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培訓助力“感光計劃”第二屆公益攝影師

2019年4月22日,為期3天的第二屆“感光計劃”公益攝影師培訓班結束,這次培訓由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與今日頭條聯合舉辦。2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頭條號創作者參加了培訓。“感光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

專業培訓助力“感光計劃”第二屆公益攝影師

“感光計劃”第二屆公益攝影師培訓班學員合影。張雙雙 攝

此次“感光計劃”公益攝影師培訓班由兩次荷賽獲獎攝影師傅擁軍,中國青年報攝影部主任、荷賽獲獎攝影師趙青,《時尚先生》副主編杜強,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醫療救助公益事業部主任金春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鷥毅五名導師與今日頭條圖片團隊組成導師團,為公益攝影師帶來了“公益攝影、圖片編輯、非虛構寫作、新媒體運營、公益救助與心理疏導”等課程。

結業典禮上,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任劉宇向學員們頒發結業證書,並對公益攝影師們既往的工作進行了讚揚,鼓勵大家繼續創作出好的作品,幫助更多的人。

“感光計劃”是中國攝影家協會、今日頭條和三家慈善機構幾大平臺共同牽頭打造的一個圖片公益項目,截至2019年4月11日,與近100名公益攝影師建立了合作,為500個大病家庭、4個群體項目助力籌款。

其中參加培訓的學員汪明非,去年獲得美國攝影碩士學位後畢業回國,9月在平遙國際攝影展上看到公益攝影師招募海報就報了名, 12月底註冊了頭條號“曉非紀實”。2019年1月20日在自己的頭條號發佈了第一篇公益圖片故事《2個月寶寶躺在重症監護室,媽媽說“我不敢深睡,我怕夢見孩子”》,閱讀人次超80萬 ,頭條網友捐款超20萬元,為複雜性大動脈錯位心臟病的豆豆募齊了治療費。她說, “我還是一個自媒體新人。當時頭條號粉絲只有44個,沒想到第一篇公益圖集效果這麼好,挺有動力的,壓力也挺大,但會一直把公益事業做下去”。

今日頭條感光計劃負責人楊會說,未來感光計劃會為公益攝影師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務。同時更好地利用專業與平臺優勢助力公益,幫助更多的人。

專業培訓助力“感光計劃”第二屆公益攝影師

結業典禮合影。張雙雙 攝


專業培訓助力“感光計劃”第二屆公益攝影師

傅擁軍講授《公益攝影之路》。張雙雙 攝

兩次荷賽獎得主——傅擁軍老師結合自己的經歷,為學員講述了他的“公益攝影之路”。他強調公益攝影的四個關鍵性,要有“關鍵性照片、關鍵性細節、關鍵性氣氛與關鍵性一句話”,要做到“真誠”與“平等”。除了公益攝影,傅老師還給學員們介紹了圖片說明寫作的技巧,分享了他的微頭條運營經驗與他的“村莊影像檔案”。課程結束後,傅老師說:“攝影與社會結合是攝影師的優勢,與公益結合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專業培訓助力“感光計劃”第二屆公益攝影師

金春玉在課堂上與學員互動。蔡元卿 攝

在公益方面的專業知識上,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醫療救助公益事業部主任金春玉為攝影師們深入普及了公益救助與項目上線的標準和流程,與學員們討論了攝影外的問題,比如“如何與家屬進行溝通”、“如何在公益救助中防範風險”等。金春玉說,今日頭條+基金會+攝影師的合作模式,為公益項目的傳播和推廣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支持,讓更多困境中的求助人得到幫扶,也將溫暖感人的故事傳遞給大眾。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919大病救助工程希望通過這樣的模式,不斷提高救助的能力和效果。感謝眾多攝影師的熱情參與和無私支持,希望通過這樣的培訓,也能為攝影師們放心地把好事做好提供一些幫助。

專業培訓助力“感光計劃”第二屆公益攝影師

趙青與學員分享自己的圖片編輯經驗。董德 攝

“關注歷史,關注的不是過去的事,而是關注今天的事。”《中國青年報》高級編輯、攝影部主任趙青從專題攝影的起源講起,結合自己多年的圖片編輯經驗,為大家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圖片編輯的技巧,要“重視用戶體驗、強調視覺呈現、尊重傳播規律”。

專業培訓助力“感光計劃”第二屆公益攝影師

杜強講解非虛構寫作。董德 攝

《太平洋大逃殺》的作者、《時尚先生》副主編杜強從“什麼是好的選題”、“尋找一個好故事”、“敘事感和結構”和“語言”四個方面給學員介紹了“如何講好一個非虛構故事”,並帶領學員們一同從電影、特稿中尋找規律,以過往的採訪寫作經歷講起,為學員們帶來一場非虛構寫作的盛宴。

專業培訓助力“感光計劃”第二屆公益攝影師

王鷥毅講授“助人者如何自助”。蔡元卿 攝

除去專業性課程,本次培訓特別為公益攝影師提供了心理諮詢課程。由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鷥毅老師,用心理學的知識為長期奔走在公益採訪拍攝一線的攝影師提供“助人者如何自助”的課程,幫助大家用心理學的方法舒緩內心的壓力。

