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燒不盡”——屢禁不止的盜版小說

版權保護的底層價值是,能夠讓各個崗位的行業從業者相信付出努力即有回報,一個良性循環建立起來,從作者到平臺,再到讀者,都能從中受益。

刺蝟公社 | 駱北

經過數天的勸說,韓東終於讓百度貼吧更新組應允,新書的章節更新時,他們會晚半天時間再更新到貼吧。

這個結果,韓東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雖然心裡也不舒服,但至少能挽回一點損失,在新書更新前期,能讓銷售數據好看一點,為此他特意感謝了貼吧更新組,違心地稱讚他們很夠意思。

韓東是某網絡文學網站簽約作者,也是該網站的頭部作者,幾個月前,他在微博預告新書,沒多久,與新書同名的百度貼吧就出現了,等他的新書開始更新時,貼吧就成了那些喜歡看他的書但又不願付費的讀者聚集地,每當章節更新,用不了多久,這些章節就會同步更新在貼吧裡。

無奈之下,他只好去和貼吧更新組商談,讓他們晚點再發,要是數據太差,他可能就停更了,所幸這些人也是他的老讀者,為了能有書看,一口應了下來。

貼吧的人還好說,但盜版網站,韓東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比起貼吧的興趣向行為,盜版網站可就靠著這個掙錢,非常效率,講究

快、準、全,往往作者剛上傳,用不了幾分鐘,盜版網站就能同步更新。

盜版問題,是網絡文學行業之痛,十幾年來無法根除的頑疾。

據《2018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2018年中國數字閱讀市場規模達到254.4億元,但艾瑞諮詢的數據估算,網絡文學行業因盜版而遭受的損失也達到58.3億元,依然遠高於數字音樂及網絡視頻行業的損失佔比。

冷冰冰的統計數字之下,是網文作者和正規平臺的辛酸血淚,在競爭激烈的網文行業,有許多作者兢兢業業,努力寫書,生怕一天不更新,就讓讀者失望,但稍微有些人氣後,就因盜版分流,收入沒有提高,生活無以為繼,有些作者甚至因此放棄寫作。

盜版猖獗,作者群體幾無應對之力。起點大神“流浪的蛤蟆”在知乎上講了一個故事,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作者,自己佔了貼吧,覺得再也不怕盜貼了,四處跟人炫耀,講述自己如何佔領貼吧,讓更新組無可奈何的成功經驗,可惜,沒過多久,他就被幹掉了吧主之位。

“他做的事,其他作者不是沒有嘗試過,只不過都失敗了。”蛤蟆最後無奈道。

在著作權益維護上,作者始終是弱勢群體,需要各自簽約的平臺為其奔走維權,而這幾年,各大正版文學網站也沒少對盜版網站發起反侵權攻勢。

天眼查顯示,近幾年,閱文旗下的起點中文網曾因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和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起訴他人或公司的法律訴訟信息達266條,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向閱文方面求證,得知閱文旗下有一支專業的法務團隊進行維權工作,僅2018年,就針對包括主流搜索引擎、應用市場在內的各大平臺,全年下架侵權盜版鏈接近800萬條,通過發函投訴、民事訴訟、行政舉報等方式處置侵權盜版APP及各類盜版衍生品2300餘款。

2016年,由國家版權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門聯合開展的,以打擊網絡領域侵權盜版為主的專項行動——“劍網2016”,打擊了北京“頂點小說網”,重慶“269小說網”,江蘇蘇州“風雨文學網”等一批網文盜版網站,成為行業內比較典型的反盜版案例,這裡面也有閱文等正版網站的深度參與。

“野火燒不盡”——屢禁不止的盜版小說

監管部門和企業持續的大規模的反盜版行動之下,網絡小說的盜版勢頭得到了一定遏制,2018年,網絡文學盜版損失有了較為明顯的下降,在行業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的情況下,損失總額同比下降21.6%。

然而,這並未從根本上改變網絡文學行業嚴峻的盜版現狀,尷尬的是,很多網站被打擊關閉後,很快就會冒出同名的網站,比如在2016年被取締的“頂點小說網”,今天在百度上搜索,還是能搜出一大堆結果,這些網站域名不一,但都叫頂點小說,且上面均有大量盜版小說。

