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不是過得很幸福?而總髮朋友圈的人是不是很虛榮?

辣白菜批發


問這樣問題的人,還處在用自己思維去分析別人的境界。別人的生活,你瞭解嗎?別人是否幸福,你知道嗎?古人有一句話都說明白了,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別人不發朋友圈,不代表別人是否幸福,別人總髮朋友圈,也不代表別人虛榮。

題主的邏輯比較可笑啊。不發朋友圈曬幸福,可能就不幸福,因為沒有幸福可曬的。哦,總髮朋友圈曬幸福,又成了虛榮了。真是神邏輯啊。幸福不幸福,與發不發朋友圈半毛錢關係沒有。總髮朋友圈曬幸福的,也未必虛榮,當然也有虛榮的。

不發朋友圈的人,一種是老人,不會用朋友圈;一種高層領導,不能發朋友圈;一種是覺得朋友圈沒意思,不玩那些時髦社交媒體;一種是明白人,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比什麼都強,用不著曬,也用不著讓別人去評價。

我認識一對夫婦,人家真的恩愛幸福,他們崇尚極簡主義,活得簡簡單單,活得充實自信,從來不發朋友圈,用不著告知天下,用不著讓別人評頭論足。他們事業有成,生活美滿,慈善大度,有空去養老院獻愛心,但人家從來不主動說人家做慈善,更不會發朋友圈廣而告之。這對夫婦,一直受到周圍人的尊重。

總髮朋友圈的人,一種是喜歡社交,喜歡互動,喜歡交流;一種是喜歡分享,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讓朋友們分享,讓朋友們知道;一種是喜歡炫耀、有點虛榮的人,活在別人的眼光裡,用別人的羨慕嫉妒恨來刷存在感,這裡面又有兩種人,一種是真的炫富,一種是假炫富。

我也認識一位每天發朋友圈的朋友圈狂人,天天那個曬啊炫啊,連她家狗狗吃的狗糧都炫,從什麼精品超市買的,別人吃的快餐都貴。剛開始的時候,朋友們還點點贊,留個言,後來大家不厭其煩,現在連贊都不點了,看見她發的信息都是一帶而過。太虛榮的人,朋友們又不傻,看得清清楚楚,憑什麼配合她虛榮呢?她其實過的很不幸福,老公養情人,她缺什麼就拼命炫什麼,無非為了她那點可憐的面子而已。


職場火鍋


不發朋友圈不代表過得幸福也不代表過得不幸福。

發不發朋友圈是一種選擇。

我是一個一週歲孩子的媽媽,以前讓我感興趣的事情,例如美食,風景,聚會,遊玩,工作趣事我都會分享到我的朋友圈,是一種單純的記錄生活。有了孩子後,擔心頻繁曬娃招人記恨,所以也不怎麼曬娃,除非特別有意義的照片。其它的東西發了顯得蒼白無力,因為內心娃最寶貴。如果娃都不想曬了,那也就沒有什麼好發的內容了。

90後的我們,哪個沒吃過幾次大餐,旅遊幾個省事,孩子的遊樂場,大人的包包衣服,誰都去得起,也買的起,所以也不想曬了。

以前孩子爸爸休息時候,我還會化好妝,穿上新買的衣服,坐幾站地公交車跑到幾公里以外比較小資的美食店,拍一份食物。配圖精緻的飯菜,照片拍好美圖,然後打開朋友圈,編輯:輕鬆得週末真好,配上剛剛的美食圖片。想想公公婆婆以及他們親戚看到了,會認為在家帶娃非常輕鬆,後來改了文字:終於週末了,老公帶娃,我出來放鬆放鬆。後天一想,日子太苦了,吃個美食都變成了放鬆。後來又改了文字:這生活太累了,吃不好,睡不好……後來一想,滿滿的負能量,不符合我的人設,乾脆就不發了。

成年人想得太多,所以很少發朋友圈。



淌過溪水採蘑菇


這個也不能這麼說,總不發朋友圈的人可能人家就不喜歡發,覺得沒意思,這類人大多比較獨立。總髮朋友圈的人可能人家就喜歡曬,什麼都想讓別人知道,這類人性格比較開開朗,大多不太成熟。

說說我吧,我以前也是喜歡發朋友圈的。心情不好,心情好都會發,然後有人評論,有人點贊就會很開心,覺得還有人知道我、在乎我、理解我。其實發朋友圈就是在找存在感,經常頻繁的發朋友圈,是極度沒有安全感的人。

