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喝了50種白茶,總結出5條原則,選出1種最獨特的茶

白牡丹是白茶的第二等級,僅次於獨芽製成的白毫銀針。

按照採摘季節、芽葉比例與後期精選程度的不同,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等。

二十世紀以來,白茶的藥用價值以及如普洱茶般陳化增值等概念被宣揚,市面上各種白茶氾濫,參差不齊。

都說自己是陳年白茶,都說自己是特級白茶。

我們嘗過五十餘種白茶:

  • 涵蓋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諸級別;
  • 包括福鼎大白、大毫等多個茶種;
  • 涉及品品香、六妙、粒達等大中品牌;
  • 年份從陳化十餘年到2017年新茶;
  • 產地包括福鼎白茶核心產區點頭鎮、磻溪鎮、管陽鎮。

定出五個標準,選擇了這款白牡丹。

標準1:選擇傳統工藝

萎凋是將鮮葉攤放,讓鮮葉失水,並讓其內含物質發生轉化,產生諸多滋味。

傳統工藝是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或複式萎凋。

傳統工藝耗時長,但相比加溫萎凋,茶湯滋味溫潤甘甜,沒有青草的腥味。

我們選擇最難的複式萎凋法(也就是日光萎凋與室內萎凋交替)。複式萎凋可增加茶湯的鮮爽醇厚。

標準2:選擇深度萎凋

萎凋的過程中,蛋白質大量水解,生成具有鮮味和甜味的氨基酸。澱粉也可轉化為雙糖和單糖。

萎凋時間不夠,鮮葉呼吸作用將消耗大量單糖,成茶所沖泡的茶湯甜度與鮮爽度都不足。

只有到萎凋末期,鮮葉過度失水抑制了呼吸作用,多糖分解產生單糖的量才多於單糖消耗量,茶湯才更甘甜。

標準3:選擇福鼎大白茶為原料製作

由於福鼎大毫茶產量更高,成茶外形也漂亮,所以福鼎現在主推大毫茶。

但福鼎大白茶氨基酸含量比大毫茶高一倍,香氣、滋味顯著高揚,且茶湯回味更久。

市面上以福鼎大白為原料的白茶越來越少,我們選擇的白茶,無論是最高等級的白毫銀針,還是最低等級的壽眉,都是福鼎大白茶。

標準4:選擇相對高等級的茶青

高等級的茶青有兩個好處。

一、含芽量高。芽所含氨基酸高,茶多酚低,因此鮮爽度高,香氣純淨,苦澀度低

二、高等級茶會去除更多不好的雜質。比如我們選擇的一級白牡丹,會去除蠟葉、紅張、梗葉和非茶雜物。

標準5:選擇年份適當的白茶

市場現在追捧老白茶,但從科學角度,白茶年份越長,帶來不同的效應。

一、年份越長,黃酮含量越高,保健作用相對明顯(也就是民間所稱的“藥用”)。陳化20年的白茶黃酮含量是當年新白茶的2.34倍。

二、年份越長,香氣物質可能會有所轉化,形成較為獨特的棗香、梅子香等。

三、年份越長,氨基酸含量越低,另外香味物質會揮發,從而失去鮮爽、毫香感。糖類物質較為穩定,所以老白茶甜度會明顯一些,但沒有新白茶那樣香氣高揚,

四、年份越長,價格急劇增加。現在市面上同品牌同等級白茶價格,隨著年份增加,一般按照年化30%左右速率提價。太老的白茶簡直是天價。

我們認為沒有必要追求稀缺。應該更注重滋味與自己口感的適配,量力而選。

我們喝了50種白茶,總結出5條原則,選出1種最獨特的茶

因此,我們選擇這款產自福鼎管陽鎮高海拔地區的白牡丹。

  • 福鼎大白茶為原料,毫香明顯,茶湯純淨。
  • 2015年春季採製,陳化兩年,兼有梅子香與花香,高揚中有時間的積澱感。
  • 一級白牡丹,等級較高,挑去絕大部分雜質。
  • 72小時複式萎凋,蛋白質水解徹底,單糖含量高,滋味甘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