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改二十年 藥價如何變

4月25日,國家衛健委召開發佈會介紹深化藥品領域改革的總體進展和成效。藥改二十年,從行政強制降藥價、不顧藥效的瘋狂註冊,到通過市場化手段與藥企“砍價”、補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課,藥品改革改了什麼,藥價降了嗎,醫改小組一一解答。

千餘種抗癌藥降價

對於備受關注的抗癌藥降價情況,薛海寧介紹稱,各地抗癌藥降稅降價政策逐步落地見效,各省通過開展抗癌藥省級專項採購,共有1714個藥品降價,平均降幅10%。

2018年8月,一份《關於開展抗癌藥省級專項集中採購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業內悄然流傳。《通知》要求,各省出臺抗癌藥省級專項集中採購實施方案,進一步降低抗癌藥價格。

2019年4月2日,國家醫保局發佈的《2019年部門預算》側面確認了省級專項採購工作正在進行中。預算的績效指標顯示,2019年抗癌藥專項集中採購工作要在31個省份完成,同時,基本醫保參保率要不低於95%。

納入醫保也是抗癌藥降價的重要渠道。2018年10月,醫保目錄新增17種抗癌藥,價格平均降幅為56.7%。被納入醫保目錄的赫賽汀,價格從2萬多元降到了7600元。但在大幅降價的同時,全國範圍內對赫賽汀的用藥需求也在短期內出現了激增,多地出現了缺貨的現象。

國家醫保局醫療組組長熊先軍對此解釋稱,此前赫賽汀的斷供問題,據瞭解實際上是企業在生產環節的調動。企業好不容易進入了醫保,正準備下功夫去擴大市場,不存在主動斷供的問題。他說,國家醫保局在與企業簽訂的協議中已經明確要求,必須在全國範圍內保障供應。

進入醫保只是第一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協調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醫生用藥的指導,保障抗癌藥的採購和合理使用,確保藥品進得了醫院,患者可以買到。”熊先軍說。

如何讓醫院和醫生願意用,是低價抗癌藥能夠落地的關鍵。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表示,藥品納入醫保後佔用了“藥佔比”指標,醫院為了完成降低藥佔比的任務,對新納入醫保的藥品不再購進或限制使用,由此導致了高價抗癌藥“一藥難求”的局面。

試點地區降價52%

2018年底,國家醫保局牽頭與藥企“砍價”,北京、上海等11個城市參與,開展跨區域聯合採購。其中,抗癌藥格列衛降價幅度達到95%。

對於整體降價幅度,薛海寧介紹稱,通過發揮以量換價的優勢,試點地區中標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到52%。同時,一些非試點地區也實行價格聯動,部分未中選品種企業也主動降價,爭取試點以外的市場,藥品價格整體呈明顯降低趨勢。

藥品降價無疑是大勢所趨。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國家帶量採購在今年會擴大成果,具體執行機構可能已經將“今年6月份左右出第二批帶量採購計劃和方案,10月份落地”的想法和思路上報。對於第二批的品種數量,目前已經有一個大概40多個品種的名單,備選第二批帶量採購,或許等到正式方案的時候,數量應該更多。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對此表示“完全有可能”。他認為,從“實現藥價明顯降低;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淨化流通環境,改善行業生態”,這個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的目標來看,第一批已經實現,國家沒理由不擴大戰果。

今年3月,衛健委主任馬曉偉也確認了“帶量採購將向全國推廣”的消息。然而對於實施的具體時間點,馬曉偉並未透露。有藥企高管表示“據說是6月份就要開始操作”。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一大波降價後的藥品正在路上。

239個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

醫保採購的重要“後備軍”——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藥品也在擴容。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因其價格低,療效好而備受醫保青睞。

薛海寧同日表示,帶量採購有利於進一步消除醫藥行業低水平同質化競爭,提升仿製藥替代原研藥的進程,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推動市場秩序日趨規範。

對於當前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通過情況,薛海寧介紹稱,目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已達239個,組織對申請一致性評價的222個品種,涉及149家企業進行了現場核查,確保申報資料與生產實際一致。

同為抗癌藥藥,當進口抗癌藥比國內抗癌藥貴5倍時,患者為何依然選擇使用國內抗癌藥?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二者的藥效之間存在深深的鴻溝。由於我國的醫藥研發水平較低,國內藥企生產的藥品多仿製跨國藥企生產的專利藥,而這種藥品叫做仿製藥,被仿製的專利藥則被業內稱為原研藥。在我國仿製藥佔有率高達98%。

簡單來說,而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就是對仿製藥質量是否與原研藥一致進行檢測。而我國仿製藥的質量情況並不樂觀。原食藥監總局藥品認證管理中心處長李正奇撰文稱,國產仿製藥總體質量比原研藥相差遠,有的甚至是安全的無效藥。

涉及仿製藥安全和有效性的審評標準過低,是導致我國仿製藥藥效遠低於原研藥的主要原因。大批本來不具備生產仿製藥能力和資質的企業也輕易拿到藥品批號,在藥品審批最瘋狂的2005年,超過10000種藥品通過審批上市,而這一時期的藥品仍然是目前中國藥品市場的主力。

因此隨著我國醫藥系統逐漸規範,藥品市場要通過一致性評價補歷史的課。而沒有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將不再被藥監局承認為合法藥品。

從長遠看,國內患者要及時吃上好藥、新藥,國產藥的創新能力和水平是關鍵。北京大學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表示,抗癌藥醫保準入談判、降低關稅等都是短期的政策,長期來看,應該重點發展仿製藥和創新藥,更大力度地納入醫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