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百村萬戶蝶變記

最美人間四月天,一路北上游永城。穿行於永城的鄉野阡陌,一個個美麗村莊鑲嵌其中。走進這些村莊,彷彿走進了“萬花筒”:

高莊鎮車集村,花卉、梨園、經濟林等家庭農場、產業基地星羅棋佈,一面面文化氣息濃厚的牆面甚為吸睛,一個個“六廢”利用匠心獨運,引得不少遊人到此品味農趣;

劉河鎮魏莊村,無地不種樹,無人不愛村,花椒樹、果樹、女貞……每家每戶門前都栽種了新綠,村子坑塘池水清澈見底,魚歡鳥鳴,落英繽紛,綠色經濟落地生金指日可待;


永城百村萬戶蝶變記


陳集鎮孟寨村,昔日破敗貧困,今朝世外桃源,千年古樹煥發綠色生機,整齊劃一的土橘暖色房屋錯落有致,撲面而來的樸實民風讓人如沐春風;

一路走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震撼,鄉村蝶變的故事俯拾即是。

這些日新月異的變化,得益於我市實施的“百村引領、萬戶整治”工程。為落實中央、省和商丘市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會議精神以及“三清一改”工作要求,今年,我市在全市實施“百村引領、萬戶整治”工程,並在鄉鎮村組全域開展農村“六治”行動。全市727個行政村,典型示範,每年建設“四美鄉村”110個以上、“五美庭院”15000戶以上,帶動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自此,一場“內外兼修”的百村萬戶蝶變記就此上演。

關鍵詞:顏值

——農村“六治”,百村萬戶驚豔蝶變


前張、後張、車集、趙雙樓……環顧如今的高莊鎮各村,可謂一戶一景、一莊一園、一村一品:每家每戶宛如江南水鄉的獨幢小別墅,房前屋後及院內用統一的柵欄圍成各具特色的小花園、小菜園,村民賞花澆菜,生活怡然自得。

“家庭美滿,鄰里和諧,勤勞善良,知書達理……”記者剛踏進車集村,就被一陣稚嫩、整齊的童聲吸引。原來,車集村六一幼兒園的兩位老師正帶著孩子們春遊,感受如詩如畫的新家園。每到一面彩繪牆下,孩子們都排隊駐足,跟著老師朗讀牆面上的文明標語。


採訪期間,記者偶遇了正在調研指導工作的高莊鎮鎮長門路。他饒有興致地介紹說,高莊鎮以實施“百村引領、萬戶整治”工程為抓手,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目前,全鎮154個村莊已建成小遊園40餘處,小果園80餘個,基本實現了庭院花園化、村莊園林化、鄉村林果化,讓一個個村莊的顏值和氣質有了實質性的飛躍提升。

2019年,我市在全市各鄉鎮所有村組全面開展“六治”行動,治“髒”,建設清潔村莊;治“亂”,建設整潔村莊;治“差”,建設便利村莊;治“汙”,建設生態村莊;治“破”,建設生機村莊;治“塘”,建設水美村莊,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在治“髒”方面,我市深入推進鄉鎮村組保潔革命,進一步健全保潔機制。農村垃圾治理向精細化努力,開展了零星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撿拾行動,農村環境得到進一步淨化;督導各鄉鎮對損毀的垃圾桶、垃圾清運車等清掃收集轉運設施、設備進行更換,提高了清掃收集轉運能力;市垃圾發電廠正式運行,徹底破解了垃圾處理瓶頸,真正實現了“掃乾淨、轉運走、處理好、保持住”。目前,全市農村垃圾治理已走上了良性運行軌道。

在治“亂”方面,全市農村正在開展以清理柴草亂堆亂積、農機具亂停亂放、汙水亂潑亂倒、牆壁亂塗亂畫、“小廣告”亂貼亂寫、畜禽亂撒亂跑、糞汙隨地排放等為主要內容的治亂行動,結合治亂開展廢棄、廢舊的宅基地、房屋、坑塘、磚瓦、柴草、老物件“六廢”利用,和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小遊園“四小園”建設。截至目前,

全市已有162個村取得明顯整治成效,77個村開展了“六廢”利用和“四小園”建設。

關鍵詞:產業

——盤活資源,綠色經濟落地生金

走進劉河鎮魏莊村,乾淨整潔的村間小路、水流清澈的坑塘、田間農民耕作的身影,勾勒出一幅靜謐蔥鬱的田園景象。

“我們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在外掙到錢全都不忘家鄉。三年來,村裡從一下雨就滿是水和泥的‘水泥路’,到如今家家戶戶通水泥路,共修路11公里,前後花了95萬,全是村民自籌自捐,沒用政府一分錢。”該村黨支部書記魏紅光說,現在通組路和聯戶路全部實現硬化,村民出行非常方便。

環村而行,房前屋後新栽的成片梨樹冒出新芽,麥田之間套種的花椒樹迎風而立,村道兩側的女貞、黑石榴、廣玉蘭等綠化樹亭亭玉立……整個村子見縫插綠,魏紅光告訴記者,這是村“兩委”通過“一事一議”,開展鄉村林果化的成果。