提及網文盜版網站,就不得不說“筆趣閣”

早年間,筆趣閣是國內流量最大的網文盜版網站之一,內容多,更新快,體驗較好,被很多用戶熟知,後來筆趣閣被依法關停,但打死一家“筆趣閣”,冒出千百家“筆趣閣”,此後的很多盜版網站,均掛靠此名,藉以吸引盜版用戶的關注,正版網站傾力打擊,但結果像是“打地鼠”,至今,一搜“筆趣閣”,還是有一堆網站,真可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野火燒不盡

盜版小說為何屢禁不止?在版權意識深入人心的今天,數字音樂、視頻,自媒體,甚至圖片版權保護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為何在數字閱讀領域始終無法有質的突破?

盜版小說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傳統網站通過搜索引擎獲取流量,再以廣告聯盟的形式賺取鉅額廣告收入,搜索引擎、廣告聯盟和盜版網站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共享收益。而從盜版小說網站的投入產出比和風險收益比來看,這是門“一本萬利”的生意。

北京晨報曾報道,一個90後男子在2013年5月到2014年12月的一年半時間內,通過自行搭建並非法採集17k小說等正版網站的內容,刊登百度聯盟收費廣告,謀取廣告收入42萬元。

建一個盜版網站的技術門檻和成本極低,在境外買個獨立服務器,買個域名,在百度上下載網站源碼,像裝系統一樣一鍵安裝,再下載一個盜版網站模板,網站搭建好後用採集器爬取其他大型盜版網站的內容,連採集規則都不用自己寫,網上都有現成的,更有甚者,連wap源碼轉換、App開發等都有詳細的模板和教程。

另外,文字作品佔用的存儲空間小,基本沒有服務器帶寬的壓力,很多盜版視頻雲盤網站還得開個會員才能看,小說站除了建站之初的低廉成本外,基本沒有其他支出,一旦建成,就坐享其成。

“野火燒不盡”——屢禁不止的盜版小說

從渠道來說,主要就是百度、UC等搜索引擎,根據用戶的訪問習慣,結合算法和規則,盜版小說網站會在排名上佔據很大的優勢,且由於盜版小說網站太多,會有一種鋪天蓋地的觀感,畢竟沒有哪個去百度搜小說看的讀者是抱著看正版的心態去的,長此以往,盜版網站的搜索權重越來越大,會獲得巨大的流量傾斜,並持續獲利。

從監管來說,不好判定和追責,是盜版小說網站屢禁不止,無法無天的最大原因。許多盜版侵權者,將主要人員及服務器設置於境外,打擊起來十分棘手,再有就是,技術的發展使得侵權行為越來越隱蔽,如網絡文學作品盜鏈、聚合轉碼類盜版網文App等,鏈條錯綜複雜,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才能有效遏制。

而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使得盜版侵權的違法成本極低,以起點的訴訟信息看,幾乎所有的著作權糾紛和作品信息傳播權糾紛都是民事訴訟的範疇,“民不告官不究”,正版網站要維權,需要大量採集證據,忍受漫長的訴訟週期,而獲得的賠償數額遠遠無法覆蓋維權成本和權利人的損失,監管部門對盜版網站的判罰力度也無法起到足夠的警示作用。

最重要的,在讀者層面,很多人依然覺得小說本就可以免費看,盜版免費內容的長期氾濫降低了讀者的內容獲取難度,形成了慣性思維,“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盜版小說屢禁不止,究其根本,還是盜版的市場空間太大,而要加強讀者群體的版權意識,必然是個長期艱難的過程。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想要改變中國網絡小說的盜版問題,行業和監管部門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被盜版侵權者牽著鼻子走,還是要找出問題根源所在。

2003年,起點中文網首創按章節付費的商業模式,讓辛苦碼字的作者能把興趣發展為事業,能憑藉自身的智力勞動獲得合法收益,從而構建起網絡文學正版化的基礎秩序,讓行業形成良性循環的內容生態,網絡文學20年間,誕生了群星璀璨的作者和許多值得被銘記的作品,但正如陽光下的陰影,盜版問題與按章節付費的商業模式相伴相生,難以根除。

