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丨越城:交通暢達“智造”轉型 活力水鄉接軌杭城

2019-04-26 06:3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阮帥 通訊員 王陽陽

浙江日报丨越城:交通畅达“智造”转型 活力水乡接轨杭城

越城區地處杭州灣南岸,位於浙江大灣區的核心區域,是紹興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紹興市政治、文化中心。擁有2500多年曆史的紹興古城,歷千年城址至今未變,這裡人傑地靈,歷代名人輩出,是聞名遐邇的水鄉、酒鄉、橋鄉、戲曲之鄉,在9.09平方公里古城範圍內,有各級文保單位90處,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浙江日报丨越城:交通畅达“智造”转型 活力水乡接轨杭城

當前,越城區正處在由“成長”邁向“崛起”的關鍵階段,面對杭紹甬同城化的戰略機遇、大市區融合的發展機遇和“大越城”政區一體的現實機遇,越城區著力打好高質量發展組合拳,通過建設立體化城市交通體系、打造“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彙集人才招引“金鳳凰”等卓有成效的舉措,奮力打造全市首位度中心城區。

今年以來,越城圍繞建設“三個越城”總目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紮實推進產業發展、改革創新深化、項目建設等活動,提升發展質量、深化產業變革,越城發展駛上“快車道”。

浙江日报丨越城:交通畅达“智造”转型 活力水乡接轨杭城

紹興市軌道交通1號線首臺盾構機“越州1號”從鳳林路站順利出發 陳佳 攝

一個“半小時城市圈” 古城“脈絡”接軌杭城

古城更新煥新顏。近兩年來,越城區共投入300多億元,完成城中村拆改24000餘戶、614.2萬平方米,完成古城更新項目12個,徵收16萬平方米,對老城區24條總長30.75公里道路進行改造和景觀提升,在拓展空間改善民生的同時,讓古城煥發靚麗新顏。

交通暢達出行便捷,這裡已然是一座現代開放的新城。駕駛汽車高速行駛40分鐘可至杭州市區、30分鐘可至蕭山國際機場、乘坐高鐵18分鐘可至杭州……越城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目前,隨著地鐵1號線、越東路智慧快速路、二環北路智慧快速路等項目的不斷推進建設,越城作為紹興市“六橫八縱”城市快速路網的中心,正織起一張集“公路、高鐵、高速、軌道交通、城際地鐵、快速道路”為一體的立體化城市交通網絡,“杭甬半小時”快速交通圈的藍圖逐漸清晰。

4月8日,在紹興市軌道交通1號線鳳林路站地下18米,隨著一聲號令,全線首臺盾構機“越州1號”開始緩緩轉動刀盤,向1330米外的二環北路站掘進。這標誌著紹興市軌道交通1號線正式進入盾構施工階段,越城也向“地鐵時代”邁出了一大步。據瞭解,軌道交通1號線計劃於2022年建成試運營,屆時,越城市民可以搭乘“家門口”的地鐵,與杭州無縫銜接,居住在紹興、工作在杭州的同城化生活不再遙不可及。

除了軌道交通,其他智慧交通項目的推進建設,也為人們的出行帶來更多便利。2018年5月1日起,紹興市首條湖底隧道平江路隧道在越城區正式通車,這條雙向四車道的隧道全長2.1公里,南起城區勝利東路與平江路交叉口,從10米深處橫穿整個迪蕩湖,並穿越二環北路和蕭甬鐵路,使得從紹興迪蕩新城到袍江的車程縮短至10分鐘以內。

今年3月23日,省重點建設項目——二環北路及東西延伸段(鏡水路-越興路)智慧快速路工程第一根樁基順利開鑽,這也是紹興第二條進入全面施工階段的智慧快速路。據瞭解,該工程主線西起鏡水路立交東側,採用高架形式自西向東連續跨越大越路、綠雲路、越西路、官渡路、曲屯路、解放大道、後墅路、中興大道、迪蕩湖路、平江路(袍中路),止於越東路。全線為高架敷設形式,全長約11.6公里,項目總投資約51.17億元,計劃在2022年6月份前竣工通車。二環北路智慧快速路建成後,將有助於進一步撐起紹興大城市“骨架”,打通大城市“血管”,助力紹興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

