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黃昏:什麼才是復仇者擊敗FAANG的神器

诸神黄昏:什么才是复仇者击败FAANG的神器

互聯網已經走到了下半場,即使所有的大佬都不直接說明,依然會有很多人都在心裡打鼓。這場戰爭怎麼打?

馬上,百度、阿里和騰訊即將發佈2019年一季度財報,可以從三家財報中看到互聯網行業的一些狀態。2012年前後,“BAT”開始頻繁被大家提起。從那時候開始,國內的互聯網事件似乎都離不開它們的身影,BAT當時在互聯網的三個核心領域獲得了壟斷性的優勢。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就已經提到,互聯網大的格局是在2000年前後形成的。現在看到的BAT都是在那個階段產生的。阿里牢牢的佔據了消費,騰訊佔據了社交,而百度則佔據了信息獲取,成為中國互聯網的三極,與此同時採取種種手段圈建自己的生態。

到了後移動互聯網時代,儘管不乏頭條、美團、滴滴和小米這樣的巨頭強勢崛起,但BAT在諸多互聯網核心領域依舊佔據很大優勢,相較於五年前其戰略也已發生較大改變。從18年第四季度看:阿里營收猛,騰訊用戶多,百度利潤漲。

從市值來看,百度與阿里、騰訊不在一個量級,阿里最新市值為4854億美元,騰訊最新市值約合4835億美元,百度最新市值605億美元,從最新財報來看,騰訊和阿里業務涵蓋了幾乎所有的互聯網領域:百度聚焦於搜索+信息流,戰略佈局AI;騰訊的目標是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阿里是要通過合夥人制,以數字化技術為企業賦能,從而產生網絡增長效應。

百度的戰略是“現在的增長依靠搜索和信息流,未來押在AI特別是對話式AI和無人車上”。這個場景固然是真實的,但是現在百度的搜索以及信息流的樣子,你敢相信它們做的AI嗎?李彥宏是一個純技術流,對管理一向是不太在行的。以致於之前百度發生了魏則西事件、發生了莆田醫院事件等巨大的用戶群體與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矛盾衝突。

AI本質上解決的是生產力的問題,但是機器AI是需要數據餵養的,數據的源頭來自於哪裡,這個很關鍵。如果是“圈養”的數據,那麼大概率無法令到AI形成有效健康的增長。

诸神黄昏:什么才是复仇者击败FAANG的神器

馬雲在阿里2018年全球投資者大會上表示阿里會持續推進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新金融和新能源這“五新戰略”,為實體經濟賦能,幫助全球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現在阿里的路徑是想學亞馬遜,因為阿里雲正在成為阿里繼電商以外的第二個現金牛,但是亞馬遜的基因註定是跟阿里不一樣。阿里的重心目前還是在淘寶,2018年淘寶雙十一交易額突破2135億元,同比增長26.9%。

可其中有多少數據是刷出來的?這是要打一個問號的。幾乎大家共同的心照不宣就是流量變得越來越貴,但是效果卻越來越差。你以為阿里不知道成交裡面有很多的刷單嗎?秋後算賬,既要面子也要當婊子。18年2000多億交易額,19年呢?是不是要超過3000億?大家都知道,經濟的基本面是沒有轉好的,那消費的這些錢來自哪裡?如果成交額減少,作為中國經濟一個風向標的阿里是不是會被放到火上烤熟?那是不是意味著要出現更加巨大的刷量額?我要是馬雲,我也很難做。所以馬雲退位是必然的結果,急流勇退才可以保住晚節。

創始人的基因決定了一個企業最終形成的格局。永遠都要站在終局戰場的角度來打仗。

騰訊在去年進行了新一輪戰略升級:推動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的升級。馬化騰新建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部,希望雲服務能成為騰訊新的增長點。去年第三季度的成績驗證了這個戰略的可行性。目前,騰訊雲服務在遊戲和直播領域維持了領先優勢,並擴大了在金融和零售等其他行業的市場份額。正是因為這部分業務的強勢增長,以及投資的美團等公司上市,抵消了“限遊令”對騰訊的影響,保持了營收和利潤增速,進而遠超外界預期,未來產業互聯網會有望再造一個騰訊。

