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擺脫身上“老實人“的標籤,你最好這樣去改變


你有沒有以下這些“性格特質”:

  • 為人內向,不太會說話,經常沉默寡言;
  • 不喜歡參與社交活動,也不擅長與人打交道;
  • 沒有特別大的志向,甘於滿足現狀;
  • 看上去“人畜無害”,是別人的知心朋友;

這種性格特質有什麼問題?一點問題都沒有,畢竟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我們選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是我們自己的權利。

然而,真正的問題就在於,這種性格特質的人,往往會被稱為是“老實人”。

而這種“老實人”,卻已經不是字面上的那個意思,為人品性善良、真摯。相反,他們給人的感覺,是那種無法給自己帶來更好發展,甚至有時因為這種性格特質,而帶給自己無窮無盡的煩惱,從而讓很多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

例如太老實,做事比較死板,不會拐彎,不懂得隨機應變,導致錯過了修正問題的時機;又因為太老實,不知道跟喜歡的人進一步提升彼此的關係,言行舉止比較呆板,最終只能錯過一段美好的姻緣。

“老實人”並不是不好,而是在某種大環境之下,這種“老實”的性格特質,有時卻意味著你情商不夠高,能力不夠強。

這樣的後果就是,你缺少“存在感”,埋沒了自己應有的個體價值。到頭來,你很可能只會一事無成。

除非你是那種喜歡渾渾噩噩、得過且過生活的人,否則這種情況,誰都不願意發生。

所以,想要讓自己獲得更好的進步,你就要懂得如何擺脫自己這個“老實人”的形象,用一個新的姿態去面對人生。

想擺脫身上“老實人“的標籤,你最好這樣去改變

你為什麼會成為“老實人”?

想要擺脫“老實人”這個身份,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這個“老實人”是怎麼形成的。

或者你並不是真正的“老實人”,但有些性格特質,會很容易讓別人誤以為你就是這樣的“老實人”。

當然,如果你具備以下這些特徵,你就要想想,是不是這些原因讓你成為“老實人”了。

1,內向性格的問題;

性格內向的人,比起外向的人,更容易成為(被人誤以為)是老實人。因為他們的做事方式,更傾於迴避矛盾,寧願自我忍讓,也很少跟別人發生激烈的衝突。

尤其當他們身處一個陌生的環境時,他們的表現往往比較被動,很少主動尋找機會表現自己,或者跟別人建立關係。

這樣子的表現,就會很容易給人“逆來順受”的感覺,別人說什麼就聽什麼,不敢有任何反對的行為,經常忍氣吞聲。這就是一種“很老實”的行為。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性格內向是成為“老實人”的主要成因,但並不是所有內向的人,都是“老實人”。

內向只不過一種行為偏好上的選擇,並沒有好壞之分。

好比你寧願呆在家裡看書,也很少去參加社交活動,這是內向者更為喜歡的行為偏好選擇。但是,如果讓你參加社交活動,你也完全沒有問題,隨時都可以跟別人談笑風生、侃侃而談,而不是躲在一旁退縮、迴避。

這跟“老實人”是完全兩個概念。

所以如果你是這樣內向的“老實人”,你就需要改變自己了。

2,自身缺失某種能力;

由於自身並沒有具備某種能力,無法展現出自己的個體價值,於是那些沒那麼自信的人,對外的姿態就會有一種戰戰兢兢的感覺。

什麼都不懂時,不去強出頭是最保險的做法。這當然不是什麼問題。

但如果這種心理狀態下,不加把勁持續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或者就算自己擁有一定的能力,卻依然不敢去把握機會,主動出擊,那這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例如很多男生,在跟同性相處的時候,完全可以展現出自己應有的能力和價值。可是一旦跟女生相處,就立刻啞口無言,整個人都變了樣。

其實他自身是有能力的,只是面對異性時,不敢抓住機會表現自己,受到“老實人”性格的制約,於是就無法很好地展現自己的魅力了。

當你發現自己沒有任何一種“拿得出手”的能力時,說不定這就是讓你成為“老實人”的幕後推手,試著增強自己的能力看看。

3,長期積累的心理障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陰影,然而有一些陰影,即便長大後也無法擺脫,由於形成的心理障礙,就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生活了。

