如一個饅頭重要嗎?

有一次我偷拿了家裡的錢,我媽憤怒極了,要把我的手剁掉,然後就把我往廚房裡拖。我掙扎看,哭看求饒, 但沒有用,很決手就被按在了菜飯上。菜刀剁下來的那個瞬間我清楚的記得當時絕望的心清。雖然是剁在了旁邊,但我在那一刻就止了哭聲,不再有任何表清。隨後 我被扔在廚房裡呆坐在地上。

當時的父母基本都會打罵孩子,所以大家都見怪不怪了。那時候樓前的一戶人家,把12歲的兒子衣服扒光, 從家裡踢了出來,就那麼撂在馬路邊。男孩不斷的嚎哭,我透過窗戶驚恐地看著這一幕。這時我媽說:“看到沒有,下次你不聽話,也這麼對你。”該句話徹底的擊 碎了我的心,我是個女孩啊,難道就這麼沒有尊嚴?

所以我一直想不通一些家長,一方面口口聲聲說,為了兒女願意犧牲白己的生命;一方面又不肯付出耐心和愛,稍有不滿就非打即罵。

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四、不要用情感控制孩子

母親從小一直給我灌輸的觀點,就是因為我才導致她這麼不幸。她經常會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有一次我和母親一起看電視,演的是一個小女孩,媽媽 去世後,她把想對媽媽說的話貼在風箏上,說風箏可以飛到天堂,就可以看到媽媽。母親邊看邊哭。我問她為什麼流淚,她卻忽然咆哮起來 “要是我死了,你就不會來看我!”當時的我不知道白己又做錯什麼了,非常惶恐,以為是自己惹媽媽生氣了。

長大後的我,依然分不清個人的情感界限。看到別人心情不好,我都會有一種負罪感,總認為和自己有關,會想辦法去討好對方。如果看到別人擺臉色,我會把他的負面情緒全部接收過來,然後搞得自己也無比鬱悶。

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五、讓孩子永遠信任你

小學時的一個暑假,我和母親坐大巴去秦皇島。大概是六個多小時的車程,一般情況下司機只停一次給乘客解手。可是小孩子膀胱控制力不強,到了四個多小時的時 候,我又想上廁所了。因為從小受母親打壓,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不敢告訴她,因為我不相信她會幫我。強忍了半個小時後,我終於對她說了,果然換來的是“就你 名堂多!誰讓你剛才喝豆漿了?活該,忍著!”

其他的孩子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會用哭鬧引起司機的注意,但我不敢,我怕捱打。後來實在忍不住了,我在心裡說 “尿 褲子就尿褲子吧,受不了了。”我不記得小時候尿褲子後母親是否打罵過我,但潛意識裡就是控制著自己不能尿,不能尿。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時候記不住事 情,就可以隨意對他。孩子記不住事清,但是記得住感覺。我不敢告訴我媽,不敢請求司機,不敢尿褲子,這大概都是幼時的心理陰影導致的。

後來終於忍到了目的地,我連滾帶爬地衝進車站廁所,卻無論怎麼努力,都已經尿不出來了。不知道有幾人有過這種體會。我跪在地上用頭撞牆,無聲的哭著,卻不敢驚動等在門外的母親。

長大後,我遇到任何事清,不論我處境多麼艱難,我都不會對我媽說。哪怕是大一時醫院給我下的病危通知, 我都直接撕了。我不想告訴她,因為我不相信她。我一直都很羨慕那些在外面受了委屈,可以回家在父母臂彎裡傾訴的孩子。而我遇到打擊和挫折的時候,卻無人可 說,我只能自己硬扛,直至內傷。

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六、不要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

母親經常對我發牢騷,說自己童年不幸、婚姻不幸、晚年不幸。每次和父親吵架都要對我控訴。一件事情翻過來調過去的反覆說,過去十年的事清依舊天天掛在嘴 上。這些負面情緒讓我揹負了很重的思想包袱,我不相信親情,覺得未來一片灰暗,對任何事情都不抱有希望。我覺得我一定會重蹈她的覆轍,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 活著?

