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凌晨02:15分還在寫作業,你怎麼看?

赤峰馥語


如果是真的,可憐的娃!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學習任務重,常做到晚上十二後到凌晨一點之間是比較常見的,但做到兩點之後不常見。

出現這種情況到底學校是在坑人呢?還是在教人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如先分析一下學生作業為何要做到2:15。

一、學生特殊階段自發的情況

筆者外甥曾就讀於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非常刻苦,高考錄取上海交通大學)他曾經在高二小高考前半個月和高考前一週幾乎不大睡覺,其實學校作業早就完成,但他又每門功課找同類練習做。他父親沒法子,孩子不肯睡覺,只能凌晨4點帶孩子走走放鬆放鬆。

二、學習低效率、學習習慣差導致

筆者現在所教的兩個班中有一個班學生做作業就是這樣。課堂堂練15題英語單選(一般半分鐘一題,基礎差的班級10分鐘左右)有學生15分鐘還沒做完5題(至少一個班8個☺☺☺),可見有學生磨洋工能力之強。另外,不少學生尤其男生大課間大都成群結隊上小店,學校自習課呼嚕呼嚕大睡,在學校有些可用的時間不積極利用起來,當然作業都帶回家去做啦!筆者自己孩子就是這種情況,回到家還要大喘口氣慢騰騰吃點東西才開始做作業☺☺☺

三、作業沒有統籌、胡亂佈置

任課教師不管學生具體情況,作業亂佈置一通;而學生不得不做到2:15。真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制止學生繼續做作業,趕緊休息睡覺,並且把該情況和任課老師、班主任反映,讓他們協調調整。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這種學生特別刻苦,不要打擊其學習積極性,並且和孩子積極溝通,疲勞學習產生不了好效果。至於你若是觀察到孩子存在第二種情形,甚至孩子2:15其實不是在做作業,作業本旁邊是手機打遊戲呢,這就需要你認真對待了。

所以,學生作業做到凌晨2:15,如果不是學校原因不是教師原因,怎麼知道學校是教人還是坑人呢?責任不該亂擔不是?


Scarett


先給大家講一個我們班級孩子的故事。

有一天,一個男生媽媽在班級微信群裡抱怨孩子作業太多了!每天都要做到夜裡一點多。一個星期後,她直接找到學校裡來了。結果,各科老師將佈置的作業給她看了後,她也很納悶:明明最多九點就能完成作業,為何會做到凌晨一點多呢?孩子也沒有玩手機、電腦。

後來,我找孩子瞭解一下情況後,“案情”大白!原來這個學生,每天吃完晚飯先睡覺,睡到十點多,估摸著父母快下晚班了,便爬起來寫作業。

這才是真實的原因!當然,這只是孤例,不足以說明整體的真實情況。

那麼,學生的課業負擔到底怎麼樣?

作為老師我還是有發言權的,確實是比較重!雖然強調減負,但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沒有敢真正減負的!

孩子們從早上6:30到校,傍晚5:30離校。一整天連軸轉,晚上到家也只是草草吃了飯,便開始緊張的寫作業!幾乎沒有任何休息的時候。因為七門功課,每門都有作業,每門半小時,就是3.5小時。這是很恐怖的事!整天搞得孩子、老師疲憊不堪!(教師批改作業的量非常非常大!)

那麼,怎麼改變這種勞心費力的題海戰呢?

第一,提高課堂效率,能在課堂解決的問題,絕不帶到課後。

我們學校就要求,每堂課只上35分鐘,餘下的十分鐘完成本節課的鞏固性作業。

第二,精心佈置作業,不搞大水漫灌!作業講究分層,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佈置不同的作業。

第三,改變評價體系,不以成績唯一論。

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成績只是參考。

當然了,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作為家庭、學校只能倒逼上層改革!

真要能做到這樣,估計全國數百萬家社會教輔機構也就要歇菜了!老百姓要山呼萬歲了!




