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讀大部頭之《原則》瑞·達利歐 工作原則16 別忽視了公司治理

工作原則16 千萬別忽視了公司治理

治理是一套監督系統,能夠把表現不佳的員工、運行不利的流程清除掉。

16.1 為了取得成功,所有機構都必須建立制衡機制

關於制約,我認為是指一些人對其他人的監督,確保其行為正常。關於平衡,我指的是做好權力的平衡。

a.即使在創意擇優下,靠觀點勝出也不是分派責任和權力的唯一決定因素。

b.要確保公司裡沒有任何人比體系更強大,也沒有任何人重要到不可替代。

c.當心出現諸侯割據。

d.設計一個機構的組織架構和規則時,要確保制衡機制能發揮作用。

  • 董事會由1—3位CEO與7—15位董事會成員組成,並有自己的支持團隊,其目標主要是評估:(1)公司的管理層是否有能力;(2)公司能否按照既定的原則和規矩運行。
  • 董事會有權選用和替換CEO,但不會插手公司的微觀管理和人員安排,儘管在緊急情況下,董事會可以扮演更主動的管理角色(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向CEO提供幫助)。
  • 在橋水,雖然理想情況下的創意擇優是覆蓋全公司各方面的,但在授權、委託、接觸信息、決策權歸屬等方面,還是需要分不同層次的。這在上一頁的圖上用三個層次來表示。

e.確保報告路線清晰。

  • 對董事會(負責監督)的報告路線必須獨立於對 CEO (負責管理)的報告路線,儘管二者之間需要合作。
帶你讀大部頭之《原則》瑞·達利歐 工作原則16 別忽視了公司治理

f.決策權歸屬要清晰。

  • 確保每個人的投票權重有多大,以便在分歧猶存而又必須要做決定的情況下,能毫不遲疑地推進解決。

g.要確保從事履職評估的人:(1)有時間掌握被評估對象工作情況的全面信息;(2)有能力實施評估;(3)沒有利害衝突阻礙其有效行使監督權。

h.決策者能夠接觸做決策所需的信息,但必須守信用、妥善安全保管信息。

16.2 在創意擇優下,CEO單人決策沒有集體決策好

16.3 原則、規矩、制衡等組成的治理體系不能取代出色的夥伴關係


帶你讀大部頭之《原則》瑞·達利歐 工作原則16 別忽視了公司治理

恭喜您已經讀完本節!別忘了加入收藏,一個月內回顧一次,半年內再回顧一次,徹底的掌握大師的生活和管理的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