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刷存在感,改了幾個地名都叫“天府”

應天府

元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親自帶兵,分三路用十天時間攻破了重鎮集慶路,也就是現在的南京。隨後集慶路被改名為應天府,當是取“上應天意”的含義。建立明朝後,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將應天府作為首都,稱為南京,而以開封府為陪都,稱為北京。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北京開封府被廢除陪都地位 ,應天府該稱京師。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因為將北平府(今北京)改名為順天府,建為北京,所以又將京師改稱南京。

直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末,應天府一直是明朝的首都,總共52年。 明應天府下轄上元、江寧、句容、溧陽、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縣。


明朝皇帝刷存在感,改了幾個地名都叫“天府”

青磚字樣“應天府上元縣”


順天府

明成祖朱棣本為燕王,鎮守北平府。後來朱棣打著靖難的旗號,起兵從侄子建文帝手中奪取了帝位,就把自己的發家之地北平府改稱順天府,無非是要昭告天下他奪取皇位也是順應天意罷了。加上他在南京總是心虛,所以在即位頭一年的永樂元年就將順天府作為北京,經過十餘年的營建,朱棣最終於永樂十九年正月(1421年)遷都順天府,住進紫禁城。同時以應天府南京作為留都,並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機構和官僚體系,形成了南北“兩京制”。

直到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帝煤山自縊,順天府一直是明朝的首都,歷時223年。順天府曾轄5州22縣,即昌平州、通州、涿州、薊州、霸州、大興縣、宛平縣、順義縣、良鄉縣、密雲縣、懷柔縣、固安縣、永清縣、東安縣、香河縣、三河縣、武清縣、寶坻縣、房山縣、文安縣、大城縣、保定縣、玉田縣、豐潤縣、遵化縣、平谷縣、漷縣。


明朝皇帝刷存在感,改了幾個地名都叫“天府”

明朝的順天府城,和北京比一比



承天府

嘉靖皇帝朱厚熜本為興王世子,封在湖北鍾祥。只因其堂兄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無子,撿了個皇位。和明成祖朱棣一樣,他也是藩王繼位。嘉靖皇帝為了給他父親爭一個皇帝的名分,搞出了歷史上有名的“大禮儀”之爭,還差點把明成祖朱棣的牌位擠出太廟。為了尊顯他的出生地,於嘉靖十年(1531年)升安陸州為承天府,治所在鍾祥縣。他將故里定名承天是為了要與北京的順天府、南京的應天府相提並論。

承天府轄鍾祥、京山、竟陵(今湖北天門)、潛江、當陽五縣及荊門、沔陽(今湖北仙桃)二州。


明朝皇帝刷存在感,改了幾個地名都叫“天府”

湖北鍾祥明顯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