姑蘇講堂


我家兒子在國內讀到4年級,功課基本上要11點半才能完成,而且在壓力下性格也變得沉悶起來,笑聲也少了很多,我和我老公怕繼續下去兒子會不會抑鬱了,考慮了一下便決定我帶著兒子出國去讀,我們從來沒想過讓他一定要出人頭地,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長大,只要不走歪路,正直善良的生活著就好。來了一年多了,每天快樂的像只鳥似的,放學時都是唱著歌回來的,功課基本10分鐘左右就能做完,然後就會約同學去學校踢足球了,在學校老師教他們做衣服,煮米飯,種豆苗,做各種模型,去山裡認識各種樹、到河裡捉魚在烤著吃掉…看著兒子的笑容真的很溫暖。


晨曦9522


我現在剛剛上初一,課程還不是那麼的緊。我就簡單說一下我一天的安排。

6:20 起床

6:45 出門

7:00 到校

7:20 晨跑

7:40 晨讀

8:00 第一節課(課後休息10分鐘)

8:55 第二節課

10:00 做操(做操20分鐘,休息20分鐘)

10:40 第三節課(課間休息10分鐘)

11:35 第四節課(無休息)

12:00 午飯(休息30分鐘,自習30分鐘)

13:00 第五節課(課間休息10分鐘)

13:55 第六節課

14:40 做操(做操10分鐘,休息20分鐘)

15:10 第七節課(休息10分鐘)

16:05 第八節課(休息10分鐘)

17:00 課後託管

17:30 放學

「七年級八年級週二14:40放學」

還好,起碼沒有晚自習,之前打聽了一下這學校初三安排,真是恐怖。

而且這學校有一個特別出名人人贊同的一點,就是作業特別多。

如果18:00開始寫作業,最起碼也要23點才可以寫完。真不是我開玩笑,我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也沒有玩手機。要是再玩會兒手機,那就0點起步

但也讓人很納悶的一點就是,這學校出不了太多好學生,這學校一開始在小升初時什麼孩子都讓進,我也不知為什麼,難道想限制的時候學校已經被前幾屆學生名聲弄糊了?還是因為別的?理由不得而知。


但是在週六週日還是可以好好歇會兒的,起碼七八年級不補課。

最近臨近期末考試,距離那天也就只有4天了。這幾天感覺就是學生也瘋,老師也瘋,家長也著急。

差不多就這樣了,準備考試資料去了バイバイ。


用戶63671480032


我小孩上初中,他每天的時間表:

  • 早上6:30起床,吃完早餐後上學;
  • 中午在學校吃學校統一訂的快餐(家長出錢),中午期間要複習或做一些作業;

  • 晚上7:00左右回家(有些時候老師會留下來補課);
  • 吃完晚飯後開始寫作業,一般寫到10:30,有時寫到晚上11:00,偶爾會寫到凌晨;
  • 週末會有些時間自由活動,但幾乎還是在家長的催促下寫作業,經常到週日晚上還在趕作業...

日復一日,週而復始...

家長每天日常任務是催寫作業,我催完他媽媽催,他媽媽催完外公外婆催,我們有時諄諄教導、有時無奈嘆息、有時大聲訓斥...

孩子經常是哈欠連天,兩眼無神,對於我們的催促和教導也沒有辯駁,只顧埋頭繼續寫作業...

有時太晚了,我說不要做了,我向老師說明一下可以先不做了,但孩子立刻大聲拒絕,說無論如何也要寫完作業...

孩子的成績處於中等,經常被老師歸為“很聰明但就是學習不上心”的那一類,屬於只要家長監督一下,成績立刻上“優秀”、“學霸”的那一潛力檔...

可是,孩子似乎離那一檔總是有距離,而且,幾次考試感覺他會下滑到“學渣”檔,老師很著急,建立“加油站”,每天還有些額外的作業...

孩子每天有各個科目的模擬考試,課外習題,補缺補漏訂正,加油站提升測試...等等。

但孩子的成績,還是象現在的股票一樣,長期在低位徘徊...

老師很急,我也很急,全家都急...

