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一坑一策+嚴格管理 讓廢棄礦山變成綠色寶地

洛阳市:一坑一策+严格管理 让废弃矿山变成绿色宝地

礦山周邊的樹木已有鬱郁成林之勢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 文/圖)4月22日上午,由省委網信辦、省自然資源廳聯合開展的“生態文明媒體行”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洛陽市洛寧縣、新安縣,採訪兩地礦山生態修復情況。

新安縣:一坑一策 打造綠色礦山

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是新安縣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一環,今年以來,新安縣以非煤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兩項整治為重點,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專項整治活動,讓全縣3000餘畝礦山“灰裝”變“綠裝”。

據介紹,全縣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空缺,不留死角”的工作要求,對全縣非煤礦山開採遺留的礦坑進行了全面排查摸底,共排查出遺留礦坑共計96處,面積3000餘畝。對排查出的礦坑,按照“有坑主找坑主,無坑主找企業,無企業找屬地”的原則,明確任務,壓實治理責任人。

恢復治理工作按照因山因勢、因地因宜,實行先急後緩的原則,將採礦取土成區連片、問題集中的中鋁、香江鋁土礦採礦區作為重點先行治理。並按照“一坑一策”的原則,逐一制定整治方案,限期完成治理任務。

治理恢復工作根據不同地貌根據不同地貌及裸露掛白情況,採取平整土地、客土回填、播撒草籽、種植樹苗和藤類植物等措施,達到全面復綠效果。能恢復成耕地的,儘量恢復成耕地,確保全縣耕地面積基本穩定。同時,對恢復成耕地的,在切實保證有最低50公分的黃土耕作層,保證農民能夠耕種。

據悉,新安縣已完成香江萬基石寺鋁土礦孟莊採區和馬行溝鋁土礦安子嶺採區、中鋁石寺鋁土礦賈溝礦區、青石溝鋁土礦和中聯鐵門方山石灰石礦等一批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共計恢復土地約5300餘畝,栽植各種經濟林7萬餘株,全縣礦山企業已完成圍擋施工5600餘延米、抑塵網覆蓋110餘萬平米、配置霧泡機、灑水車80餘臺。

洛阳市:一坑一策+严格管理 让废弃矿山变成绿色宝地

大片廢棄的露天廢礦如今已準備好復耕

洛阳市:一坑一策+严格管理 让废弃矿山变成绿色宝地

礦山周圍的復綠也頗有規模

洛寧縣:邊開發、邊生產、邊治理、邊恢復

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是加拿大希爾威金屬有限公司與河南有色地質礦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地質勘探和礦山開發企業,主要在豫西地區開展以鉛鋅銀為主的風險勘查與開發工作,目前礦區面積68.677平方公里,採礦規模為50.8萬噸/年,選礦設計能力為50萬噸/年。

近年來,隨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的提出,洛寧縣堅持把綠色礦山建設作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緊緊圍繞退礦還綠、探礦護綠、採礦復綠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全縣綠色礦山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據現場負責人介紹,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堅持邊開發、邊生產、邊治理、邊恢復進行生態的修復再造,嚴格按照國家、省市關於綠色礦山建設的意見和要求,因地制宜對損壞山體、尾礦庫等進行復墾披綠和恢復治理,對礦區開採區、生成區、生活區、辦公區及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治理。

在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的16.5公里礦井湧水回用管道工程將礦井湧水無害化處理後回排至選廠作為生產用水;對生活廢水採用“生化處理+人工溼地”處理的工藝,出水全部回用於礦區衝廁、綠化澆灌等,不外排;在粉塵處理方面,採取噴霧、灑水、溼式鑿巖、加設除塵器等措施處置採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礦區大氣環境質量能夠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類標準。為有效降低地質災害,保護礦山地質環境,2017年以來公司投資近500萬元,建設完成各類防洪工程;在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方面,嚴格按照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方案、土地復墾方案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管理,確保礦區環境得到及時治理和恢復。截止目前,公司在土地復墾及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方面投入超過1000萬元,綠化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

目前,總投資1.5億元的河南省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月亮溝礦區“綠色礦山”建設項目已經通過國土資源部驗收。該項目共完成7座攔渣壩、5個廢石場,35000㎡覆土綠化、5條主要防排洪隧(管)道、5600餘平方礦區綠化等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