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為墨繪就榆林美麗生態畫卷

當下,無論清晨或是傍晚,漫步在榆溪河生態長廊,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碧水柔波的榆溪河與藍天、翠柳、小鳥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很多年前榆溪河汙水橫流,河道垃圾臭不可聞,人們都不願意靠近。經過不斷治理,現在的水生態環境已大不相同了。”市民張媛媛感慨地說,如今這裡已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碧水為墨繪就榆林美麗生態畫卷


近年來,榆林市緊緊抓住水汙染防治這個“牛鼻子”,積極創新舉措,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汙染防治取得積極成效。其中,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明顯提升,窟野河溫家川斷面、無定河米脂和辛店斷面、榆溪河劉官寨及魚河斷面水質提升至Ⅲ類,改善程度前所未有;市縣兩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長期穩定達到100%。

健全機制提升治理能力

全面實行“河長制”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榆林市印發了《榆林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對照中省任務,——具體細化分解,由水利、環保、住建、發改、農業、畜牧6個部門牽頭負責,形成了由總河長、副總河長負責,市級河長督導,河長制辦公室實施的組織機構。

根據中省“水十條”,制定了《榆林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及分年度實施方案,並與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建立縣級政府對轄區水環境質量負責制,夯實水汙染治理責任,並將水質控制目標列入全市“追趕超越”季度點評和年度考核內容。


碧水為墨繪就榆林美麗生態畫卷


針對無定河流域跨縣區汙染情況,促進上下游協同治水,印發了《榆林市無定河流域水汙染補償辦法》,構建了無定河流水汙染補償機制,今年一季度補償資金達217.4萬。補償辦法實施後,無定河一級支流蘆河河口廟斷面水質由劣Ⅴ類提升至Ⅳ類。

綜合整治確保水清河暢

為全面提升全市水環境質量,榆林市開展了流域綜合治理。在全面排查城市黑臭水體的基礎上,對52個排汙口採取“控源截汙”的模式進行徹底整治,將散排的生活汙水接入市政汙水管網,市汙水廠處理水量由3.3萬噸/日提升至6.5萬噸/日。同時,對不能接入管網的直排口經截汙分流後,就地建設4座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處理汙水,堅決杜絕汙水直排。經過整治,2018年,榆溪河劉官寨、魚河斷面,無定河米脂斷面水質首次提升至Ⅲ類,創歷史最好水平。


碧水為墨繪就榆林美麗生態畫卷


針對畜禽養殖汙染河流水體實際,榆林市組織多部門對畜禽養殖進行全面摸排調查,完成了全市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劃定工作,明確搬遷任務、時間節點和補償標準。全市共關閉搬遷養殖場戶430個、恢復地貌409個、拆除圈舍及附屬設施面積45萬平方米,畜禽養殖汙染水環境得到有效遏制。

積極探索開展生態補水工作。開展了資源開採與環境保護戰略課題研究,其中將礦井疏幹水綜合治理作為重要內容,選取4家煤礦進行治理試點,深入探索疏幹水綜合利用路徑,全力破解水資源浪費問題。

鐵腕治汙堅守生態“紅線”

近年來,榆林市將水汙染防治作為執法監管的重點,去年開展水環境專項執法行動3次,出動執法人員340餘人次,共處罰涉水企業因廢水超標、未按規定要求安裝總磷總氮自動監測設備、自動監測設備不正常運行等違法行為19起,罰款231.57萬元。


碧水為墨繪就榆林美麗生態畫卷


與此同時,榆林市多部門聯合對全市飲用水水源地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全面排查環境隱患,整改存在問題。其中,在全國第二輪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督查中,榆林市全部完成整改任務,是全國7個、陝西省唯一一個完成整改任務的城市。

完善監測網絡方面,在2017年增設20個監測斷面的基礎上,榆林市於2018年又建成孤山川入黃口、烏蘭木倫河石圪臺、佳蘆河入黃口、蘆河入無定河口、大理河入無定河口市控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5座國考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截至目前,已形成38個斷面、12座水質自動站覆蓋全市的水環境監測網絡,為水質分析、汙染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閆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