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中江10萬畝芍藥盛開 幸福之花助力鄉村振興

四川在線消息(肖開豐 顧朝輝 記者 張漁)人間四月芳菲盡,中江芍藥始盛開。四月的中江,芍藥飄香。芍藥漸次開放,遍地奼紫嫣紅。收拾好行裝,走進四月的中江,定會讓你流連忘返。從通濟道樁的“十里花海”到玉興凡龍的千畝芍藥。從元興西閣的“花湖”到集鳳“情花谷”的萬畝芍藥,每一處都會讓你駐足、讓你驚喜、讓你身心愉悅。

德阳中江10万亩芍药盛开 幸福之花助力乡村振兴

每年4月上旬到5月中旬,中江芍藥花次第綻放,吸引遊客近百萬人次。芍藥花是中國的傳統名花,也是我國栽培歷史最悠久的花卉之一。歷代詩文中,芍藥是“別離”和“多情”的象徵,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情花”。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藥互贈,表達結情之約或惜別之情,故又稱“將離草”。《詩經·鄭風·溱洧》有云:“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芍藥)”。據瞭解,“中江白芍”系毛茛科芍藥,屬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栽培歷史悠久,人工栽培歷史近300年。2008年成功註冊“中江白芍”、“中江丹參”原產地證明商標。

“十里花海” 多姿多彩

4月9日,“幸福通濟多彩道樁”通濟鎮道樁村十里花海首屆賞花節開幕,廣袤的山野上五彩繽紛的芍藥花、月季花等幾十種鮮花競相盛開。

通濟鎮道樁村位於縣城北方,與永太、東北鎮接壤,距政府15公里,全村轄16個社,總人口2360人。近年來,流轉土地1200餘畝套種佛手、芍藥、樹樁玫瑰、樹樁月季,打造多彩道樁、十里花海景區。

德阳中江10万亩芍药盛开 幸福之花助力乡村振兴

“我們村有2000多畝地,大多是山地,之前靠種植糧食經濟效益不好,多數村民都外出務工了。”中江縣通濟鎮道樁村黨支部書記張瑞德說,“為了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近兩年,村上提出了發展產業,增加造血功能,助力脫貧攻堅的發展思路。”

目前,道樁村打造了百花園區80餘畝,形成觀景帶的百花花海,集體經濟種植有青脆李120畝、貴杞棗160畝。現基本形成以鮮花大道為主要遊覽路線休憩帶,觀音山觀音廟至月半荷塘中軸線,百花間觀光區,芍藥園觀光區為一體的“一帶一軸兩區”旅遊區間,帶動人均增收1000餘元。

凡龍芍藥 香飄四溢

“牡丹為王,芍藥為相”。 4月10日,中江縣玉興鎮近千畝芍藥花競相開放、漫山遍野,讓人流連忘返。

雨後的花谷少了一絲川妹子的辣味,多了一絲江南的婉約。盛開的芍藥花在雨露的浸潤下紅的似火、白的似雪,團團簇簇、惹人喜愛。慕名而來的遊客們紛紛在花海中徜徉流連,並用相機記錄下這美好和樂趣。

在景區內,除了可以觀賞到美麗的芍藥花,遊客們還可以沿路到美食街、農家樂品嚐當地特色美食,與親朋好友一起享受戶外賞花踏春好時光。

德阳中江10万亩芍药盛开 幸福之花助力乡村振兴

“週末進區景區的遊客約有4萬人左右,平時也有1萬多人”凡龍村村書記介紹說。

“今年,我主動申請加入村裡的‘微村落’,翻新了自家的院子,開了個農家樂,好好幹,增加點家裡的收入。”凡龍村村民劉小梅喜滋滋地說道,“去年,我只賣了涼麵、土豆這些小吃,都賣了千把元呢!”