再說現在,我已經不怎麼發朋友圈了,一是忙的沒有時間;而是覺得有些沒必要發,發了是讓誰看呢,看了又能怎麼樣,如果你傷心,別人也不能與你感同身受,就覺得沒有意思了吧,所以不喜歡發了。不過偶爾也會發,會分享一些實用的小知識,或者一些有意義的東西偶爾也會曬一下幸福,不過很少發這種的了。

發不發朋友圈,跟幸福不幸福沒什麼關係,跟性格有一定關係,再說現在抒發心情的地方很多,快手、抖音這些火爆的短視頻,在這些上面抒發心情的人很多,所以在朋友圈發的少,也不是沒可能。



天使之魅A


我很少發朋友圈,也不愛看別人的朋友圈,除了朋友要求點贊才進去一下。不發朋友圈是因為幸福?我不是!是有心機?或者吧!我的微信多是熟人,現實生活中,在熱鬧場合我很少說話,對待親戚朋友也不是一視同仁,有些話我願意跟這個講,但不想讓那個誰知道!所以,我從不玩朋友圈,但我喜歡玩頭條,我的心情,我的經歷願意在頭條披露。。。。

而和我同年齡,同吃同住的老公日日更新朋友圈,劏個雞,炒個菜也在朋友圈吆喝‘’來囉喂,白酒三斤半,啤酒任你灌‘’。天涼了,‘’親,記得穿衣保暖‘’。時不時還抄首小詩勵志下。呵呵,朋友圈我只看我老公的。常笑他幼稚,少男心。但也不阻止,他心態是比我好,倒頭就能睡著。

我覺得發不發朋友圈,沒有你們說的那麼複雜,個人性格,愛好不同吧了!


一葉知我秋


我覺得跟幸不幸福,虛不虛榮沒有多大關係吧。

發朋友圈或者不發朋友圈,除了性格原因,再就是把微信當成工作平臺。比如我,店裡生意不好做,很多客戶都加了微信。我就把產品發到朋友圈,竟然還比店裡的成交率更高。這就迫使我不得不發朋友圈,來拓展店裡的生意。

後面隨著跟客戶的關係越來越好,大家會希望我多發一些自己日常的生活狀態,不要老是發產品。會感覺審美疲勞,我就在發產品之餘分享自己的生活,朋友客戶能更全面的瞭解我這個人,也更願意相信我,大家慢慢由客戶變成朋友。朋友們喜歡看正能量滿滿的我,我既賺了錢也交了朋友。發個朋友圈而已,何樂而不為呢?

有的人發朋友圈,也是為了記錄自己的生活。每天的經歷:吃了什麼好吃的、去那些城市、國家旅行✈️、交了新朋友、拍了好看的照片、讀了什麼書、看了一場不錯的電影等等...等以後自己閒下來,慢慢翻看朋友圈,滿滿的回憶。

有的人發朋友圈就是願意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當然也確實有一些人會想在朋友圈裝一下,讓大家覺得他有多牛、多有錢、多幸福。但這是他的生活,他有權利選擇是裝還是不裝,不是嗎?我們自己不願意去裝,不喜歡裝的人,那咱就不看他朋友圈就行了嘛,對吧?

至於不發朋友圈的人,應該有幾種:一種是覺得沒意思,不如把發朋友圈的時間拿來工作、賺錢、陪家人、看一本書、與朋友喝喝茶聊聊天來的有趣。一種是沒時間去浪費在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還有就是不喜歡朋友圈,覺得虛幻,不真實。不願發這些東西。

總之,發或者不發朋友圈,不是判斷幸福和不幸福的標準。認真過好自己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煎餅攤CEO


其實,我也不太懂別人的心態,但是我發朋友圈永遠只有一個目的,我不想在未來的某一天回頭看的時候什麼都想不起來。應該是最近一年吧,QQ空間推出了“那年今天”,我感覺特別好,因為我以前經常發說說的原因,現在每天我都能收到推送給我的“那年今天”,我就可以看看我那年的今天到底幹了些啥,然後我就發現我當年真的很幼稚,另一方面也就說明了,我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成長。微信出來之後我也經常發朋友圈,只有特別忙的時候會沒有時間發,為的就是未來有一天我可以回頭看看,或者給錯過我過去的人看看我的悲和喜。


