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教育與成績是否應該進行分離

在美國:教育與成績是否應該進行分離

孩子們一開始的教育,就被灌輸有些人善於學習,而有些人是不善於學習的。

而學校也印證了這種說法,學習成了一場有輸有贏的競爭。在美國的學校制度中,並非所有的學生都是生來平等的。

一個學生學到多少課本知識決定著成績。但是用成績來有效客觀地量化學習幾乎是不可能的。大多數學校只是測試記憶和背誦,這並不是學習的重要指標。

成績會對學生的情緒健康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也就是說,我們中的許多人已經習慣於用分數來衡量自我價值。我有一個朋友,12年的學業上她都取得優異成績,但當她上大學後,她從班裡的尖子生變成了為了及格而苦苦掙扎的學生,這讓她崩潰了。

她覺得自己作為“好學生”的身份已經消失了,導致她的自尊心下降。她的父母非常擔心她的精神狀態,差點讓她休學。而這一切都是因為“GPA”這些小數字。

2013年,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在Facebook上進行了一項針對壓力和青少年的調查。學生們詳細說明了他們為獲得好成績而做出的犧牲:他們被迫把絕大部分時間投入到學業上,他們覺得在學習上的壓力,已經開始表現出精神疾病的症狀。

學生心理健康的下降是當前教育體系中的最關鍵問題之一。2015年紐約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49%的高中學生由於成績、家庭作業和準備上大學而承受著不正常的高壓力。26%的參與者表現出臨床抑鬱症的症狀。

學生們非常渴望得到幫助。學校旨在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而不是對心理健康構成威脅。這些學生的思想心智正處於發展的關鍵階段,他們不應該因為壓力過大,以至於無法完成作業甚至不能上學。學生應該能夠集中精力照顧自己,而不是被迫沉溺於自我折磨。

在教育領導雜誌的一篇文章中,國家教育與人類行為講師Alfie Kohn總結了他通過研究從小學到大學學生的成績得出的三個結論:成績使學生對學習興趣降低,成績會培養學生選擇付出最少努力(科目)的偏好,成績降低了學生的思維水平。

Kohn建議教師使用“敘述性評估或會議”,而不是字母和數字等級。這樣,學生的進步可以用定性而不是定量來評價。

學術界是以績效為基礎的,在績效目標方面,有兩種類型:績效方法目標,即學生尋求獲得能力的目標;績效迴避目標,即學生尋求避免不稱職的目標。《教育心理學雜誌》在2011年進行了一項實驗,結果發現,分數越高的學生越傾向於採用績效迴避目標,而不受分數限制的學生更傾向於採用績效接近目標。換句話說,成績似乎激勵學生避免做最壞的事情,而不是做到最好。

我們在錯誤的假設下對待教育,即所有的思想都是一樣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想法,也不是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一樣。考慮到不同的學生需要不同的討論和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們評估學生對某一主題的理解的方法也應該不同,這取決於特定的學生。

這種現象不僅強化了不良成績的消極思維,而且也防止了大部分學生經歷健康的失敗。這就是為什麼我的朋友在適應大學學術方面有這麼大的困難——她不知道如何應付低分,因為她從來沒有這樣過。長久以來,她都能夠達到自己設定的標準,因此,當大學課程的困難使她無法繼續達到同樣的標準時,她無法接受自己有一個較低水平的表現。

我聽過用咖啡因和自我厭惡而通宵學習的故事。我看到學生們為考試成績而哭泣,濫用藥物來緩解壓力,在作業中作弊,忘記吃飯。一些學生甚至會考慮自殺(自殺是10歲至34歲美國人的第二大死因)。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些不是學習的副作用,而是成績的副作用。教育不應該是一種心理負擔,這樣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像知識這樣抽象的東西不能侷限於一個字母或數字的範圍內(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