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今天是10月17日,第五個國家扶貧日。碧桂園的公益扶貧事業也已走過21個年頭。

21年,7849個日子,188376個小時,碧桂園扶貧人用堅守,重新定義了什麼是“事業”。既選擇遠行,當風雨兼程……

1997年

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事業剛剛起步,就設立了“仲明大學生助學金”,用實際行動為廣東省20所高校貧困大學生提供支持。同時,道義契約的簽訂也讓這份關愛傳遞至今,鼓勵著更多年輕人勇敢向前,頑強拼搏。

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2000年

接受過“仲明大學生助學金”資助的學子房秀麗,畢業後自願選擇到西藏支教。我們相信,愛心可以傳遞,希望之火也會越燃越亮。

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2002年

2002年,楊國強和女兒楊惠妍一同以“順德一批民營企業家”的身份,創辦了全國唯一一所全免費、純慈善的民辦高中——國華紀念中學。“國華學子當以奉獻社會為終生追求”,十多年間,我們見證了一屆又一屆的國華學子走入社會,在各行各業貢獻他們的力量。

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2007年

響應國家東西扶貧協作的號召,2007年,碧桂園參與幫扶四川馬邊、甘洛兩個國家級貧困縣項目,修公路、通水電、辦學校、建醫院……

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2008年

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汶川桑坪中學校舍在地震中損毀,學生無法上課。得知這一消息後,碧桂園決定免費接收汶川桑坪中學1700名師生,前往廣東復課。這是中國首例初中整體搬遷異地復課,也是災後人數最多的一次異地復課。

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2010年

2010年,碧桂園選定廣東清遠英德市樹山村作為結對幫扶的第一個點,發展以綠色產業為龍頭,加住房改造、飲水、道路、電網、通信的“一帶五”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程。

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如今,這個曾經汙水橫流、破敗不堪的小鄉村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碧桂園也不斷總結歸納,將樹山經驗推廣至更多的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結對幫扶點。

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2011年

2011年11月11日上午11時,在這個千年難得一遇的“光棍節”,在樹山村村民和同事們的見證和祝福下,碧桂園樹山綠色產業扶貧項目集體婚禮在樹山村舉行。

兩位新郎官都是碧桂園駐樹山的扶貧幹部。在奮鬥的地方完成自己的終身大事,定是難忘而富有意義。

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2013年

2013年,碧桂園創辦了全國唯一一所慈善性質的大專院校——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通過“校企融合、產教聯動、工教一體、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使貧困學子掌握“一技之長”。

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2017年,碧桂園職業學院首屆畢業生畢業,實現百分之百就業,11名優秀學子月薪破萬元;2018年,第二屆畢業生畢業,20名優秀學子月薪破萬。“教育扶貧,授人以漁;一人成才,全家脫貧。”這就是碧桂園教育扶貧理念的最好詮釋。

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2018年

2018年,碧桂園將扶貧提到主業的高度,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號召,在各級黨委政府指導下,與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等全國9省14縣達成了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結對幫扶,探索一條“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鄉村振興道路。

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建學校、下鄉村、一對一幫扶送溫暖。獎補助、教技術、手把手傳遞現真情。在精準扶貧這條路上,碧桂園人將抱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勇氣,將偉大事業進行到底。

既選擇遠行,當風雨兼程。

碧桂園扶貧人用188376個小時,重新定義了這項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