三哥寫生活


不不不,這個事情不能一刀切,情況各不相同的。容我一一道來。

001有時候不發朋友圈是真的忙到吐

工作一忙起來,尤其我們這種教師行業,監考一場接著一場,哪有時間看手機,考完試就安排改卷,日子這樣一天天過。偶爾吃餐好的或者出去哪裡玩了,一時興起發個朋友圈啥的而已。你只要把朋友圈看成古人即興作詩那樣就明白了,發不發與幸不幸福與虛不虛榮沒多大的關係的。

002發朋友圈在某些人眼裡就是個記錄方式

比如我一同事,神得不得了,他開個公開課,或者出個什麼試卷,或者什麼是去哪裡參加教研活動,都會發,這是有好處的。有時候我們在年底寫總結,老是忘記時間,一問他,人家關鍵詞一搜就給搜出來了。他的朋友圈真的就是這個功能,而且他還定期做總結覆盤,一個月或2個月,把這期間自己做的菜什麼的彙總,都是很不錯的材料的。

003愛看不看,不看屏蔽

朋友圈這個東西,五花八門,喜歡看就留著,不喜歡看就屏蔽,很簡單的事咧,不必與人格對接起來的。佛系一點好。


王小婉的思與行


少女時髮圈是為了求關注。

然後受傷了就不髮圈了!因為關注我的同學朋友同事老師親戚太多了!!估計等著笑我傻v。。。

然後結婚了,很幸福,有時點贊留言別人好友圈時,大家都藉著別人的留言喊話求髮狀態。我那時的心態是,自己的幸福一定要忍著,不想與人分享,儘管心理特想炫耀。

然後就到生娃了!最終忍不住發了一張,點贊留言一瞬爆發了,大家對我太關注了吧?連帶幾時結婚一起拷問了!還有特意私聊的!看來大家都特閒就愛八卦別人的事。

這樣偶爾我也是忍不住發幾張娃的狀態!因為太可愛了!毫無抵抗力

現在娃滿週歲了,很調皮,攀上爬下的,還會搶手機!別說髮圈了,藏手機都來不及~,下班後就一直陪著娃,現在孩子的照片視頻都少了,要十分專心看著娃才行,已經沒空閒掏手機拍照了。


CC碎碎128


喜不喜歡發朋友圈和每個人的性格有關係,有的人很低調,有的人喜歡炫耀,有的人內向,有的人喜歡分享,有時候朋友圈能展現一個人的生活狀態。

我覺得不發朋友圈的可能生活狀態一般,未必一定很幸福,習慣發朋友圈的可能更瀟灑,我就是一個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可能和我的性格也有關係,內斂低調,朋友圈的特質有一種宣揚自己生活的狀態,包刮不好的時候,我喜歡約上好友,吃點喝點,互相傾訴。有的人很喜歡發,什麼都發,摳腳都發,有時候看到很噁心,我的做法是屏蔽,你發點正能量不好,發點生活也不錯。

現在是打工的時代,因為現在好多的親戚朋友都不在同一個城市,大家也越來越陌生了,不可能經常打電話聯繫,見面可能都是一年才見一次,朋友圈的評論也可以拉近彼此的關係,生活中我們不常在,但是你的朋友圈我在,所以發不發朋友圈和幸福感真的扯不上多大的關係,生活上也許我們很陌生,但是朋友圈裡我們很熟悉!





字句節奏


個人認為,發不發朋友圈,跟幸福不幸福,虛榮不虛榮沒有直接的關係。

以前,我也堅持每天發朋友圈,可能最初的出發點就是和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後來結婚了,工作了,忙起來了,遇到的事情多了。感覺發朋友圈也沒有什麼意義了。所以現在一般也就是有時間進去看看。

要說發朋友圈的人特別幸福,我確實沒感覺出來。記得我的一個發小,女生。跑國外國內業務的。每天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天天都發旅遊的照片;可是,她也會發一些自己的感受,而且看的人能明顯感覺出來,你過得並沒有那麼幸福。

對於一個北漂的人,我更加能理解她,畢竟她走的更遠,語言都要更長的時間適應。那種心酸,不言而喻。

至於虛榮,或許有這樣的人,買一個包包,吃一頓大餐這一類。但也不能說她虛榮,可能她真的是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可能她覺得自己有點寂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