專業培訓助力“感光計劃”第二屆公益攝影師

學員分享自己的攝影項目運營經驗。董德 攝

在培訓的最後,本次課程還特別安排了三名之前有較多經驗的“感光計劃”攝影師分享自己的項目執行心得。他們總結了許多寶貴的拍攝經驗,也為新加入的攝影師樹立了榜樣。

專業培訓助力“感光計劃”第二屆公益攝影師

學員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蔡元卿 攝


學員反饋

三天時間短暫,課程安排緊湊而多元。學員們也在培訓中認真記錄,在課後互相討論與分享各自的經驗。

做公益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時興起,要有恆心。公益之路很長,攝影民工老三要一步一步的走下去,讓自己這一小束微光,照亮更多的大病家庭。——楊陽

我出身傳統媒體,紙媒時代的內容生產和發佈與新媒體時代大不相同,如今不僅自己要生產內容,還要自己做編排、發佈、運營推廣等等,這無形中對傳統媒體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羅禹

為時3天的充電,明白了圖片編輯的要點,疏通了心裡的障礙。——景雷

感觸最深的還是覺得我們這些公益人真的都很好相處,而且都是愛心爆滿、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一群人。——魏中林

自從辭職後獨立做內容這段時間裡,稿子的數量增加很大,但是在質量上下滑激烈,甚至有時候在做圖片故事報道中思維固化,缺乏創新。此次老師們的授課給自己敲下了警鐘。——周波

這四天的“感光計劃”培訓,讓我領略了什麼是走在感光之路上,溫暖、情誼、歡笑、融洽迴盪在整個過程中。——關知己

原以為只是公益方面的培訓,沒想到幾節課安排得非常豐富和實用,而且都是乾貨。做公益方面的內容,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善事,而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有了專業主義,其實很多問題也比較好去釋然了。——謝匡時

拓展了視野;深刻意識到了自我的不足;公益態度進一步理性了。——魏建順

從攝影項目的實操到文字的撰寫和非虛構故事的選題、寫作,都請了業界的大咖老師來授課,甚至請了心理諮詢師來授課,以避免我們在做公益的過程中產生心理問題,真的貼心。——劉寶成

印象最深刻的是傅老師分享的公益攝影報道成功的關鍵和他微頭條背後生動的故事,焦老師講解文章框架以及節奏把握等等,聽後豁然開朗。——汪明非

在此之前,很多公益攝影師之間都是未曾謀面的網友,見面後大家關於平時拍攝的心得也交流許多。非虛構作者杜強老師分享了關於寫作的心得,對後續文稿的書寫提供了參考方向。——林宏賢

傳統媒體工作時,傅老師要求我們每個攝影記者每年都要用鏡頭幫助一個人,我一直堅持做好這件事。自從加入感光計劃後,我的鏡頭幫助了更多的人。——胡聰

公益報道看起來溫暖,但實際操作中需要攝影師過硬的心理素質、優質內容的創作能力,以及強大的現場應變能力。傅擁軍的分享讓我感到影像幫扶個體是我們這代青年攝影師需要繼續傳承的;趙青的分享讓我感到攝影記者不僅僅是拍一張技術指標合格的照片這麼簡單。——楊一凡

對於一個長期在傳統媒體工作的我來說,新媒體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在接到學習的消息後,我重新給自己定了一個位,那就是“空杯”思想,也就是說把之前的所有認識倒掉,重新來認知,去感受,去了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與大家的交流中,深深體會到自己工作的不足。——王齊波

做為從事了十幾年攝影工作的老攝影人,非常珍惜這次的培訓,收穫頗多,感悟也頗多。攝影師傅擁軍為攝影人解開了攝影之路堅持的理由;中青報趙青的分享讓我明白知攝影的歷史才能更好的在信息氾濫的時代,更為矜持地走好未來的攝影之路;非虛構寫作的培訓,從感性寫作到理性的結構型寫作,為寫作帶來了專業的理性分析;作為長期拍攝各類公益題材的攝影師來說,拍攝大量負面情緒較多的題材,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內心心理,用更理性和更科學的方法排解一些困惑,更有利於今後的拍攝,更有效地傳播正能量。——秦斌

最喜歡傅老師、杜老師的課。實操性強,能拓展思維和眼界。每個老師都打開一扇不同的窗。尤其是非虛構寫作,之前都是自己摸索著練習,這次算是給了一把柺杖,其實還很想再聽一遍,或者更多非虛構的課!——焦冬子

杜強老師的課對我來說尤為重要,長期作為攝影記者,寫作能力低下,一直沒有能力自我寫作方式系統的梳理,這次非虛構寫作課程把我做媒體時碎片化感知,系統的梳理出來,整個寫作的框架、思路和節奏都更加清晰。——趙俊霞

認識了很多攝影老師,拓寬了視野,講課老師的課程針對性很強,使我們在日常拍攝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得以化解。——李小平

授課老師以親身經歷、案例,講述圖片故事的前期溝通、中期採訪、後期寫作,以及發佈傳播,大到選題,小到細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給學員們今後採拍圖片報道指明瞭方向、指點了迷津,培訓安排實在、實用、有實效。——熊慧平

新媒體帶給攝影師更多挑戰,也帶來更多可能。除攝影技術之外,對策劃、選題、採訪、編輯、寫作、自媒體運營等專業都要了解,甚至熟練,公益攝影師更是需要對公益認知,對相關法律認知,也要學會對自我情感的保護。感光計劃的這期培訓班就是圍繞著這些主題邀請各專業領域的專家分享。全程課程系統緊湊豐富,聽的過癮,收穫頗多! ——吳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