例如有一些人,由於小時候接受不當的教育,或者生活遭遇不堪的經歷,從而導致自己形成了一種迴避型人格,或者患有社交恐懼障礙。

這種心理障礙,就會影響到個體無法以一種正常健康的姿態,跟外界建立起自己想要的關係。最終給別人釋放出來的信息,就屬於那種“人畜無害”的老實人。

這種被心理障礙塑造而成的“老實人”,在極端的情況下,會因為某些事而導致自己衝破心理關口,把積壓已久的不滿情緒發洩出來,從而做出了一些傷害他人的舉動。

但大多數的情況下,這種“老實”的姿態,影響得最多的還是自己。所以想要擺脫這個問題,就需要有計劃地去改變自己了。

想擺脫身上“老實人“的標籤,你最好這樣去改變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那些讓人感到歡迎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他們擁有“令人愉悅的個性”。

這種個性,會更容易吸引到別人,也更容易跟別人建立關係。這樣的人不是不老實,而是以一種讓人更喜歡的方式去老實。

例如你會說甜言蜜語,但你讚美同事的甜言蜜語,跟讚美愛人的甜言蜜語,可以很好得區分開來,而又不會冒犯到雙方。這樣的分寸,比起那些動不動就用相同的言語去稱讚別人的人,就顯得更加老實了。

所以,改變自己,並不是讓自己變得“不老實”,而是用另外一種更好的方式去老實。這才是自我改變的核心目的。

一般來說,“令人愉悅的個性”都有以下特質:

1,熱情,對他人能夠充滿強烈的興趣;

2,幽默,敢於用積極的態度開自己的玩笑;

3,友善,能夠主動給予別人提供恰當的幫助;

4,自信,對自己的能力感到充分的信任;

5,目標明確,是實幹者,而不是空想家;

6,腦筋靈活,做事不死板,思考方向多變;

當你能夠以這些特質去改變自己,最終你就會成為別人眼中“有用的人”,或者“靠譜的人”,甚至是“有本事的人”,而不是單純的“老實人”。

所以現在你知道,當一個人除了性格好之外,做什麼都不行,那麼他就是“老實人”了,這其實是一種貶義。

而當你全身上下,散發出除了“好”之外的其他特質,諸如說話幽默,工作有條有理,做事雷厲風行,那麼你的“性格好”,就是充滿褒義的讚美,而不會好像“老實人”那樣,聽起來有點“諷刺”的意味。

那怎麼才可以成為這樣的一種人呢?

想擺脫身上“老實人“的標籤,你最好這樣去改變

有明確的目標,並能付之行動

老實人大多數時候都是安於現狀。因為別人看不到他在狀態上的改變,所以這種印象會一直跟隨著他們。

想要改變別人口中這種評價,老實人需要更多的“上進心”。

這個上進心當然不是為了堵住別人的嘴巴,而刻意表現出來的東西;而是自己真的發自內心想要改變自己,獲得進步的驅動力。

對於某些事物,老實人通常的做法就是“儘管我想要,但是我不敢要”,所以給人沒有任何野心的感覺。一個沒有任何野心的人,自然就是老實了。

而一個具備上進心的人,他們的做法更可能是“我想要,而且我一定能夠要到”,所以他們給人就會有一種“野心勃勃”的感覺。一個有野心的人,是不會老實到哪裡去的。

所以,當你有明確的目標,而且能夠為了這個目標而付之行動,不管是工作上獲得晉升,還是追求心儀對象的約會,抑或是面對不公時的敢於抗爭,這種自我改變,就可以從內到外打破這種“老實人”的標籤。

簡而言之,想要做到這樣子,以下幾點就是你的行為準則:

1,給自己設定一個可以在短期內實現的目標;

2,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設計出相應的行動步驟;

3,遇到問題時,及時反饋調整,而不是被動接受;

4,用新的方法繼續行動,直到問題完全被解決;