我想給孩子報輔導班,但一直沒有,因為孩子因為要寫作業根本沒時間上輔導班。

還有,我內心真的不想給孩子再加壓了,然而...

家長群中,不斷傳來各個科任老師的督促;

家長會上,老師們的成績分析表上,讓每一檔的孩子都有提分的信心與希望;

班主任每一次的家訪和約談,我無法迴避老師真誠的眼光和殷切的期盼;

學校領導反覆強調中考比高考還重要,還嚴峻;

有一次“家校溝通會”上,面對個別家長對當下應試教育的質疑,教導主任說:在中國成績當然是第一...

我迷茫了。

學校錯了嗎?成績是維持市級重點中學的重要指標,重點中學不正是家長們擠破頭也想進的嗎?

老師錯了嗎?他們很工作很努力,對孩子很好。幾乎把學校當家,把學生當子女。

家長錯了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現在不提前吃點苦,以後怎麼面對殘酷的工作競爭?

孩子錯了嗎?他們每天都在按要求寫作業,他自己說已經盡了努力了,最終在哪個檔次,他也很無力...

好象誰都沒有錯啊!

為什麼人人都有良好的願望,卻造就人人都無奈的現狀?!


冷暖職場


學校佈置作業是教學需要,出發點肯定是為了“教人”而不是“坑人”。

寫到深夜,要看孩子讀幾年級,是不是畢業班面臨升學?還要看作業量到底多不多,是不是這個孩子本來做作業比較慢,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效率不高。

我是全職媽媽,座標上海,家裡大寶現在小學三年級,天天陪娃寫作業,深有體會。我感覺我家孩子作業量偏多一點,加上孩子也有點拖拉。

我家男寶,性子從小就比較慢,特別貪玩的那種,對他感興趣的事情能沉浸進去,全神貫注得,樂高積木能玩一下午,畫畫能畫幾小時,圖書館看書能坐一整天,就是不太主動學習。

下午四點二十放學,由於家裡沒有其他人在,孩子爸爸上班,我下午四點左右要接幼兒園的小寶,就不能去接大寶,只能他自己揹著重重的書包走回家,一般五點左右到家,挺累的,然後讓他休息會吃點東西,上個洗手間,還想跟妹妹玩會。規定五點半開始寫作業,孩子爸爸五點半下班,六點左右到家就開飯然後再吃完晚飯差不多六點半,作業幾乎還沒怎麼動,然後一張語文試卷(作業有時候寫有時候不寫),預習新課完成預習冊(一頁),抄寫當天課文生字詞語,一張數學試卷或者三頁練習冊,英語試卷一張,再聽讀新課,背誦當天所學的課文和默寫單詞,每天作業量差不多,也有些多得,加上孩子慢,一般都到八點多,然後我們給檢查簽字,錯誤的重新做,都到九點多啦,最遲十點也有。早上六點四十起床,七點二十左右到校,中午不休,吃完飯接著上課,孩子也心累,回家不想寫作業也能理解。


圖片是今天的數學和英語作業,語文作業都不群裡佈置,也是試卷一張,不過今天作文寫過的,沒有要求再次寫。這是到複習階段了,課本都學完啦,作業還稍微少點沒有預習語文(需要寫一頁預習冊),預習英語的。

英語和數學老師比較負責任,作業量每天差不多,不會突然增加或者減少太多,孩子多數都適應啦,老師也會在群裡解答家長孩子們的問題,有時候題出錯啦,還有的題家長都不會呀,哪怕晚上九點多老師都隨時在回答,老師也不容易。

語文老師年齡比較大,也不在群裡,作業都佈置得比較死板,預習課文,完成預習本(每課有一頁作業),每天抄抄生字詞語,按他們教學任務每天有一張練習卷的,他忘性大,經常忘發試卷了,然後一天給你發好幾張讓大家趕緊補,學校有選編學生的優秀作文,厚厚一大本,然後語文老師經常不是讓大家背幾篇,就是讓你抄寫幾篇,有次我家孩子寫到快八點才抄完四篇作文!其他作業一個字都沒動!不要求他們背誦寫得好的課本或者段落,要求背記學生寫的作文,感覺有點本末倒置。

今年教育部下文秋季開始全國小學一二年級不允許佈置書面作業,上海這邊就實行啦,然後家長看沒有作業孩子瘋玩怎麼贏,都不願意啦,自己找家教補習,建群找人每天佈置作業,家長心態如此,學校佈置作業也是讓學生為了鞏固學習內容,出發點為了教學質量和迎合家長的需要。

所以說現在教育就是這樣一個大環境,中考高考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上好學校的還是少數,大家目標都奔好學校去,誰又敢放鬆呢?

