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連打4個"套路貸"團伙!聊天記錄曝光,已有多人被騙慘…

免擔保

無抵押

放款快

只需一張身份證就能借到錢

荊門連打4個

如此方便、快捷的貸款方式

背後的“套路”

卻讓借款人苦不堪言

荊門連打4個

到手的現金不僅打折

逾期還款

還有高額罰息和服務費

等霸王條款約定

荊門連打4個

“包裝”成民間借貸設置違約陷阱

荊門連打4個

因為20歲的女兒在網上借貸平臺“貸款”了4000元,2018年10月起,市民杜先生一家原本平靜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他們收到了來自外地虛擬電話的恐嚇,長達數小時的“呼死你”電話轟炸,對方甚至找到杜先生的老家進行騷擾……無奈的杜先生只好掏錢幫女兒還清欠款。

事實上,杜先生女兒的這筆4000元“貸款”,實際拿到手的僅1500元,她後來也還款了1500元。杜先生表示,因女兒年紀尚輕,以為還清1500元后就不需要再還款了,誰知對方仍索要利息4814元現金和10000元上門費。在杜先生看來,這就是敲詐勒索的行為,是一種黑惡勢力。

荊門連打4個

目標:愛慕虛榮、急需用錢的人

雖然被催債的遭遇相似,但與杜先生被動還款不同的是,28歲的張先生因為朋友的遭遇而主動體驗網上借貸陷入“套路貸”,陶先生則因急需用錢,也成為“套路貸”的目標人物。

2016年上半年,荊門市民張先生的手機接到數百個一接就掛的電話轟炸。原來,他的一個朋友因為網上借貸欠款,洩漏了張先生等這些通訊錄裡的聯繫人。無奈,張先生通過微信轉給對方200元,以求躲避電話轟炸。

“我們都去借點錢,不還錢看他能怎麼搞。”2016年下半年,跟朋友聊起這事,張某決定以身試一試。

張先生通過微信找到曾騷擾過他的這家網上借貸平臺,提出需要借款1000元。對方要求張先生出具一張2000元的雙倍借條後,給張先生轉來650元,扣除的350元為“砍頭息”。雙方約定7天后還款,逾期費一天250元。借款後的第十天,也就是逾期的第三天,對方不停給張先生打來電話索要逾期費。直至2019年2月,因時不時接到催款電話,甚至朋友也不能避免,不堪其擾的張先生選擇報警,才結束被騷擾。

為了這番“體驗”,張先生先後還款3700元。

荊門連打4個

荊門市民陶先生因急需用錢,通過網絡平臺借款11000元,扣除一些費用後,實際只拿到5900元。短短兩週後,陶先生在已還款19500元的情況下,對方仍讓其還款5萬元逾期費和本金。隨之而來的威逼恐嚇、電話騷擾更是鋪天蓋地,驚慌失措的陶先生趕緊報警。

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款,借款前宣傳的天花亂墜,借款後單方認定違約、惡意壘高借款、軟硬兼施“討債”……接到報案後,市公安局民警偵查確定這些都是典型的“套路貸”案件,目標多為愛慕虛榮、急需用錢的人。

偵查:以“零容忍”態度加大打擊力度

經過幾個月的偵查,今年3月28日,荊門市公安局專案組民警遠赴上海端掉了一個“套路貸”團伙。

荊門連打4個

荊門連打4個

經查,湖南籍男子陳某糾集郭某某、李某某、夏某等5名老鄉,在上海註冊成立公司並設置多處“辦公”窩點,通過互聯網以“友利金融極速借款”等平臺為名,以民間借貸為掩護,通過微信推廣、QQ推介等方式宣傳,誘騙受害人簽訂高利借貸合同及借條。

為了方便催款,這夥犯罪團伙會在套取借款人個人和家庭信息後才進行放貸。

催收時,犯罪嫌疑人會先聯繫借款人及其4名緊急聯繫人,如果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就會騷擾借款人手機通訊錄裡的聯繫人,採取言語威脅、洩漏公民信息、電話輪番“轟炸”等“軟暴力”方式,向借款人施加壓力,討要非法高息債務。

在其中一位受害人提供的資料中,他和他的親友就先後遭遇各種“軟暴力”,有一天數千個的騷擾電話、有被擺在靈堂上的“遺照”,甚至群發的辱罵信息……

荊門連打4個

騷擾電話記錄

荊門連打4個

向受害人催款時的聊天記錄

面對威逼恐嚇,愛面子的借款人、珍惜孩子前途的父母大都會“乖乖”還錢。事實上,即便還清貸款,“套路貸”造成的影響也不會完全消除。

王女士向“友利小貸”公司借款3次共計1500元,期間她試圖一次性還清本金了結全部債務,對方卻故意不收款,造成王女士違約,最終雙方協商還款3500元。然而一年後,“友利小貸”公司再次聯繫王女士要求其償還9000元手續費。

目前,荊門警方以“零容忍”態度將非法高利放貸、從事非法討債以及“套路貸”的黑惡勢力作為全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點推進落實。今年以來,全市公安部門已打掉4個“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0餘人。

套路:“包裝”成民間借貸,設置違約陷阱

究根結底,“套路貸”如此猖獗的原因,在於高額回報率。

據犯罪嫌疑人陳某陳述,在向受害人借款時,他不僅會扣除“砍頭息”,還會收取續期費、逾期管理費、平臺費、人工費、審核費、服務費等。


荊門連打4個

以2000元借款為例,扣除“砍頭息”服務費800元,實際借出1200元,逾期一天收逾期管理費450元、續期費900元。利滾利、按天累計……隨著時間的拉長,借款人原本僅數千元的貸款,呈幾何倍數增長,最終無力償還。

荊門市公安局辦案民警介紹,為了洗清非法“高利貸”的嫌疑,犯罪嫌疑人往往以“諮詢公司”“擔保公司”“網絡借貸平臺”等名義對外宣傳。通過迫使借款人簽訂金額虛高的“借貸”協議或相關協議,製造資金走賬流水等虛假給付事實,“包裝”成民間借貸假象。還款日期臨近,借貸公司不僅不主動提醒借款人,還會以電話故障、系統維護、設置違約陷阱等方式,故意造成借款人違約。當借款人無力償還惡意壘高的借款金額時,就將面對嫌疑人軟硬兼施的“索債”。

警方提醒,一定要遠離“套路貸”。一定要到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貸款,不要輕信無金融從業資質的個人、公司發佈的各類無抵押免息貸款廣告信息。一旦深陷“套路貸”圈套,應停止還款並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保留對方暴力催收的證據,並及時報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