“村‘兩委’統一購買樹苗,發動群眾投勞投資,聚力發展綠色經濟。目前,全村共栽植各種樹木近4000棵,僅花椒樹一項,每年每畝就可產生效益近3000元。”魏紅光介紹說,綠色經濟發展的藍圖早已繪製在自己的腦海裡,村民們都期盼著家鄉能變得更美更富,大家參與的熱情十分高漲。兩年後,這些樹木將成為當地群眾致富的“金鑰匙”。

深入腹地,一座花園池塘躍然於眼前:鞦韆、風鈴、涼亭、躺椅、綠樹、金魚……鐵絲網將它圍成一片小天地,用以養殖魚、蝦等水產品,供人們前來垂釣、觀賞、放鬆。以前這是一片髒亂臭汙的廢棄坑塘,該村採取市場化運作,將它承包給有需求的村民,租金2萬元,租期20年,一改往日荒廢的景象。

村子裡,一個寫有垃圾分類的小型垃圾處理站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原來,該村早已實現垃圾分類,家家戶戶的生活垃圾均按“可堆肥”“不可堆肥”分類,由專人清運。“一些城市都頭疼的垃圾處理及分類問題,在我們這個小小村子裡已經實現了。”村民魏大爺頗為自豪地說。

魏莊村的蝶變只是我市開展“百村引領、萬戶整治”工程的生動實踐之一。

在治“差”方面,我市重點實施道路革命,年底基本實現莊莊通、戶戶通。市裡統一修建連莊道路和村內主道路,鄉鎮負責建設村內次幹道,鄉、村負責建設入戶道路。今年以來,已新修連莊道路和莊內主幹道153公里,修建入戶道路330公里。

在治“塘”方面,我市全面清理河塘溝渠、排水溝雜物,清理水面漂浮物,採取市場化措施推進坑塘(河渠)改造利用,建設垂釣池、荷花池,有條件的在此基礎上建設小遊園,發揮閒置資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今年以來,全市已完成坑塘整治1141個。

關鍵詞:幸福

——“三清一改”,擁抱鄉村美好生活


《史記》有云:“倉稟實而知禮節。”環境好了,腰包鼓了,怎樣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的幸福感?且看陳集鎮孟寨村的幸福答卷。


永城百村萬戶蝶變記


兩年前的一個雪天,記者來到孟寨村,一走一個深坑,一步一個腳印,整個村子破落不堪;如今的孟寨新村,房屋被統一粉刷成深奶咖色,錯落分佈在金燦燦的油菜花田中,像極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油畫。經過村民的精雕細琢,條條水泥小路通家門,家家戶戶綠植配鮮花,棄用的壇、罐、石磨等物件點綴在沿線道路或景觀小品中,形成了一道特色風景線。

伴著夕陽,村民沒有日落而歸,破舊房屋的拆除、入戶道路的修葺、廢棄坑塘的治理、房前花園的整治……他們抓住大好春光,不忍浪費一點點時間,用雙手去創造自己的美好家園。


永城百村萬戶蝶變記


“以前,村裡路也沒有,廁所臭氣熏天,汙水遍地橫流。再看看現在,水泥路通到家家戶戶,水衝式廁所幹淨又衛生,再也看不見汙水和垃圾了。生活在這麼美的村子,真是幸福!”說起村子的變化,村民周雲章言語之間滿是驕傲,“最近一波又一波的考察團來我們村觀摩學習,明天聽說還有一批人要來呢!”

在治“汙”方面,我市實施農村廁所革命,3月底全市改廁已結束;12月底,爭取實現每個行政村至少有1座公廁目標。11個鄉(鎮)級汙水處理廠已有8個恢復正常運行,新完成農村微動力汙水治理試點示範村1個。在王集鎮、臥龍鎮開展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試點,總結經驗後將在全市推廣。

在治“破”方面,全面清理無人居住無保護價值的破舊房屋、殘垣斷壁、廢棄的校舍、廢棄的廠房、廢棄的養殖圈舍等,騰出的土地實施鄉村綠化行動,推進村莊林果化。市財政每村撥付5萬元育林基金用於購買果樹苗等,並免費提供給農戶。今年以來,全市已清理破舊房屋27612間,殘垣斷壁3297處,廢棄校合87間,廢棄廠房32處,廢棄養殖圈舍103處,完成村莊綠化670萬平方米。


永城百村萬戶蝶變記


“‘百村引領、萬戶整治’是一項長遠的戰略工程,是從抓農村環境這一‘小事’入手,希望農村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得到全面提升,從而破解城鄉統籌發展的難題,實現鄉村振興。”採訪中,同行的市委農業農村工作和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李世軍介紹說,

市財政在預算3000萬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獎補資金的基礎上,又專門預算1000萬元以獎代補資金用於支持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建設,確保今年年底110個示範村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且看眼前,“百村引領、萬戶整治”工程正由淺到深、從點到面,層層深入,美麗鄉村的內涵不斷豐富,從美麗環境到美麗經濟,再到美麗生活,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活力澎湃,魅力四射。

放眼未來,一個個蒼涼蕭條的村莊將重放光彩,一座座各具特色的“網紅”村莊正蓄勢而起。永城幹部群眾正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奮發有為的精氣神,向著鄉村振興的目標衝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