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永城2019年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4月24日,記者從全市工業經濟運行座談會上獲悉:一季度,我市經濟運行工作開局良好,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列,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特徵,經濟發展的質量明顯提升,實現了首季“開門紅”。

1—3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1.4億元,同比增長9.7%;完成工業用電量18.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06%,其中當月完成6.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07%;完成工業增值稅3.67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當月完成1.38億元,同比增長14.4%,主要經濟指標開局良好。

工業增速穩步向好。1—3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9.7%,高於全省0.7個百分點,高於商丘市(含永城)0.2個百分點,較去年年底提高0.7個百分點,環比提高0.4個百分點,居十個省直管縣(市)第二位。一季度全市工業經濟增速明顯好於預期、好於去年、好於全省,為實現全年發展目標任務打下了良好基礎,也為新時代開啟新徵程開好了頭、起好了步。

工業投資較快增長。1—3月份,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2.1%,高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9.9%)22.2個百分點,居十個省直管縣(市)第三位。今年全市實施閩源鋼鐵擴容技改、年產20萬噸乙二醇現代煤化工、皇溝產業轉型升級等技術改造項目31個,項目總投資100.9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54.1億元,截至3月底,實際完成投資28.0億元,投資完成率51.7%;其中3000萬元以上省級重點“三大改造”項目19個,計劃完成投資52.7億元,實際完成投資27.1億元,投資完成率51.4%,項目進展順利。

新增企業拉動明顯。去年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5家,今年一季度新增37家,新增企業佔工業企業總數(254家)的32.3%,拉動工業經濟增長7.3個百分點。

製造業支撐作用增強。一季度,全市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6%,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0.9%,拉動全市工業增速提高6.9個百分點,而採礦業、電熱水氣生產及供應業分別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2.5、0.3個百分點。製造業佔絕對優勢,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力。

我市31個行業大類中,除傢俱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等4個行業增速下降外,27個行業實現正增長,增長面87.1%。

煤炭行業市場分化。一季度,全市煤炭產量344萬噸,同比下降4.2%。煤炭市場出現分化,動力煤隨著製造業增速反彈,電廠耗煤增加,煤炭綜合售價小幅提升,永城區域煤炭綜合平均不含稅售價780元/噸,同比增長9.7%。但隨著《化工十三五發展規劃》頒佈和多個省市煤炭消費減量行動計劃提出的“化工造氣去無煙煤化”要求,無煙煤產品價格出現下滑。其中無煙精煤一季度平均不含稅售價937元/噸,同比下降2.2%;無煙塊煤一季度平均不含稅售價989元/噸,同比下降14.4%。

鋁加工行業產量下降。受神火鋁業產能轉移影響,下游鋁加工行業原料供應不足,1—3月份,全市生產電解鋁產品5.01萬噸,同比下降34.56%,有色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下降3.7%。3月份電解鋁均價13671元/噸,價格走勢偏穩,與上月基本持平。

食品行業平穩趨緩。一季度,食品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8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4億元,同比持平,食品製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億元,同比增長23.5%,酒、飲料製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0.35億元,同比增長54.8%。

鋼鐵行業產銷兩旺。一季度,隨著鋼鐵下游行業開工率增加,需求集中釋放,鋼鐵行業呈現產銷兩旺態勢。1—3月份,鋼鐵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3億元,同比增長14.2%。同時受環保限產力度加碼,鋼廠產量大幅下降導致資源供給減少,對鋼價形成明顯支撐。3月份螺紋鋼平均價格4000元/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