未來的越城區,還將建成投運越東路、二環北路、329國道、二環西路“二橫二縱”四條快速路,總長約74公里。到2035年,越城將實現15分鐘上高速,市區形成半小時通勤圈。

浙江日报丨越城:交通畅达“智造”转型 活力水乡接轨杭城

中國(紹興)集成電路產業高峰論壇知識產權分論壇 王陽陽 攝

一處“萬畝千億”平臺 產業轉型高端“智造”

越城區產業高度集聚,這裡產業特色鮮明、投資環境優越、民營經濟發達,是紹興“一區兩廊”建設的“主戰場”,擁有健康裝備及醫用新材料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現代服務業電子商務產業化基地、國家級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試點園區三塊國家級牌子。越城區地區生產總值883.44億元,擁有科技孵化器7個(國家級3個)、市級以上眾創空間18家、區級以上研發中心268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844家。全區擁有主板上市企業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5家。

聚焦新興領域優化產業結構,傳統產業促轉升級。2018年以來,越城區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大力推動傳統行業“脫胎換骨”,正式啟動印染化工電鍍產業改造提升工作,整治“低、散、亂”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另有47家印染企業也在陸續搬遷中。新興產業、科技型產業、現代服務業……越城區把騰出的“地盤”交給了“高、精、尖”企業,將更多空間讓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興產業。

在高端製造業領域,近期,浙江省發改委正式發文公佈了首批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紹興集成電路產業平臺(紹興集成電路小鎮)成功入選其中。

近日,當筆者來到位於越城區皋埠鎮的紹興集成電路小鎮項目施工現場時,看到不斷有重型工程車進出,在工地上,幾幢大型建築的雛形已然顯現。去年5月,總投資達58.8億元的中芯集成電路製造(紹興)項目“落戶”越城,正式開啟了集成電路小鎮的發展進程,在中芯國際項目的“虹吸”效果下,許多集成電路產業相關項目紛紛前來洽談,一條涵蓋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設備及應用的全產業鏈正逐漸形成。

據瞭解,紹興集成電路小鎮總規劃面積達9566畝,以“一心四園兩區”的功能佈局,重點突出生態、生產和生活融合發展,將建設創新設計中心、晶圓製造產業園、封裝測試產業園、裝備材料產業園(綜合保稅區)、終端應用產業園等以及綜合服務東西片區。到2022年,小鎮預計產值突破500億元,到2025年,預計產值突破1000億元。

小鎮以萬畝空間左右、千億產出以上、重量級未來產業為主導的“萬畝千億”高能級產業平臺為標準,已佈局招引了30餘個項目,計劃總投資超300億元。其中,代表性的如中芯國際晶圓製造項目,主要生產微機電系統(MEMS)、功率器件,預計2020年一季度正式量產。此外,越城還將規劃200畝左右用地新建集成電路小微企業園,吸引集聚一批科技型、成長型小微企業,提升培育一批集成電路設備、材料領域“單打冠軍”“隱形冠軍”。

越城區還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力促第三產業提質發展。近日,越城區正式發佈首個樓宇經濟白皮書,全方位把脈全區樓宇經濟發展情況。白皮書中顯示,去年一年的時間裡,越城區54幢重點樓宇共實現稅收11.99億元,其中稅收億元樓宇5幢、千萬元樓宇17幢,樓宇經濟已初具規模。為了進一步利用轄區內樓宇資源豐富、基礎配套完善、各類要素集聚的優勢,越城區還開發運行了樓宇經濟管理系統,出臺樓宇經濟發展3年行動計劃,並由鎮街班子成員擔任54幢樓宇的樓長,力促產業轉型升級和提升城市功能。

