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運用這4個高效閱讀方法,做到了一年讀書200本!

前天是423世界讀書日,是果媽閱讀成立以來的第4個世界讀書日。既然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就講講和閱讀相關的主題。

我從2016年到現在,每個工作日不間斷地講書,為了講好書,我自己需要大量的輸入,所以每天對我來講,閱讀就像吃飯、睡覺一樣簡單自然。

看到這個介紹,你可能會問:果媽,你是怎麼做到一年讀200本書的?

她運用這4個高效閱讀方法,做到了一年讀書200本!


我想告訴你,因為讀書是我的工作,而且閱讀對我來講不是任務,而是輕鬆自然有趣的事情。那這裡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這次我就和你講講我的方法。但是要記住,我的方法不見得適合你,你可以拿來借鑑和參考。我也相信通過這次高效閱讀的公開課學習,能讓你領悟到,什麼才是一個真正的高效閱讀。

現在就請你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一定是一年讀300本書的人,才是一個高效的閱讀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來開啟我們這次分享。分享分為以下3部分:

1、高效閱讀的2大價值

2、選書的5個技巧

3、4個高效閱讀方法

一.高效閱讀的2大價值

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你見到一個陌生人和見到一個熟人有什麼樣的區別?

我們的眼睛就像一個傳感器,或者說是一個信息輸入的設備,你見到這個人,就會把他的面孔圖像輸入到你的大腦當中,然後你就會和你曾經存儲的數據去建立連接,對吧?

這樣說你可能有一點不太理解,我再往深入來解釋一下。

比如說在街上見到一個熟人,你馬上就能叫出來他的名字,對嗎?這個過程貌似很短,實際上它是你的眼睛先捕捉到了這個人的面孔或者這個人的聲音。

然後他到你大腦當中的數據庫中去匹配,它和你之前曾經見過的那個人的面孔聲音是一樣的,於是你就能夠把他的名字叫出來了。

但如果是一個陌生人,你的大腦也捕捉到了他的畫面,可是在你的腦海當中,頭像的數據庫裡面沒有匹配上,你就叫不出來她的名字。

想想看,如果你的頭腦裡面沒有存儲這個數據,你看這個人的第一眼,你能把它去做匹配嗎?肯定不能,因為只有你腦海當中有數據庫,你才能做匹配。

所以這就跟看書是一樣的道理。為什麼有的人聽了那麼多書,看了那麼多書,好像還是不能夠理解。

她運用這4個高效閱讀方法,做到了一年讀書200本!


因為你的腦海當中沒有數據庫,其實這就是我一年要讀200本書的原因,為什麼?

因為我要和大家來講書,如果我的能力是受限的,如果我在講述的時候,大腦當中沒有那樣的數據庫的連接,我本身就會恐慌,我怎麼去給大家輸出那樣豐富的課程內容。

所以我為了要讓自己的數據庫更豐富,為了努力地去擴大,我就要去讀大量的書籍。

那我現在再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我讀的200本書,是把每一本書的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看完了,而且都記住了,對嗎?

我看到很多朋友說不是吧,應該記不住,也看到有朋友回應說,我就是都看完,看了後面忘了前面。

其實我們不需要去刻意地和別人攀比讀書的數量,因為每個人閱讀的層次不同,方法不同,不適合去攀比。

有些人讀書讀得很多,但一直停留在閱讀觀念層面,而不是批判性的思考層面上,讀得越多,其實收穫也未必就很大,還不如那些把一本好書讀透讀通的人。

古人說讀通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先放下對數字的執念,先不要糾結自己能看多少書。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為什麼要高效閱讀?

因為讀書學習是基礎, 只有我們有了一定量的基礎,我們才能在腦海當中構建起來一個豐富的數據庫,我們才可以快速從書籍中獲取到你自己的知識體系。

她運用這4個高效閱讀方法,做到了一年讀書200本!


