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在武漢漢正街附近的寶慶碼頭,如果你遇見說著一口湖南話的老人,不用感到意外,他們身上流淌著19世紀那個血色漢口時代的碼頭血液。

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寶慶是邵陽地區明清時期的歷史稱謂,下轄邵陽、新化、武岡、新寧、城步5州縣,盛產杉木、煤炭、土紙和筍等土特產。新化人以杉木造船載特產順水到武漢三鎮內,在漢江邊建立專用碼頭寶慶碼頭,演繹著新化人文爭武鬥的歷史,見證著新化人敢為人先的沖天豪氣。

漢口寶慶碼頭其實是由二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河邊碼頭。當時在漢口沿河大道30餘個碼頭中,寶慶碼頭是鼎鼎有名的。

第二部分是指緊接碼頭的住宅區,即寶慶街,包括漢正街的板廠、寶慶、永寧三個社區,從河岸向陸地縱深半里,上下一華里,包括寶慶正街、寶慶二街、寶慶三街,永寧街,和寶慶一巷至九巷,板廠一巷至九巷,二九一十八條巷子,在解放前統一叫“寶慶碼頭”。

寶慶碼頭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特殊產物。以前,寶慶碼頭上有上萬戶住戶,百分之八十至九十都是新化人,到了寶慶碼頭,到處聽到的都是新化話,就像到了新化縣城一樣

。不僅如此,寶慶碼頭只准許寶慶府的船停泊,外幫的船隻在特殊的情況下才可在碼頭上靠岸,這更是其他碼頭沒有的特殊現象。因此,寶慶碼頭曾被稱為新化的一塊“飛地”。

到抗戰爆發,寶慶幫人口已達5萬,而當時新化縣城才3萬人,寶慶碼頭人口和地盤皆超出新化縣城,因此稱寶慶碼頭為“新化第一縣城”。(八十年代人口普查時,武漢市包括武昌、漢口、漢陽三地,共有新化人及後裔九萬左右。)

直到2013年,漢口“寶慶碼頭”的居民區還依舊繁華,走在街巷中,人們聽到的還是濃濃的新化口音,寶慶三街的菜場裡,新化風味的白辣椒、臘肉和豬血丸子還是賣得很俏。但從2014年開始,這裡成了武漢的重點拆建區:房屋已經拆得七零八落;裡面居民正陸續地被動員搬遷至郊區居住;原來縱向的四街一十八條巷子將徹底改變,甚至連“寶慶碼頭”的名字都不再使用……根據規劃,寶慶碼頭這一帶今後將建成別樣的寺廟文化區。

寶慶碼頭演繹的是新化人文爭與武鬥的歷史,也是昔日新化人敢為人先豪氣沖天的歷史見證。但今天,“寶慶碼頭”將徹底消失了!

寶慶碼頭 始建時間:清嘉慶初年

在江漢大學武漢研究院院長塗文學記憶中,寶慶正街,滿街湖南腔,連早點也是湖南風味。

提到寶慶碼頭,他回憶起30多年前他與寶慶碼頭的一段淵源:1978年5月到7月,他從天門來到武漢,借住在寶慶正街一天門老鄉家複習準備高考。

那時他每天穿過寶慶正街、集家嘴、大小夾街,到50中上課。晚上會到寶慶碼頭的路燈下看書。

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拆遷前的寶慶社區

當年碼頭周邊都是市民乘涼的竹床陣,江面停有駁船,寶慶碼頭不時有貨物起運。

2006年,在塗文學所著的《文化漢口》一書中也寫到寶慶碼頭。因為提起武漢的碼頭文化,寶慶碼頭是繞不過的。

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寶慶碼頭”已失去了當年繁華

理髮匠用腳贏得碼頭

自古以來,九省通衢的武漢商賈雲集,在過去運輸貨物以水運為主,碼頭的地位尤為重要,漢口的興起和發展就是由碼頭開始的。

有了碼頭,就少不了爭鬥。在舊社會,碼頭之間的械鬥,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漢口的寶慶碼頭,就是湖南的寶慶幫在清末硬是用武力打出來的。

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老明信片上的碼頭

據記載,清嘉慶初年,包括徽州幫在內的各大幫派,都在爭搶漢口碼頭和漢正街, 為寶慶幫贏得碼頭歸屬權的是一位理髮匠。

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舊碼頭上的搬運工和船隻

長時間的碼頭幫派爭鬥最終驚動官府,當時官府提出一個極為殘忍的手段來分配所有權。找來一雙燒得通紅的軍用鐵靴,並說“你們誰能夠穿上這雙靴,走上三步!不多,只要三步!這碼頭就歸哪個幫派。”

說完只見提著鐵靴的人,汗水在靴上,滋的一聲,瞬間沸騰揮發消失。就在大家面面相覷不知所措時,寶慶幫有個理髮匠,站了出來,“我來!”

理髮匠穿上鐵靴走了五步後倒下,這一舉使寶慶幫獲得了碼頭的所有權,並正式命名寶慶碼頭。

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拆遷前的寶慶碼頭

新化第一縣城

寶慶幫能在湖北人地界打下碼頭跟他們身上的這這股子狠勁是分不開的。

武漢解放前的140多年間,寶慶人憑藉武力不惜手段,交通官府維護其利益,還建立寶慶會館,甚至把漢陽鸚鵡洲和武昌白沙洲等地的寶慶人居住區也算碼頭範圍。

“頭頂太陽,眼眸邵陽,腳踏益陽,身落漢陽,尾擺長江掀巨浪,手搖槳樁遊四方。”這段民謠說的就是寶慶幫。

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影像資料的碼頭幫派

到抗戰爆發,武漢的寶慶人口達到5萬,以新化縣人居多,當時新化縣城才3萬人,寶慶碼頭人口和地盤超出新化縣城,因此人們稱寶慶碼頭為“新化第一縣城”。

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老武漢碼頭上的搬運工人

武漢地方史專家徐明庭說,所謂“打碼頭”,是武漢碼頭文化的一部分,儘管有部分是封建糟粕,但從中可見在漢口謀生的不易以及市場競爭的激烈,表現出武漢人性格中堅毅強悍的一面。

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過去各個碼頭被行幫及封建把頭佔領,集家嘴下碼頭,主要起運煤炭、石灰,頭佬是李大漢;流通巷主要起運食油和皮油,頭佬有劉文雄等“八大羅漢”;沈家廟主要起運藥材和酒罈,頭佬是胡玉清;大水巷碼頭起運棉花,頭佬是楊花子。

碼頭之間,搬扛貨物、起坡下坡,自有規矩,不得有一點超越,否則就會釀成流血械鬥。解放後,政府對碼頭統一管理,“打碼頭”之風才漸漸消失。

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寶慶碼頭舊照

到今天,許多人並不願意去承認和宣傳武漢的碼頭文化,覺得粗鄙低俗,實際上正是有了從前的碼頭文化,才孕育了武漢人身上特有的血性和直爽。

雖然漢江水運蕭條,老碼頭依然熱鬧,不過是一律變成了四通八達的客運站,續寫著貨物流通的新篇章。

武漢“碼頭文化”溯源,寶慶人靠“打”搶出一個漢口碼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