此外,越城區通過全面落實以零售模式創新、智慧商圈建設、社區商業發展為重點的批零業改造提升行動計劃,大力推動解放路等商圈提檔升級,進一步完善、優化整體產業結構。如今年3月,i+時尚家居設計超級體驗館在越城區正式“上線”,通過O2O全鏈路營銷方式,拓展了越城家居產業的新零售模式。

浙江日报丨越城:交通畅达“智造”转型 活力水乡接轨杭城

紹興黃酒小鎮(東浦) 張超 攝

一座人才活力新城 水鄉新顏宜居宜業

書聖王羲之、心學大儒王陽明、民族脊樑魯迅、鑑湖女俠秋瑾……越城人才輩出,賢士聞名。鑑湖越臺名士鄉,如今的越城正聚焦高水平人才,通過積極招才引智,集聚一批高素質、專業強的優秀人才隊伍,為城市發展和科技進步助力。

紹興“海內外英才計劃”人才160人、“越州英才計劃”人才37人……近年來,越城區確立人才強區工作導向,突出抓好高端人才和優秀高校畢業生的引進、集聚,努力為引進人才提供最佳的創業、創新環境。據統計,2018年越城區新增就業大學生12200人、碩博士932名,為城市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越城區辦事風格接地氣、辦事效率高,工作人員實心實意為人才服務的態度令人感動。”在參加第三屆“海納創新創業大賽”並獲得一等獎後,丁博作為紹興“海內外英才計劃”A類創業人才,今年1月落戶越城開始創業。說起越城貼心的服務和支持,這位曾在美國硅谷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博士連連“點贊”,“越城無微不至的服務幫助解決了後顧之憂,子女上學也有一次擇校機會,這為我們在越城安家落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也使得我們能更加專注於提升企業的研發水平、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在人才扶持政策上,越城給予尖端人才厚厚的“紅包”福利,紹興“海內外英才計劃”A類、B類、C類項目資助分別達到500萬元、300萬元、200萬元,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的資助總額為1000萬元。對於特別優秀的項目,越城區則通過“一事一議”,打開“綠色通道”,制定專項扶持政策,以“店小二”式服務幫助相關人才落戶和項目推進。

人才來到越城,如何保障他們安居樂業?越城區推出了3萬元到200萬元不等的房票補貼,如果不想買房,每年還可獲得1.5萬元到10萬元不等的租房補貼,並可持續補貼10年。同時,針對高層次人才,越城區還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從銀行貸款貼息、納稅獎勵、稅收優惠以及技術成果轉化資助等各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扶持體系,大力支持八方人才來到越城創業創新。

除了切實的人才紅利,越城區也正以嶄新的水鄉新城風貌,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創客前來追夢。“越城文化氣息濃郁,開放的文創環境非常吸引我,同時這裡也有豐富的時尚業態,令人印象深刻。”在東城智庫文創園裡創業的安徽小夥小安說。金德隆文創園、尚1051文創園、水街壹號、偉豐文化產業園……在越城區,有著許多各具特色的文創園區,為創客們提供了天馬行空暢行想象的舞臺。不久前,越城區還舉辦了首屆文化創意節,現場吸引了一批優質文創項目和青年創客入駐。

作為城市西北角的“地標”,迎恩門一直以來便是人們來到越城後,必然“打卡”的地方之一。今年3月底,越城區迎恩門項目啟動招商,該項目將以歷史文化、旅遊休閒為核心,通過一條購物居住和商業觀光軸,結合歷史文化古韻與現代時尚元素,打造紹興的“太古裡”,再現南宋繁華遺韻,為來到越城的人們展示別具一格的水街風貌。此外,古城文商旅融合發展的“風越裡”項目、上大路“陽明時代水鄉碼頭商業文化體驗地”、紹興版“寬窄巷子”……未來的越城,集水鄉風情與時尚潮流為一體,一處處融合江南古韻和現代商業的魅力街區呼之欲出。為此,也正有越來越多的人接過水鄉“金名片”,並加入到越城“大家庭”中,共同見證水城蝶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