诸神黄昏:什么才是复仇者击败FAANG的神器

曾經有一個騰訊的老員工寫過一篇文章,說過:馬化騰是一個一眼能望到底的人。前兩年大家都在打共享經濟,共享經濟在現在這個階段是一個偽概念,今天大家都已經知道結果了。互聯網沒有一個經濟是真正的共享經濟,都是披著共享經濟外衣的中間商。滴滴平臺不抽取每一個司機的20%-25%的佣金,那這家公司基本就喝西北風去了。今天在做快車的你問問,有多少是真的順路在做的?

共享經濟這個概念的本質是古典互聯網披著共享的噱頭佔據線下流量的入口,打的是一個流量戰爭。

因為投資共享經濟而被大家眾所周知的古典投資人朱嘯虎曾經說過一句話,這句話講完了戰爭的全部邏輯:共享經濟最後能跑出來的項目必須佔據三個要素,全群體、剛需、高頻。七個字,已經把所有的共享經濟創業者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滴滴打車這事肯定是所有人在關鍵時刻比如沒有公交車地鐵的時候都需要的,這是特定時間的剛需,有很多白領上下班距離不遠都習慣打車,一天至少兩次,還不算週末出去喝酒,沒法開車,要不就是代駕要不就是打車。美團外賣就更不用說了,一天三頓正常人那是必須要吃的,無非就是叫不叫外賣而已,在宅經濟的市場趨勢下顯然是剛性需求。Airbnb,誰去外地旅遊或者出差的時候不需要住宿呢?

吃穿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只有符合剛剛三個條件的企業才有燒錢的價值,因為流量本來就是要燒的,燒完流量是要能留存下來並且持續轉化的。剩下的不同賽道就只能各安天命,甚至是汽車行業的共享經濟在2014年被投資的超過了一千家,到2016年的時候一個活著的都沒有了。

今天,我們說今日頭條在未來幾年必然會跟騰訊決一死戰。因為原來大家都在做增量市場,各憑本事,互不相欠。誰能吃到就是誰的。但是今時不同往日,2019年,2C端的流量在哪裡?未來幾年將是存量市場競爭,本來大家各自圈各自的地誰也不礙著誰,現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你能不拼命?

诸神黄昏:什么才是复仇者击败FAANG的神器

2018年開始,流量是真的很貴。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已經是大家的共識。SEM買不起了,應用市場買不起了,刷榜不能刷了,聯盟渠道不管買CPA、CPD全是假量,CPS沒有人願意。刷點積分牆甚至假量也就是給老闆或投資人一個交代。

我很早就說過:所有的競爭本質上都是人口紅利競爭加上經濟週期迭代,唯一的變量就是大的科技創新革命。隨著互聯網滲透率增加,中國互聯網市場人口紅利正逐漸消失,用戶獲取越來越難。最近聽說連農村都已經開始使用各類古典移動互聯網產品了,這個技術已經發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那這個技術還有什麼增量市場?

人口紅利的消失意味著BAT最終在競爭的是用戶留存時長。所以騰訊強調小程序,百度強調短視頻和信息流,阿里強調新零售,本質都是給存量用戶提供更多服務。百度是信息、騰訊是社交+娛樂,阿里是消費,理論上來說是侵佔用戶更多同類場景下的時間。

用戶時間是有限的,除了從線上走到線下獲取更多用戶時間外,互聯網巨頭間也會爭搶用戶時間,比如用戶在短視頻上花的時間多了,在遊戲上的時間就會減少,所以出現了跨界競爭。消費互聯網天花板到了,如何找到增量?消費互聯網業務出海和下沉外,向企業級市場滲透是必然出現的結果。

在過去十年的古典互聯網發展中,各行各業都具備了應用互聯網為核心的新技術實現升級換代的條件,零售、娛樂、金融、製造、物流等行業已經體現出來了產業互聯網的價值,這正好滿足了互聯網公司想要尋求新的增長點的渴望。所以騰訊果斷轉型發力產業互聯網了。

馬化騰明確表示產業互聯網是騰訊下半場的關鍵:“此次主動革新是騰訊邁向下一個 20 年的新起點。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戰略升級。互聯網的下半場屬於產業互聯網,上半場通過連接,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下半場我們將在此基礎上,助力產業與消費者形成更具開放性的新型連接生態。”

中國古典互聯網幾乎無法繞過BAT,一舉一動都體現著古典互聯網未來二十年的方向。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消費互聯網走向了盡頭,BAT諸神黃昏,誰才是真正的復仇者來拯救世界?