學校也有他們教學要求和任務,作業多多少少都會有,農村學校反倒作業少,城市學校反倒偏多些,這也正反映了不同地方家長對孩子的期待有所不同,學校按時佈置各科作業就是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

大家都是這樣在學習,每天該寫的作業還得做,除非家裡不希望孩子讀多少書,無所謂,那你可以讓孩子不寫,該怎麼玩就怎麼玩。我家裡我和孩子爸爸都是貧困山區讀書出來的,從小學到大學一路拼命學習來著,感覺孩子也應該這樣,從小刻苦學習,將來才有好的前程,對孩子期望特別大,孩子爸爸現在就想著將來供孩子們出國留學深造,將來起點能比我們更高。

自己也是一邊心疼孩子累、睡覺少,平時幾乎沒有時間玩,一邊又不斷狠心督促他學習,真的挺矛盾的。


常青淡竹


真的在“坑人”。

我兒子上小學時,我規定晚八點半必須睡覺。初中是九點半,高中十點半。作業做得完就做,做不完別做,一些抄三十遍五十遍單詞等無厘頭作業直接不理睬。因為我認為、學習再重要,不如身體重要。我從未管兒子做作業的事。其實從小規定了上床時間,孩子自己會回來抓緊時間做。他也要面子。

孩子晚上休息充分了,白天上課思想集中了,學習效率就高了,我兒子課外也不補什麼課,雙休日該踢球的踢球,該出去玩的玩,成績一直穩定在班級前七八名。高考順利考上二本。因為身體好,眼睛好。現在工作好,一年收入是他同學的十多倍。

所以真不應該犧牲孩子的健康換取所謂的成績。家長的責任在於培養孩子的正確世界觀,懂得感恩,孝順,良好的學習習慣,至於他長大z做什麼。實在不必操心。不要一味按自己的想法一定要把他培養成什麼所謂社會精英,你地位再高,掙錢再多,總有人看不起你。孩子是塊什麼料,做家長的自己心裡應最清楚,只要他能盡最大努力地好好學習,好好做工作,好好做人就可以,無論他做科學家,工程師還是技術員銷售經理、企業老闆,抑或還是當一個廚師或一名個體修理工。只要心態積極向善向上,生活同樣會幸福。

所謂成功,他的定義和標準本來就不同,但只有一個相似點,那就是:我如期地完成了自己制定的目標。因為我們必須正視現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將是普通人。


宋辭318


有人質疑題主問題的真實性,但是作為一名高中老師,我倒是相信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尤其是在初一和高一階段。當然,做題做到凌晨2點多有些誇張,但是每天的作業做到十一二點還是挺普遍的。

把這個問題歸咎於老師,顯然也不太合適,老師背不動這個“鍋”。因為對初中課程我不太瞭解,我主要說一說高一的情況吧:

一、高一作業真的很多!

進入高一,由於沒有分班,所以學生要學習9大學科,一般來說數學需要用2個小時來完成作業,然後是理化生的作業,題目也非常多,2、3個小時來作業也很正常,再加上英語、語文、政史地等學科,學生晚上加班寫作業是常態,寫不完作業也是常態,更不要說做好作業了。

高中的作業不僅多,而且難!到了高中,學習的內容陡然增加,知識之間的交叉聯繫增加,對理解運用的要求增加,尤其是高一階段,各科都會涉及高中階段最難的知識點之一,題目變難了,不會的變多了,有時候作業即便不多,用的時間也多了。

二、各科老師合理安排作業量,這個真的很難!