小時候的我經常站在陽臺上往下看,心想只要輕輕一跳,大概就不會有煩腦了吧。即便是現在,每當我站在高處的時候,我都會有往下跳的想法。只不過是現在我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衝動,讓理性主導我的思想。

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七、不要吝嗇誇獎

我父母奉行的是“打擊教育”,也就是無論我取得多麼優秀的成績,他們也都是撇撇嘴說“這有什麼,不值一提”。時間長了,我就真的學得自己什麼都不是了。

參加工作後,有一次我在網上發了個長貼,有位網友回覆說:“有個細節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樓主的標點符 號使用得非常規範,沒有錯別字,並且每個自然段之間都會空格,這麼長的帖子看起來就不那麼費勁了,感謝樓主為讀者考慮。”就是這麼短短的一句話讓我淚流滿 面。我忽然發現我是多麼渴望被人稱讚。

所以父母們千萬不要相信什麼“打擊教育”能夠讓孩子越挫越勇,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強心理,能夠讓孩子奮發 向上。不可能的!不斷的打擊只會給孩子造成伴隨終生的低價值感,讓孩子在自卑、自賤中痛苦的掙扎。在孩子心裡,父母是最重要的人,一句小小的誇獎哪怕是非 常細小的事清,都會讓孩子銘記在心。

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八、家庭教育中父親不能缺席

父 親有著傳統大男子思想,認為做家務、帶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所以總是高興起來就像逗寵物一樣逗我,玩不高興了就當我根本不存在。所以除了和母親吵架以外,父 親沒有給我留下很深刻的記憶。我不否認父親很愛我,但我感覺不到。再加上母親不斷的在我面前控訴父親,所以我始終邁不過這個坎兒。

我上大學的那一年,父母正式離婚。後來父親又組成了新家,並又生了個女兒。這幾年,他一直在對我說他當初多麼無奈,其實他有多麼愛我。我也知道他再婚和再育都是他的權利和自由,可是我就是不能原諒他。不知道是不能原諒他的再婚再育,還是不能原諒他對我成長的不作為。

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九、成績不是一切,能力更重要

自 小母親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只要成績好,其他什麼都不重要。”於是我很順利的考上了重點高中、重點大學、公費研究生。可是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後,我才 發現我什麼都不懂。我不會為人處事,不會交際應酬,不會團隊合作。讀書時成績好的優越感,一下子全被踩在腳下。剛開始工作的前兩年,我總是躲在廁所裡哭。 我有太多太多的不適應,太多太多的不明白。後來我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逐漸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慢慢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十、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

母親是一個控制慾望很強的人,從小我就必須按照她的意志來生活。我穿什麼衣服鞋子、買什麼東西、考什麼大學、選什麼專業、嫁什麼人,都是她決定的。我的所有事情,我都不能做主,久而久之,形成了我懦弱、膽小、毫無主見的性格。

上大學之前,母親一直控制看我的生活。考上大學後,因為大一時生了一場病,母親以此為理由來陪讀,又延續了七年她對我的控制。研究生畢業後,我進入一傢俬企工作,母親以當初把房子買了給我治病,現在無家可歸為由,搬入了我的宿舍。於是我就成了一個奇觀,帶看媽媽上班的人。

當時的我,根本就沒有想過拒絕母親,因為在她的教養下,我根本不知道“界限”的含義。我彷彿是跟她共生的,我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沿有自己的邊界。

在她的強力包辦下,我沒有真正談過一次戀愛。工作後,又是在她的包辦下,我嫁給了現在的老公。結婚頭幾年,我總是和老公吵架,不止一次想離婚。我恨母親毀了我的一生,我恨為什麼她的行為,要讓我用一生的幸福與安寧來償還。

其實,如果我的母親看到這篇文童,也許我說的這些回憶她一件都不會記得。但正是這些不被記得的細節,在不斷的傷害著我,計我痛苦不堪。屈傷心。我倆一起參與到育兒的過程中,家裡每天都有笑聲。

對於母親,我託人給她介紹了個老伴兒,人很好,我很放心。雖然我無力改變母親的心態,但我還是一有機會就開導她。她也會經常來我家小住,但我會守好自己的邊界,不讓她影響到我和兒子。

最後,我再次說明,寫這篇文童不是為了控訴什麼。我的母親應該代表著中國的很多父母,其實他們都曾是一個受傷的小人兒,只是他們不曾意識到,於是又把傷害一代一代往下延續。

我依然有著很多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陰影,這些缺陷和陰影可能會伴隨我一生。但我會盡力來自我修復,快樂生活。同時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夠回顧反省我們的成長經歷,在阻斷原生家庭的傷害往下延續的同時,彌合自己內心的傷痕,幸福快樂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