盜版網站的商業邏輯中,流量是關鍵,如何能吸引到更多的人點擊,這是根本問題,因此盜版的核心目標是頭部作者創作的頭部作品,輔之以正版平臺不會提供的擦邊球和色情內容,很多中小型盜版網站也是盜取大的盜版網站內容,反侵權時,可以集中力量,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掌握主動。

“野火燒不盡”——屢禁不止的盜版小說

QQ閱讀“大神說”欄目(圖片來源:QQ閱讀App截圖)

從用戶角度,平臺也要努力革新目前出現的一些模式化、套路化的弊病,降低用戶的付費心理門檻,提高閱讀體驗,讓用戶覺得“物有所值”,並不斷提高作者和讀者、讀者和讀者之間的交互性,建立盜版網站無法替代的情感聯繫,比如QQ閱讀中的“大神說”欄目,以及微信讀書的社交互動感,QQ閱讀、起點讀書APP中非常火爆的“章評”、“段評”等更多樣化的交互模式等。

一句話,就是抓住盜版網站不具備的優勢,打出差異化,牢牢握住正版網站作為內容源頭的主動權,讓盜版網站逐漸“模仿不來”,同時也從多維度打擊盜版的生存空間,不斷挖空盜版的滋生土壤。

某種程度上,原創保護能力將成為內容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深刻影響到內容生態和商業變現。

近兩年來,數字閱讀市場規模均保持高速增長,主要緣於企業大幅增加的版權收入和付費閱讀收入,在經過多年的平臺內容積累後,發力重點轉向了原創內容的孵化與作品改編上,這二者的前提,正是對原創的大力保護和對盜版的持續打擊。

以閱文為例,全力打擊盜版的直接效果,就是營收的增加,和作者稿酬的增加。

2018年,閱文在線業務營收38.3億元,其中,自有平臺在線業務營收22.1億元,同比增長13.9%;2017年和2018年,閱文向旗下作者發放稿酬均超過10億元,作者收入持續增長;在付費閱讀的基礎上,著力版權運作和IP開發,讓優質內容的價值得以展現,優化了頭部作者的收入結構,降低盜版對作者造成的收入損失。

無疑,全方位的原創保護和IP開發,會對優質作者產生持續的吸引力,保障優質內容的產出,優質內容則能持續激發優質用戶的付費意願。

“網文單靠點擊量不具備數據參考價值,在讀者心中,願意為你掏錢才是真的喜歡你。”網絡文學資深編輯俞宏說。

去年,中國數字閱讀用戶付費意願率已提升至66.4%,各年齡段用戶的實際付款金額均高於其意願付費金額,其中閱文的用戶平均月付費額達24.1元,同比增長8.1%,成為閱文營收增長的重要引擎。

版權保護的底層價值是,能夠讓各個崗位的行業從業者相信付出努力即有回報,一個良性循環建立起來,從作者到平臺,再到讀者,都能從中受益,作者的創作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平臺能更好地起到連接作用,讀者能更愉悅地體驗閱讀的樂趣。

人心所向,勢在必行。打擊盜版之路,雖道阻且長,但事關行業和平臺根基,每一家公司,每一個作者,都會是原創保護的直接受益者,前提是,需要參與者下決心,使力氣,不計較短期得失,從長遠考慮,堅決對盜版說“不”。

2016年,在閱文的倡導發起下,網絡文學行業“正版聯盟”成立,將機構、作家、行業合作伙伴都納入進來,共同抗擊盜版,信息共享互通,技術分享交流,已經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合力。

將來會有一天,一位行業內的頭部作者不用再去懇求盜版團伙“手下留情”;

一位資深的盜版讀者再次打開百度,搜索他每天看的那本書時,也會莫名感覺到一種孤獨,沒有人和他交流討論,沒有買下商品的消費愉悅感,也沒有正版App上流暢整潔的閱讀體驗,只是匆匆地讀完,不留一絲痕跡,也不留幾分印象,轉而投向精彩紛呈的正版世界;

一個牟取非法利益的鑽營者深思熟慮,發現風險遠高於可能的利益,決定放手。

行業內的人,只需靜靜等待,但行好事,這一天也就不會太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