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孫立人臺灣陸軍總司令 豈能讓老長官黃傑背黑鍋?

1954年6月24日,退守臺灣的蔣介石簽發一項重要的軍事任命:黃傑任陸軍總司令,孫立人任總統府參軍長,失去兵權。此時,孫立人在陸軍總司令兼臺灣防衛總司令正好乾滿三年,而黃傑則在越南富國島羈留三年回到臺灣,收穫著“海上蘇武”的曠世盛名。

也許正是孫立人、黃傑兩人在陸軍總司令這一職位上前後角色的關係,很多人把孫立人的解職歸咎於他的老長官黃傑,其實這是歷史的一個很大的誤會。

解除孫立人臺灣陸軍總司令 豈能讓老長官黃傑背黑鍋?

被稱為“叢林之狐”和“東方隆美爾”的孫立人將軍。

身為國民黨第十一集團軍司令的黃傑雖然成功收復龍陵、芒市、遮放、畹町,取得滇西緬北勝利,具有赫赫戰功,但孫立人的名氣要比他大很多。其一是1942年-1944年孫立人在緬甸和印度取得系列戰功,尤其是緬甸 仁安羌大捷營救了數千名英國軍人,孫立人在英美等國具有很高威望;其二是孫立人在臺灣長達33年的軟禁生涯,這種悲情角色獲得了無數人的同情。

孫立人的解職不僅與老長官黃傑毫無關係,反而孫立人是黃傑最為賞識的一名猛將。這段上下級關係,主要是在稅警總團參與淞滬抗戰那段歷史。

稅警總團是蔣介石的小舅子 在1932年任財政部長期間建立的私人武裝,組建目的是用於緝私徵稅。憑藉雄厚的財政支持,武器配備精良,廣招天下英才,高級軍官全部由他宋子文親自網羅,前四任總團長均由宋子文選定,具有清華大學和美國西點軍校學歷的孫立人也是由他選派為第二支隊上校司令兼第四團團長。

宋子文本想用稅警總團作為自己的軍事資本“擁兵自重”,在1932年“一·二八”抗戰後達到頂峰。未經蔣介石允許,宋子文私自把稅警總團全部運到鄭州,準備開赴北平。蔣介石得知後大發雷霆,命令稅警總團開回原防,否則繳械,同時逼宋子文辭去財政部長職務,“出國考察”。1934年命令當時駐防徐州的第二師師長黃傑接任稅警總團總團長,這等於是宋子文苦心經營的軍隊,被蔣介石輕而易舉地吞併了。因之故,黃傑成了孫立人的上級。

解除孫立人臺灣陸軍總司令 豈能讓老長官黃傑背黑鍋?

被稱為“海上蘇武”的黃傑將軍。

1937年稅警總團作為國民黨第八軍參加淞滬抗戰,黃傑任總團長,孫立人任稅警總團第二支隊第4團團長。孫立人在薀藻浜和大場兩處戰役中表現突出,黃傑對此極為賞識。臺灣著名報人張佛千先生在《憶往紀實》中記錄了黃傑對孫立人的評價:“我這裡的六個團中,有兩個團是驕兵悍將,第四團團長孫立人,美國留學生;第六團團長何紹周,是何應欽的侄子。”黃傑自己在其《淞滬及豫東作戰日記》中兩天的日記體現出對孫立人的關切:“1937年11月3日,稅警總團第二支隊第四團團長孫立人,於本日5時遭創,餘除令即將孫團長送往租界中醫院治療”;“11月4日,命軍部副官處長王石風偕稅警總團部稽核處處長黎度公攜款500元赴醫院代表餘慰問療傷中的孫團長立人”。黃傑於1984年出版的這本《淞滬及豫東作戰日記》時,孫立人尚未解除軟禁,可見黃傑並不避諱他與當時還是“罪臣”的孫立人的關係。而且正是在淞滬抗戰中,孫立人因作戰有功,黃傑讓他取代王公亮升任第二支隊少將司令。

此後幾年,黃傑和孫立人可謂天各一方,直到1942年組建中國遠征軍後再結戰緣。中國遠征軍下轄第5軍、第6軍、第66軍和新38軍。1942年4月,孫立人率新38師抵達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 ;1943年4月黃傑出任第11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6軍軍長,1944年9月接替宋溪廉 任第11集團軍總司令。孫立人、黃傑在各自的戰場創造了新的輝煌:孫立人先是在緬甸取得 仁安羌大捷,解救7千被困英軍,繼而在印度取得胡康河谷大捷;黃傑則在國內指揮第十一集團軍反攻滇西緬北戰役,經8個月浴血奮戰,以傷亡4.8萬多人的代價,擊敗日本侵略軍56師團,與在國外的孫立人新38師(新1軍)遙相呼應,共同打通了中國到緬甸、印度的國際交通線,對爭取同盟國對中國抗戰的物資援助起了重要作用。

歷經幾年國內戰爭後,孫立人早於1947年11月到達臺灣,在臺灣建立新軍,1948年底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司令長官和臺灣防衛司令,1950年3月任陸軍總司令兼臺灣防衛總司令,1952年4月連任陸軍總司令。值得一提的是,此時蔣介石對孫立人的提拔重用,有想利用他爭取美國援助“光復大陸”之意,但正所謂世事如棋,孫立人靠稅警總團起家,宋子文是孫立人最大的“伯樂”,當孫立人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蔣介石和宋子文關係出現了裂痕:1950年初宋子文接到蔣介石要他回臺灣的急電;1950年2月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決議,要求他返回臺灣,宋子文再次拒絕;1953年,蔣介石批准開除宋子文的國民黨黨籍。

1954年6月黃傑取代孫立人任陸軍總司令,孫立人改任總統府參軍長,失去兵權。此時有人揣測,黃傑接任孫立人陸軍總司令一職,是老長官革了下級的命。但聯繫孫立人後來的悲劇性命運,1955年8月20日,蔣介石以“縱容”部屬武裝叛亂、“窩藏共諜”、“密謀犯上”的罪名,革除孫立人總統府參軍長職務,可見孫立人的命運完全不掌握在黃傑手上,而是他作為宋子文的門生,以及與美國、英國走得太近,始終難得蔣介石的信任。

解除孫立人臺灣陸軍總司令 豈能讓老長官黃傑背黑鍋?

孫立人孫立人還在“軟禁”時,老長官黃傑就在這本書中記錄了對他的關切。

反觀黃傑,1934年蔣介石從宋子文手中奪得稅警總團兵權,起用黃傑任稅警總團總團長;1954年又讓他取代孫立人任陸軍總司令,此後更是任陸軍總司令兼臺灣防衛總司令、臺灣省主席、國防部部長、國民黨中央常委,可謂順風順水。這一切,既得益於他一生在長城抗戰、淞滬和豫東抗戰以及滇西緬北戰役中所積累的戰功,更得益於他對蔣介石的捨身救駕:1930年7月11日深夜,黃傑任第二師第二旅旅長參加蔣馮閻中原大戰,敵軍突破防線,情勢緊急,黃傑率部3個團,收復李壩集,成功的保護堅持在商丘境內柳河車站指揮的蔣介石 ,有救駕之功,自此“校長“蔣介石一生都記住了黃傑這個第一期黃埔軍校的“天子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