作為一名高一歷史老師,我既要為我的學科負責,也要為學生考慮,所以我在佈置作業時,把握兩個原則:一個是課上能完成的不要留到課下;二是每天的 作業量不要超過10分鐘,本著“零割肉不疼”的原則,每天的作業,要麼就是10個選擇題,要麼就是一道非選擇題,這樣學生感覺作業不多,反而樂於去做,畢竟能做完作業,也能給學生帶來成功的體驗。

但是,我也經常發現有些老師,平時不佈置作業,但是一佈置作業,就是某某資料從多少頁到多少頁,學生普遍感覺到比較反感,叫苦不迭,應付作業或者不完成作業的也更多。

如果各科教師能夠合理佈置作業,確實能夠給學生減少作業時間,然而,在現實中,這確實很難:

因為在現在的應試教育環境中,哪一科老師都不會為了別的學科犧牲自己的利益,一門學科,學生如果連作業都不做,很難說能學好,一科作業多,學生多做題,成績自然也會高,在這種情況下,哪一個老師也不願犧牲自己,成全別人。另外,各科的難度也不一樣,學生掌握程度不一樣,不可能用“命令”來給規定各科的作業量。

三、熬夜寫作業,學生也有原因!

這裡我想說一個時間管理的問題。作業多是一個客觀的現實,但是如果學生能夠合理安排時間,作業完成的也快要快些。然而,很多學生不會利用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如何利用時間,簡單的說就是“零散的時間做零散的事情,整的時間去做整的事情”:比如課間操時間,學生做完課間操完全可以做10分鐘的作業,而這10分鐘也許就能完成一科的作業,然而有的學生會用這10分鐘來聊天打鬧,也有的學生會用這10分鐘來做一道題,但是題目做到一半,就上課了,其實這10分鐘也是浪費的。諸如此類問題,在很多學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一般來說,學生到了高二分科以後,作業量會迅速減少,熬夜也少了,但是很多學生反而因此變的成績下滑了,所以有人說“高二是高中三年的分水嶺”,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作業多,這和我們的教育體制有關,是上層設計存在的問題,作為一線老師,只是具體的實施者,所以把這個鍋甩給學校和老師,顯然是不合適的。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習慣真的很重要,我不是讚自己或兒子,只是經歷過。閨蜜兒子和我家小子同年同月生,上同校同屆同班,小學時成績差別不大,比我家小子低個3~5分,可以說沒差別,而且那孩子記性比我兒子好,我個人認為天賦比我兒子好,但我是有幾個規定,寒暑假作業十天完成,後面假期是預習,平時作業,能在課間擠時間做就做,放學第一時間做作業。因為預習過,所以作業對他而言難的不多,所以初中階段基本是回家作業晚8點半做好,後面2~3個小時做課外提高練習,去年進了重高重點班。反觀閨蜜,假期裡讓孩子作業省著點做,每天做2頁,餘下時間電腦,手機,每人腦回路不一樣,我也沒法和她溝通,平時放學回來先捧著吃零食,這裡一摸,那裡一看,到8點還沒做多少,初中後期要做到1~2點,要麼3~4點起來做作業,好好一個孩子,生生給毀了。


維維安weiweian


八年級,每天十二點半作用,跟老師反映,老師一百個不樂意,牢騷話一大堆。每個老師都認為自己佈置的作業不多,可是他們忘了,學生有八門課程,每一個“不多”加起來就是“很多”。最讓人無語的是,有些老師佈置大量抄寫的作業,初中生都已經是邏輯思維了,明明背誦就可以高效率的解決問題,偏偏還在用小學的填鴨式教育。沒辦法,只能替孩子抄寫,我親自試過,只一科抄寫就用來兩個半小時。就這樣的作業量,不等成才,身體就熬垮了,上學還有什麼用啊?所以,給家長個建議:孩子是咱自己的,多參與孩子的教育和學習,對於重複性、孩子已經完全掌握的知識,寧可挨吵也別人孩子熬夜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