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為什麼很多老師都很反感這句話?你怎麼看?

一葦3950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是兒童教育專家、兒童教育心理學家陳鶴琴先生寫給自己的一句自勉之語,他的本意是他打算對自己嚴要求,力求自己在教育教學效果方面達到自己所說的這種境界。但一些基層的校長卻將這句話當作指責老師工作不力的“神器”,甚至有些校長動不動就把這句話搬出來對老師進行一番說教。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老師對這句話反感嗎?那是相當的反感!

前幾年,兄弟學校的一名校長經常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掛在嘴邊,遇到新教師的時候這麼說,和老教師聊天的時候這麼說,開會的時候這麼說,甚至連遇到學生家長也是如此口無遮攔地說。

後來,學校的其他老師對這句話很反感,就提出讓那個校長試著當一學期的班主任,把學校最差的年級、表現最糟糕的20名學生交給他“調教”,看能否出成效。這個校長倒也有魄力,二話不說答應了。

第一個星期,這位校長臉色不太好;第二個星期,這位校長開始對學生罵罵咧咧;第三個星期,經常聽到這個校長在教室裡發出野獸般的吼叫聲;第四個星期,這個校長經常光顧村裡的醫療站,打點滴成了家常便飯;第五個星期,這個校長終於放過自己,解散了這個只有20名成員的“潛能班”……從那以後,這個學校的老師們再也沒有聽過那一位校長說過類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話,畢竟通過接近一個月時間的“體驗”,這名基層校長終於悟了:教育雖然不是無能的,但教育也不可能是萬能的!

雖然那一個校長剛開始很不受老師待見,但通過這件事的始末,我們也不難看出這個校長確實是一個知錯能改的好同志,不像有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自己沒有教過一節課,反倒要求老師必須把低層次的學生教成學霸或者超級學霸。決定學生能否教好的因素,一方面是老師本身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是學生的悟性、上課的注意力能否集中、課後複習的時候記憶力是否強大等因素。而讓老師為學生非常“精緻”的成績“背鍋”,老師們不反感才怪!因為學生如果是扶不起的阿斗,那麼老師也是沒有辦法的。

如果你是教師,你對“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反感嗎?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我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故事。

這是1991年的事情。

在我的老家,有一個鄰居,家裡條件很好。兩個兒子,兩個姑娘,都是生意人,而且他們的生意都很大。每年的總收入可以達到上百萬!唯一的遺憾是:有個孫子學習不好。 1991年的冬天,我這個鄰居哥哥,宴請學校全體老師。他說:我這個孫子,從上了二年級以後,再沒有學會寫一個字,在座的老師,不管是誰,只要能教我孩子學會一個字,付款100塊錢,會寫10個字,給1000塊錢,依此類推,可簽字畫押,說話絕對算數!!

好多老師躍躍欲試。在那個年代,這可是絕對的高收入,高誘惑!!

可惜,一年後,我回老家過春節,問起當地老師,沒有一個人能教會一個字。

我估計,不管哪一個自稱的專家,請他來試試,都是扯淡!!!


bilutang


教不好的學生也分類型的。

第一種是實在是有點笨,怎麼教都沒用的。

比如我姐,小時候頭一天在家教會數學,第二天考試同樣的題還是不會,這種真的沒法。

有一次我給她講店面面積計算的,她自己開店,人家的設計案不合心意,裝修一半了她要改,要算擺放完冰箱各種東西后還剩多少面積,我在紙上畫圖,還實際拿東西擺給她看,各種能用的辦法都用上了,她還是聽不懂,大半夜她非得要我跟她回店裡,實地算給她看,淚奔。

第二種是智商夠但沒心思讀書不聽管教的。

這種爹媽自己都教不好,你指望一個老師?

一個班最少有30號人,多的五六十人,那麼多門課,平均到每個老師手上,還剩多少課時?除去正常的講課時間,還剩下多少時間來一一輔導學生?

再說了現在的家長學生跟以前的一樣嗎?不能說、不能罵、不能罰、不能打,想教好得多難?

全中國最頂尖的幾所高中,什麼北師大附中、衡水中學、黃岡中學都還有成績不好的呢,這些老師難道沒好好教?他們教學水平不夠嗎?