诸神黄昏:什么才是复仇者击败FAANG的神器

其實馬化騰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區塊鏈。一箇中心化的古典互聯網公司是需要以利潤為目標的,也就註定了在終局戰場的思維上是無法戰勝區塊鏈的。如果騰訊自己做了一個去中心化的IM工具,那麼就意味著要自己發行數字貨幣。一方面在中國尚不合法,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要完全放棄現在已經有的收入還給用戶。在區塊鏈的世界裡,數據是加密開放的。資本市場裡的股東是不可能會同意的。

如果C端市場未來將被區塊鏈的公鏈或者DAPP取代,那麼儘早轉型產業互聯網恰是明確的選擇。

區塊鏈正在接力互聯網完成代際革命。原來互聯網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是以免費為藉口實則賣用戶數據為根基的生存方式產生的。但是任何一個網絡都有邊際效應,是會達到經濟不規模的效應的。所以古典互聯網企業都停留在了10億到20億用戶這個級別(包含了大量機器人賬戶),無法再突破。所以BAT都在向下沉,什麼叫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就是從2C端走向B2B2C甚至只做B2B。

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也只有走到了區塊鏈的應用型公鏈時代才有可能實現。

趙東東叔是區塊鏈著名人士,原來是墨跡天氣的聯合創始人,走過了古典移動互聯網的早期進入了幣圈,是一個典型的原教旨主義者。我更喜歡稱他以及他的“同類”為比特幣法老,因為他們目前在這個階段佔據了整個食物鏈的最頂端。東叔覺得除了比特幣以外其他都是山寨幣。最近他發表的言論就是底層操作系統的競爭在未來幾年將結束,即將到來的這一輪牛市肯定需要一個殺手級的項目出現。但他並沒有思考明白這個項目應該是什麼。所以他重新回到了比特幣,做起了比特幣借貸理財產品。

離開中國的古典互聯網,遠眺地球另一端的硅谷。在過去的一年中,FAANG並不好過。古典互聯網巨頭在2018年集體發生了各種醜聞和數據洩露,唯一的好消息是歐盟的數據保護法規(GDPR)以及它為受數據洩露影響的消費者提供的保護。由於GDPR,企業現在必須及時披露數據洩露情況,否則將面臨鉅額罰款。只可惜,政府僅僅是將這一手段變成了收入而不是改善市場環境。

根據DarkReading的數據,僅在2018年的前9個月,就有3676起大型數據洩露事件。美國成為了18年報告數據洩露次數最多的國家。

2018年3月17日,《衛報》和《紐約時報》披露稱,英國政治諮詢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在未經同意和告知的情況下通過一款問答app竊取了至少8700萬Facebook用戶的數據,然後把這些數據賣給特朗普的競選團隊,以使其得以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向Facebook用戶實現消息精準投放。

谷歌在去年發現了其社交網絡Google+可能存在的漏洞,洩露了多達5250萬名用戶的私人數據。這些數據包括Google+用戶的姓名、電子郵件、年齡、性別和職業。去年,谷歌被歐盟罰款高達88億歐元,Facebook被罰高達126億歐元。越是發達的地區與國家就越對隱私權有強烈的感覺。Telegram電報這樣一款可實現P2P加密聊天的軟件在全球有2億用戶就不足為奇了。

诸神黄昏:什么才是复仇者击败FAANG的神器

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未來FAANG的股價將很大程度上與用戶隱私權有關係,歐盟對FAANG的態度已經全面從壟斷走向了隱私權保護法。為什麼FAANG不能更好的保護用戶隱私?因為古典互聯網的本質就是買賣用戶數據抽取佣金,保護用戶隱私怎麼賺錢更高額的利潤?