5,針對下一個目標,再一次重複這一連串的做法;

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不管是考取一個證書,還是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最好讓自己呈現出來的樣子是有野心的,而且你真的能夠為之行動起來。

這個行動的過程,不僅會讓你獲得能力上的提升,而你“老實人”的身份,也不會對你產生任何負面的影響了。

想擺脫身上“老實人“的標籤,你最好這樣去改變

用新的方式去處理人際關係

生活在這個世界,與人打交道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事情。

既然你與他人相處的時候,落得一個“老實人”的評價,那麼你就要懂得審視一下自己,已有的人際關係處理手法,還有哪些可以改變的地方。

如果舊有的人際關係相處方式,讓你給人一種“老好人”、“老實人”的感覺,那麼你就要識別出這些不好的相處方式,然後用一種新的方式去替換它。

例如別人跟你開玩笑說:“這麼久沒見面,去哪裡發財了?”你固有的做法,就是尷尬地一笑,不好意思地回應說:“啊,沒有啊,都是這樣子!”

如果這種回應方式不好,那麼你就要用新的方式去回應對方這句話,試著這樣說:“哪有?我還想靠你發財呢,有什麼好的路數記得介紹給我!”

又如,別人無論叫什麼幫忙做什麼,你都很容易答應,這個處理方式不好,那麼下一次你可以提高對方請求你幫忙的難度,故意“刁難”對方說:“我幫了你這麼多,你什麼時候請我吃飯補償一下呢?”

當類似這樣的行為積累下去,你就很容易打破“老實人”的印象,從而能夠以一種新的姿態去跟別人相處了。

這些行為,跟你為人品性老不老實沒有直接的關係。只要心腸好,嘴巴子壞一點沒關係;但你嘴巴子再好,心腸是壞的,那就真的壞了。

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老實”,其實能夠起到一種自我保護的作用。至於你是不是真的待人善良、真誠,這就是你思想品格的體現了。

想擺脫身上“老實人“的標籤,你最好這樣去改變

建立除了人好之外的其他優勢

老實人之所以被人詬病,就是因為他們除了“性格好”之外,就找不到其他可以讚美的特質。

所以當別人想起他們時,這種“好”的印象,覆蓋掉他們身上的其他優點,以至於他們的個體價值被忽視。

好比別人喊你去做苦力,而沒有任何好處,我們當然可以幫忙。但這個幫忙,是我們願意幫忙而已,而不是想通過幫忙去體現自己的個體價值。

很多“老好人”或者“老實人”就是這樣子,因為自己沒什麼本事,卻心地善良,不管別人叫他做什麼,寧願憋屈自己都去做。到頭來,他們的個體價值就是通過這個“做好人”而換來的,而不是通過展現自己其他價值而自然得出來的評價。

例如你會做設計,又會寫文案,這些能力,你已經通過不同的渠道證明了自己,不管別人認不認識你,你這些能力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通過做好人,而從別人口中換來的。

所以當別人請你幫忙設計點什麼時,你可以表現出自己的友善答應對方,也可以因為個人原因而拒絕對方的請求。但就算你拒絕了對方,你的這些能力,也不會因此而消失。

可是老實人呢?一旦他們不給別人展示出來好的樣子,拒絕了別人,那麼別人對他的那些“好評價”就蕩然無存了,這就導致了老實人往往不敢拒絕別人,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個體價值因為拒絕別人而消失了。

假如你是這樣子的情況,那麼你就需要建立一個除了好之外,能夠給別人展示出來的其他不同優勢了。

這時,你就可以運用上文的第一步,確立目標,然後付之行動,慢慢提升自己。

想擺脫身上“老實人“的標籤,你最好這樣去改變

總之,想要擺脫老實人的標籤,你除了人好,還必須要有其他可以展示出來的價值,而這些價值,最好能夠體現出你的野心。最重要的是,你確實實現了這個野心,獲得了某些能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當你做到這幾點,那你就可以跟你的“老實人”標籤說再見了。這時的你,就成為了一個做事“老到”,行為“實在”,而“人品”又好的真正“老實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