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19%抽成屬實,司機:“拼車”每單抽成超過50%

先行科技每日資訊:滴滴自從去年大整改後,推出了諸多新功能為用戶的出行“保駕護航”,去年11月滴滴官方線上推出了定期舉行的“公眾評議會”,邀請全民共同參與討論平臺的治理;近日再次推出“有問必答”平臺,針對公眾普遍的焦點問題進行公開答覆。

滴滴19%抽成屬實,司機:“拼車”每單抽成超過50%

近年來外界吐槽滴滴抽成過高的聲音越來越大,滴滴在有問必答平臺首次回應了民眾最為關心的“抽成”問題。滴滴表示:平臺收取服務費(俗稱“抽成”)比例不一,比例是受所在城市、行程長短、不同時間段、是否拼車等等因素的影響;2018年第四季度滴滴平均每單抽成19%,其中7%用於司機獎勵,10%用於業務經營成本,4%用戶納稅、支付手續費等等,網約車業務整體虧損為2%。

滴滴19%抽成屬實,司機:“拼車”每單抽成超過50%

抽成平均19%是否真實?

此前有不少滴滴司機稱每單抽成在25-30%之間,滴滴公佈平均抽成19%的消息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滴滴方面則表示,滴滴平臺中抽成高於25%的訂單和低於15%的訂單各佔20%,雖然佔高比例抽成的訂單不多,但比較容易傳播,才導致大家誤以為滴滴的平均抽成在25%以上。在同行業的Lyft平均抽成28.7%,Uber平均抽成22%,滴滴的抽成相較低。

經過實地測試(深圳),上下班高峰期時段、閒時、凌晨等不同時間段的滴滴快車測試,滴滴每單抽成平均約22%,由於是測試地點為一線城市,抽成相對較高,絕大部分司機也客觀表示平均抽成確實在20-25%之間,如果綜合全國各地區數據,滴滴說抽成平均19%的可信度較高,但如今19%的抽成司機真的能夠賺到錢嗎?

滴滴19%抽成屬實,司機:“拼車”每單抽成超過50%

“拼車”抽成超過50%

眾所周知用戶拼車出行的價格比獨自打車要低一點,用戶如果不趕時間的情況下,使用拼車更加實惠,對滴滴司機而言,雖然能多賺一點卻不太樂意被派到拼車的訂單;首先多個乘客拼車,司機需要到不同的地點接乘客,通常都需要繞一些路,遇上塞車就更加麻煩;其次如果接到拼車訂單,但又沒有別的用戶加入拼車,那麼同樣的路程訂單價格要比快車低,司機這一單收入就會少。但對滴滴平臺而言是非常喜歡用戶使用拼車業務的,據不少滴滴司機反映,拼車抽成超過50%。也就是說拼得越多平臺就賺得越多。

滴滴19%抽成屬實,司機:“拼車”每單抽成超過50%

有網友表示:​“曾經接過拼車單,兩個乘客都是一口價拼車,分別是98元和92元,但自己最終到手卻只有86元”也就意味著這一單拼車抽成高達55%。

行業巨頭,卻年虧損過百億?

滴滴僅僅用六年時間便成為了網約車行業的“霸主”,滴滴司機註冊量超過3000萬,佔國內網約車市場90%以上的份額,日出行訂單量曾一度突破3000萬單,幾乎壟斷。此前滴滴公佈2018年營收,全年虧損高達109億元,不少人表示無法瞭解,滴滴平臺不出人又不出車,司機沒有底薪更沒買五險,為何滴滴會虧損如此慘重?滴滴在起初的幾年虧損並不難理解,大量投入資金為了爭奪市場給用戶和司機補貼,而2018年對滴滴而言是“坎坷”的一年。

CEO程維的原計劃:滴滴在2018年實現盈利並上市。去年4月份滴滴如日中天,網約車業務一帆風順的滴滴甚至開始投入大量資金進軍外賣、共享汽車等等行業,網上關於滴滴即將上市的消息也傳得沸沸揚揚。但沒想到5月份發生了順風車“空姐案遇害”案,滴滴出行的安全問題被擺上了檯面;不足三個月時間再次發生第二起順風車遇害事件,用戶開始抵制滴滴,順風車板塊業務也被迫無限期下線,為了穩住用戶和司機滴滴不得不加大補貼的投入;隨後投入了數十億的外賣、共享汽車等項目也宣告失敗,網約車業務的虧損其實並不多,虧損最主要原因是投資的失敗。滴滴短短數月時間便從神壇跌入了深淵,估值暴跌程維只能選擇暫緩上市計劃。

滴滴19%抽成屬實,司機:“拼車”每單抽成超過50%

​下定決心全力推進“出行”發展

2019年初程維召開滴滴公司全員會表示:“滴滴將關閉旗下非主業的所有項目並裁員15%,全力推進網約車出行業務。”從滴滴整改的這200多天來看,滴滴在出行業務方面確實做出很大的改變,APP升級加入了一鍵報警、黑名單、緊急聯繫人等等功能;多次開展公眾評議會、司乘意見徵求會,開始聽取用戶的建議和意見從而完善平臺,對滴滴而言知錯能改是一件好事。也有網友吐槽:“這些工作在創立之初就該做的,早幹嘛去了?”對此你有什麼看法,你認為滴滴能否重回昔日的輝煌?關於滴滴的抽成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關注小編每天帶你瞭解科技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