當我們真正為這個社會,為他人創造了價值,我們就能夠獲得收入,然後我們就能夠更好地成為自己。

所以從今天起,打破你的限制性信念,不要告訴自己我一年就讀不了幾本書,現在就告訴自己說我要一年讀一百本書,我怎麼去做到。

人生不是“是不是“和“能不能“的問題,而是“如何是“和“如何能“的問題。

所以把關注點放在如何做到就好。瞭解了讀書的目的之後,我們下面就來講一講如何選書。

二.選書的5個技巧

選書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是從我自己的角度來告訴你怎麼去選書,這其中也融合了很多他人的一些智慧。到底你要怎樣去選,其實還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而定。

1.從問題出發去選書

舉個例子,你現在遭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呢?你現在急需通過閱讀去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呢?帶著這個問題去組建你自己的主題閱讀書籍庫,用這樣的方式去找到問題的答案。

舉個例子,埃隆馬斯克你們都知道吧,他一心就想讓火箭能夠把人類送到太空,然後可以去火星上面居住。

後來他在研究的過程當中就發現,為什麼現在人類不能夠去火星?是因為這個成本太高了,火箭就一次性報廢了。如果能夠讓火箭回收再利用,就能夠大大的降低成本。

所以他就帶著這個問題開始去找尋答案了。他怎麼找?從書中去找。因為他開始找了很多的人,所有人都跟他說,你這是異想天開,火箭怎麼可能還能回來,那就是一次性的。

於是他就開始去自學火箭的動力學,開始去閱讀大量的跟火箭知識相關的書籍。

後來你猜怎麼著?他真的讓火箭回收再次利用了。這就是一個從問題出發去找書的一個非常好的一個例子。

2.從興趣出發去選書

選書當中的第二個方法就是從興趣出發,你到底喜歡什麼?你喜歡看什麼樣的書籍,那你現在就去看。

我們讀書常常會有一個限制性的信念,就是有些書好像看似無用,比如小說詩歌散文,好多人覺得讀這樣的書就是浪費生命。連一些做讀書會的人也曾經這樣說過,說不要浪費時間去讀文學書。

但於我而言,其實興趣才是最好的出發點。我們都在講育兒,對吧?孩子是需要去引發興趣的,我們成人也是一樣的。

所以你喜歡看什麼樣的書,就先從什麼樣的書去看起,至少讓自己先去保持一個閱讀的習慣。

她運用這4個高效閱讀方法,做到了一年讀書200本!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你的成就感起來了,你的內驅力也就才可以更好地去跟進。其實記住一句話,開卷有益,看似無用的書,其實他們都能在未來發揮非常巨大的作用。而文學書也是開啟你智慧的一個寶藏。

3.從一些銷售排行榜,豆瓣的書評,作者的推薦等渠道選書

比如說像當京東都有銷售的排行榜,各個出版社也會有排行榜。如果你去實體書店也會看到排行榜,你可以關注一下排行榜裡面的書。另外像豆瓣裡面的評分,還有書評也都是可以去借鑑參考的。

還有一個就是你在讀書的時候,這本書裡面的作者會提到一些書籍的推薦也很好,比如說我在讀一本書叫《剩下來的孩子》,其中就提到了孩子閱讀的一套書叫做《神奇樹屋》。

我就去找來《神奇書屋》看,你看我也去讀小孩子們讀的書,其實孩子們的文學作品真的也很滋養人的。

另外就是朋友推薦,比如說你周圍的一些非常好的朋友正在看的書,他們會發朋友圈,或者他們也會當面向你推薦,這樣的信息也可以收集下來,這都是非常好的一些來源。

4.跨界閱讀

在選書上還有第四個原則就是跨界閱讀,可以去打開你一些陌生的領域,所以你可以刻意的去尋找一些陌生領域和你不熟悉這種領域的書。

比如說《人類簡史》,我以前對這樣的書沒有特別大的興趣,可是很多人都推薦,而且他也跨了界,於是我也會去看。看了這個書之後,你就會發現很通透,好多的東西你都已經釋然了,你都完全能夠理解了。