所以永遠別說教不好學生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教與學是個雙向過程,老師賣力教,那學生也得願意學且智商這方面夠才能學好。

一個人要願意學,那他得有個動力,中國很多學生缺乏動力,對未來不清晰,根本不知道未來要幹什麼,迷茫,沒有目標,這樣怎麼去學好?

很多人要說,目標不就是考高分考好的大學嗎?

那這目標可真模糊,具體考什麼學校考什麼專業什麼都不清楚的目標叫目標?

一些國外高中生他們高中的時候就有機會去各個大學參觀,還能試課,甚至還能高中就修大學的課程。

我這裡說學國外,主要是認為讓高中生了解到各個大學的信息,有些什麼專業,具體專業都是幹嘛的,都修什麼課程,未來往哪就業……這些都能很好的鼓勵學生去學習,如果讓他們實地參觀,甚至去教室裡體驗課程是很好的。

但真實的現狀是中國的大學太水了,有的教室裡可能上課的沒幾個人,還可能枯燥無味,如果去985、211參觀那可能好點。

當然目標越大越清楚越具體,不是越有動力麼。

另外:我敢說中國的大學生裡面有一大部分都後悔他們報了XX專業,還有很多是工作後後悔大學學了XX專業。還有無數人工作幾年後覺得現在的工作真心不喜歡,想轉行什麼的。

辛辛苦苦學三年,輕輕鬆鬆混四年,一畢業就轉行,這是中國無數大學生的真實寫照。

這也可以看成是一種信息不對稱吧,高中生和大學的信息不對稱。

但是很多家長、學校都沒意識到這一點,成天讓孩子學學學,沒個清晰的目標學什麼學?

建議有經濟能力的家長還是找機會多帶孩子去各大學轉轉吧,多讓他們瞭解下社會各個行業,不要總把自己以為的強加到孩子身上,多問問他們吧,未來的路是他們有走,不是父母在走。

前段時間比較火的流浪大師不就是真實例子嗎,父母覺得都給孩子安排好了,可他們有真的問過孩子嗎?孩子真的想這樣過嗎?

偏題了,懶得刪了


牧年之荊


一般說這句話的都是領導,而且是沒有在教學一線待過的領導。 我在一所技校工作,有一個很典型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位在一家國企擔任高位的領導,後來以為企業倒閉到我們學校,擔任分管學管的負責人。常常把這句話放在嘴邊。有一年這位領導,也想體驗普通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同時怕自己忙又配了一名副班主任,開學報道後學生不分時間場合,打電話或者直接找他,不到一個月他快瘋了。那個班級變成哪一屆最差的一個班級。 最後他堅持了一年,給普通老師帶了。 後來他再也沒有說過這句話。 還有,另外一個觀點。什麼是好學生,什麼是差學生。我們如何評價,如何定位。例如,一名學生考80分,在重點高中和技校。老師們的評價標準,絕對不一樣。 有一位老教師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在理。他爸媽教育了10幾年,沒能教育好,指望我幾個月就能教育好?


醒獅1阿德


這不是反感。我不是教師,但我年令大了,通過我對子女、孫子女的教育情況得知:先天決定的。我的兩兒子我都對他們的學習沒怎麼操心,成績都優秀,退休後看孫女,按書本上的教育方法教,把我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她身上,但並不優秀。在一個院裡我觀察玩耍的小孩,我就能預知他價將來學習怎樣,同樣玩土蓋房,有的孩子一定要蓋好蓋成,放心這孩子將來一足學習好,若蓋子半截去幹別的或蓋不媽就放棄,這孩子將來學習不會好。這只是舉了一個例子,有始有終一走要達到目的這樣的孩子一定學習好,半途而廢沒恆心的將來學習也不好。所以不能把學習不好歸結到老師那裡是不對的,有的老師的孩子也學習不好,難道他沒用心教自己的孩子嗎?