回到中國,過去一年滴滴與華住的信息洩漏事件,也引起了整個社會的巨大爭議。不管是政策還是互聯網技術,都無法對用戶信息的使用以及洩漏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界定標準。中國社會因為發展階段以及立法司法機關的發展問題,對個人信息的價值和保護的必要性,認識還太低。很多人還是無法把個人隱私保護與電信詐騙等個人信息濫用的結果聯繫起來。

區塊鏈產品打敗互聯網的地方就在互聯網解決不了的剛需問題,用區塊鏈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剛需問題就是隱私。隱私就是復仇者打敗FAANG的神器。

區塊鏈技術本身就能解決隱私濫用的問題。在採集、使用數據的過程中,都會有記錄,也不能輕易篡改。同時,數據價值變現也能更加公開透明化,並有可能會解決歸屬權的問題。行業的供需嚴重不匹配。比如醫院看病的信息,這些數據理論上來說是屬於個人的,醫院卻不會把這個信息交還給你。

但這些數據是可以給人工智能餵養的,幫助醫療AI更好的進化。所以AI未來需要的不是“圈養”的數據,而是加密開放的數據。未來,因為大量用戶數據洩漏,風險會轉移成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成本,目前90%以上的數據會被政府或者FAANG等巨頭壟斷,但是古典互聯網走向了下半場。未來20年,當產業互聯網也發展到了經濟不規模效應的時候,區塊鏈將會與互聯網有殊死一戰。

無論是BAT還是FAANG,都是與用戶密切相關的C端產業,都會與用戶的隱私權緊密結合。區塊鏈技術正好可以被用於隱私保護,可以說是“解決信任”最理想的技術方案。未來一段時間一定會出現大量跟隱私相關的應用場景公鏈。

其實比特幣最初的設計裡就包含了隱私保護的原則,直到後來又出現了隱匿幣Zcash、Dash等,在金融的場景裡面已經有很多人在使用隱匿幣了,比如委內瑞拉。現在委內瑞拉最多被使用的數字貨幣是比特幣,排名第二的是Monero。

诸神黄昏:什么才是复仇者击败FAANG的神器

隱私技術也不僅用於支付和地下網站交易,還會在金融使用場景中保護用戶的具體財產狀況。如果將個人信息與鏈上交易信息進行匹配,便可追溯過往及跟蹤將來的所有交易記錄。這種曝光就不僅可以公開、轉賣以用於商業目的,還可以將其作為敲詐勒索的砝碼以牟取暴利。從內在屬性出發,用戶有保護金融隱私權的財產性要求。

這也正是隱匿幣在上一輪牛市的開端最先爆發的原因。未來還會出現各種應用場景中的隱私保護區塊鏈項目。比如隱私電商,沒有任何人知道你的消費行為,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可以直接推送廣告給你,網絡自動會對你進行匹配。更加安全,更加保護隱私。

今天,海伯利安地圖公鏈做了全世界第一個去中心化隱私地圖產品——泰坦,當海伯利安地圖公鏈走通的時候,將會有大量的與隱私相關的應用型公鏈走通各自的場景,去到C端,讓更多互聯網用戶向區塊鏈用戶遷徙。

未來,所有的復仇者將加入這個隱私聯盟,一起用區塊鏈技術來改變世界。這個時候,下一輪牛市就爆發了。

讀到這裡,你已經戰勝了99%的人,再讀完下面的文章能幫你戰勝剩下的1%

往期文章回顧

馬斯克發推,表白數字貨幣說996都不是事兒

V神發博,正確的炒幣姿勢到底是什麼?

我找到了比特幣暴漲的原因

十年之約,我與王思聰賭區塊鏈未來

一篇文章讀懂比特幣前世今生

人民日報重磅發文:你給翻譯翻譯,什麼TMD叫區塊鏈?

恕我直言,李國慶先生的第一步已經註定了最後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