所以有些書可能你不喜歡,但是你也要讀,因為它可以幫助你去打開陌生的領域。

5.斷舍離二八原則

最後一個選書的方法就是要記得高效讀書的斷舍離二八原則,這句話怎麼來理解呢?二八原則是管理學當中一個很重要的規律。

大概意思就是說,任何一組東西,最重要的只佔一小部分,約20%,剩餘的80%儘管是多數,但是卻是次要的。

所以就建議將80%的時間要花在20%的重點之上。這就是要把管理學當中的規律遷移到閱讀上來,就是一個領域當中的書籍,你可以去選擇20%重要的書籍就夠了。

二八原則有的也會用在讀某些書上,比如說一些工具書專業書,你就可以只讀這個書當中20%重要的部分,剩下的地方大概的略過就可以。

當然二八原則也不是絕對的,你比如說你讀個小說,你就看20%肯定不可行,對吧?所以這都是要去靈活來使用的。

在這樣的選書原則之下,我每個月精心挑選出來優質的書籍,作為主題書單發送。所以,如果你是果媽閱讀的會員,我建議你可以跟著當下的節奏,跟著廣泛閱讀的主題,閱讀的書單去聽。

她運用這4個高效閱讀方法,做到了一年讀書200本!


聽過之後,你選擇值得好好去精讀的書籍,同時在生活當中就讓自己不經意的一些時間,可以去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來滋養你的心靈!

慢慢的你就會發現每天不看看書,好像就感覺今天好像沒有過去一樣,這樣閱讀就成為了一個習慣.

它不是一個任務,不是你一定要去做這件事情,而是你真心的喜歡它,你真的是在享受閱讀的樂趣!

講完了選書,現在我來和你分享一下讀書的方法論。

三.4大高效閱讀方法

這裡面會講到四種方法,有國外的,有國內的,還有我自己的。到底哪個方法是適合你的?有沒有一個方法就能讓你馬上學了,就可以像大腦複印機一樣就把書讀下來都記住了?

很想告訴你,沒有這樣的可能性。

因為讀書不是讓我們成為機器,去記住書中的話,更多的是要讓我們去思考,成為你自己的知識。

1.羅賓森提出的SQ3R讀書法

首先來看一下美國的依阿華大學的羅賓森提出的SQ3R讀書法,它是五個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的縮寫,分別代表著瀏覽、發問、閱讀、複述、複習這五個學習階段。

首先來看瀏覽。他說的是當你拿到一本書的時候,首先應大略地讀一讀該書的提要目錄,讓自己對這個書有一個整體大體的瞭解。

之後就要發問,把書中各個章節的標題變成問題,一邊粗讀一邊提問,可以激發自己的好奇心,促進自己的閱讀興趣。

下一個階段就是複述,要去回憶書中的內容,看一看自己曾經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是否獲得了正確的理解。這是自我檢查學習效果的方法,也是鞏固記憶的手段。

最後一個就是複習,一般在複述後的一兩天後進行,隔一段時間再重複一次,可以鞏固已有的知識,又能夠溫故而知新,從中獲得新的體會。

這個環節是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來設計的,因為人都會有一個遺忘的曲線,過了一兩天之後遺忘率會很高。

所以你要在一兩天之內就去複述去複習,隔一段時間再重複一次,這樣可以讓你的記憶更加的深刻,慢慢的就不會忘記了。

羅賓森所提出來的SQ3R讀書方法很適合於一些專業的書籍,比如說我們常常讀的一些育兒的工具書方法論,這些都是很適合的。

2.便籤學習法

下面再給你介紹拆書幫的創始人趙周,他的方法叫做便籤學習法。

這個方法也在《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當中有詳解,我在這隻跟你梳理一下他大概的一個邏輯,

這個方法是多用一些便籤紙,總結自己得到的啟發,有價值的提醒,然後寫好後去貼在相應的書頁。下一步就來規劃一下自己今後該如何應用。

他拆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書當中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出來,要和自己的生活經歷發生一個關聯,然後去落實到你的生活當中。

3.一句話閱讀法

下面我來講第三個方法是高鴻鵬所提出的一句話閱讀法,高鴻鵬是誰呢?