玉興鎮位於中江縣城南面,距縣城12公里。近年來,該鎮土地流轉面積達6000餘畝,現代農業蓬勃發展。2018年開始,玉興鎮傾力打造位於凡龍村和望雲村的農旅融合產業示範帶,並提出“連點成線、以線成面”的發展理念。而作為芍藥種植基地的凡龍村如今已漸成規模,有芍藥近千畝。該村將繼續按照以農造景,以景帶旅,農旅融合的發展理念,充分整合各種資源,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西閣“花湖”修身養性

五彩環水,花湖西閣。4月16日,中江縣元興鄉第三屆鄉村旅遊節開幕。

元興鄉地處中江最南端,山水秀美,風光旖旎,生態資源十分豐富,農耕文化氛圍濃郁。走進元興鄉西閣村,樹木環繞,谷地白、粉、紅、紫的各色芍藥競相盛放,平頂白牆琉璃瓦的村居點綴其間。元興鄉充分發揮芍藥花的獨特觀賞性,以花為媒,舉辦鄉村旅遊節,為農民增收開闢新路子。目前,結合元興鄉西閣村1000畝芍藥基地、農業產業園和元興水庫獨特的自然風光,已成為當地村民致富增收的“法寶”。

德阳中江10万亩芍药盛开 幸福之花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來,元興鄉主動對標農旅融合帶打造,立足元興實際,通過旅遊賞花活動,充分展示了元興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獨特的旅遊產品,提高了元興知名度,增強了元興吸引力,有效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認同感和幸福感。

“今年西閣村的變化很大,水泥路基本都修到了家門口,觀賞道也修好了,整個村的規劃變得越來越好了。”村民王宇貴說,“我們現在的日子也是越來越好,在我家,每年除了土地的租金收入之外,平時在芍藥地裡打工,一個月也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還有每年在節慶賣點土特產,在家門口就能增加收入。”

下一步,元興鄉將以節會為契機,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拉伸旅遊鏈條,打造“一心三區”。即以西閣村花湖人家核心區,規劃以“養心西閣”“養眼西閣”“養身西閣”和“養性西閣”為四個主題,打造鄉村景觀優美、鄉土文化濃厚的鄉村旅遊度假景區。並結合鄉村綠道,串聯起以芍藥花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形成鄉村運動健養區。同時,通過特色農業打造鄉村旅遊,讓全鄉群眾共同享受到在基層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所帶來的“紅利”。

“情花之源”美麗石埡

“這一片芍藥好看,幫我拍一張。”遊客張女士在朋友的陪同下,在芍藥花中來回穿梭,拍照留念。“我和幾個朋友一大早就趕來了,這是我第一次見這麼成規模的芍藥花”在芍藥前玩自拍的張女士高興地說。

“情花谷”距中江縣城10公里,位於龍泉山脈尾端,毗鄰德陽、廣漢、成都等城市。谷內地勢地貌奇特,周圍群山環抱,壑谷交錯幽深,平均海拔800餘米,森林覆蓋率達45.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8℃,空氣清新宜人。歷史文化、農耕文化、養生長壽文化悠久,生態環境優美。

德阳中江10万亩芍药盛开 幸福之花助力乡村振兴

“景區定位以芍藥中醫藥養生為特色的鄉村休閒度假旅遊區,按國家4A級特色鄉村旅遊區規劃打造,景區一期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分為鮮花小鎮旅遊綜合服務區、芍藥花海核心景觀區、鄉村養身休閒區三個功能區。”集鳳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中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旅遊發展,重點打造倉山、集鳳、南山、清河、永太5條農旅融合帶,重點發展道地中藥才芍藥,以花為媒,形成“上賞花、下賣藥、中間還有農家樂”的模式,已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群眾致富的主要途徑。目前全縣芍藥種植面積10萬餘畝,年均吸引賞花遊客近百萬人。2018年芍藥賞花實現旅遊收入20億元,中江的芍藥花已成為中江人的致富之花、幸福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