海浪139634508


我想到我讀高二的時候,樓下差班有個男孩子成績特別差,特別特別差的那種,老師上課也完全不聽,但他打遊戲特別厲害,當年玩球球大作戰打比賽打到了全國前十,後來就輟學去上海做職業遊戲主播

正好當時我們班班主任是他班的歷史老師,和我們說這件事的時候他就說“當時看他就和別人不一樣,別人上課打遊戲邊打邊說話,邊搞小動作,他就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在那打遊戲,我也不去打擾他,讓他打。”

我班也有很多老師就說了,你讀書不好沒有關係,你可以去學一門手藝,家庭條件好的可以去當藝術生,找工作也特別好找,以後混的不比那些讀書出來的差,什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那是把教育的責任全部推給老師,這是及其不合理的,一個人學習習慣的培養是長期的過程,與父母的習慣息息相關。

我高中的政治老師給我們講到了他朋友的一件事,他說“他朋友小時候讀書特別棒,比他鄰居的孩子強多了,高考後考上了一所很不錯的學校,畢業後光榮的加入了高中教師的隊伍,他領居家的孩子高考甚至都沒有考上大學,考了一個專科,但是他深受他父母思想的影響,學無止境,一直考研考博,最後出來每月工資是他的十倍以上。”在教育中,習慣的養成家庭因素佔主要


北巷小美女


這句話是對的,每個學生的性格都不一樣,學習方法也是不一樣。所以老師就要去了解他們,幫助他們去往學習的道路。不要認為這學生學不好就放棄他,這樣學生就會走更彎的路。我以前的老師打,罵,罰都沒用,只會更佳氣。等到六年級的老師才鼓勵我,抓嚴我。明天老師早上提前在早讀時,抓我們幾個成績差的來考背讀,後來才知道讀書讀那裡。也希望中國教師能學習日本教師一樣,認真,細心去教好每個學生。不用老師本事有多好,只要老師能掌握每個學生都在認真學習路上就好,別讓學生掉下學習路,造成他們走歪路,你就是最好的老師


東I方O之G勇


上學期間我曾特別推崇這句話,剛參加工作時也把這話奉若真理!

工作兩年後,接觸的學生多了,就特別反感這句話,心想這是哪個混蛋提出來的混賬理論!就後面的學生,每天上課不是睡覺聊天就是看課外書,通知家長希望家長能協助老師教育,家長來一句:我娃在學校只要乖乖不惹事就好了,不學習也無所謂,反正現在大學生出來也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人說家裡房子都蓋好了就等著高中畢業回家娶媳婦了!這樣的學生成績怎麼可能好的了?

再後來,見到的各式學生和家長也更多了,反而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以前對這句話只是從成績層面來理解,自然對它厭惡至極!現在卻覺得"會教"未必只是說能教出好成績!能發現學生的特長並鼓勵學生朝著這方面發展將其學好,這也是"會教"也是"教的好"!


milan_vivi


請各位朋友出個主意,我是託班老師,遇到以下孩子怎麼辦?數學作業之類需要動腦子的作業天天抄答案回來給我檢查,我跟他們說,請不要抄答案,不會的我教你們寫。第二天依舊帶著抄過答案的作業來,來我這裡就是寫一些抄抄寫寫的作業,沒辦法,我聯繫家長,家長說回去和你孩子談。家長談過後兩三天最多不超過一週的時間,數學帶過來寫,我給一個一個輔導,我不嫌麻煩,他們覺得麻煩。第二週又開始抄好答案帶過來。投訴給家長,娃堅決不來了。請專家們告訴我,這些孩子怎麼教好?怎麼春風化雨?當然我保證我在教的過程沒有不耐煩沒有說髒話,更沒有動手。至於為什麼認定作業是抄的,很簡單,選幾道容易做的提,讓他們重新做一遍即可。


我愛喝Rio


我就不這麼認為啊,我和我舍友就是鮮明對比

我高中就住校,我和我對床的哥們兒在英語和數學上就是截然相反的兩種狀態,對於數學,我每天做習題,做一道忘一道,剛會一個類型體,變個數,我就不會了,而我舍友,他從不在寢室熬夜,甚至自習課他都在抄歌詞(90後都懂,抄歌詞是樂趣),但是人家數學一直是120+,我一直就沒及格過,你說尷尬不?

再說英語,鄙人實話實說,我上高中英語沒下過120,沒有所謂的“背單詞,背短文”,就是拿著題去做,就能對,而我的數學“學霸”舍友,英語就是90左右,無論如何上不來,我們倆一開始還說互幫互助,結果,他教不會我,我教不會他,乾脆放棄了。

你說這是老師的問題麼?我不認為,人的天賦是有關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