他是陝西長河實業公司的董事長,他在28歲的時候就開始創業,那是在20年前,45歲的時候,他的企業就已經完成了千億元的投資,連續五次入選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榜。

從2003年開始,高鴻鵬就每年讀100本書,到了2005年以後,它每年的閱讀量達到了300本。

正是這樣大量且有效的閱讀,讓他快速的從書籍當中去獲取有用的知識和方法。在他好幾次重要機會來臨的時候,這些知識都幫助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她運用這4個高效閱讀方法,做到了一年讀書200本!


可以說正確閱讀這件事兒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實際效應。我在聽他的課的時候,他所講的閱讀方法其實就是一句話閱讀法。

這一句話又分成三句話,理解一句話,牢記一句話,用好一句話。其實光理解一句話就不容易,要牢記更不容易,而要在生活當中去用好,那更是難上加難。

我自己覺得高鴻鵬的方法特別的好,因為它告訴我們不要貪多。其實讀一本書或者讀一個作者一套系列的書,哪怕你能夠有一句話真正地理解了牢記了,而且在生活當中用好了,你的這些書,真的就是非常有用的。

4.我自己的讀書方法

到現在我講了三個人提出來的讀書的方法,可以說市面上還有非常多講述讀書方法的書,我們又如何在生命當中去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我來講一講我自己的讀書方法。

拿到一本書,我會很快速地去瀏覽封面封底,還有作者的介紹序言和目錄,這僅僅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但它就可以告訴我,這本書講的大概內容是什麼?我能夠從這本書當中獲得什麼?

之後我會根據書中的大綱來提出一些問題,去結合自己的想法回覆答案,我就是先不看書,先提出來問題之後我先去想,如果我遇到了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什麼?

之後我就會帶著這樣的好奇心去讀書,我就會跟作者對話一樣,我是這麼想的,他也是這麼想的,我倆很同頻。

或者,我倆不一樣,我是這麼想的,他是那樣想的,他給了我一個全新的一個認知,太好了。所以讀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跟人對話交流一樣,這個過程真的很有趣。

之後再讀完了書,再用各種的形式去輸出自己的思想。而我現在用的更常用的方法的輸出就是語音的講述。

她運用這4個高效閱讀方法,做到了一年讀書200本!


因為每天每個工作日要給大家講書,所以我就會去梳理我自己的思想,書中給到我的啟示,加上我自己的案例,把它輸出出來。

無論是羅賓森所提出的SQ3R讀書法,還是趙周的便籤學習法,或者高鴻鵬的一句話閱讀法。你都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同樣核心的一個點,那就是學以致用。

不僅僅是在頭腦當中記住書,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生命當中真正地發生改變,在你的生活當中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從他們的故事和智慧當中,可能你也想到了自己該如何去讀書,那就去創造屬於你自己更合適的讀書方法。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沒有一個方法是可以適合於所有人的,但是我相信如果你用心的去讀書,你一定能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方法。


她運用這4個高效閱讀方法,做到了一年讀書200本!

希望我今天關於高效閱讀的分享能拓寬你的思路,也能帶給你全新的視野,其實閱讀它是一項社交活動,它不僅僅是發生在我們個人身上,而且在群體之間。

當你看到一本書,與同頻書友交流時,那份喜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最後,我想告訴大家一句話:只管去做。

閱讀和生活是緊密相關的,把書中的智慧在生活中踐行才是最重要的,讓我們從這一天開始,走進書籍的世界,感受閱讀的力量。

我是果媽閱讀創始人果媽李璇,喜歡我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